十年来有关我国商业网球俱乐部研究综述

2015-11-19 11:47吴筱洁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5年10期
关键词:综述商业

吴筱洁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2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统计法和系统分析法,对十年来我国商业网球俱乐部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概括。本文综述了十年来关于我国商业网球俱乐部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成果,并就研究中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商业 网球俱乐部 综述

近几年来,由于中国网球公开赛和上海大师赛等国际著名网球赛事先后在我国的成功举办,尤其是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捷报连连,更是将我国民众对网球运动的热情推向了新的高潮。在此背景下,网球俱乐部特别是商业网球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研究网球俱乐部的文章也屡见报端杂志,但目前有关网球俱乐部研究的综述却是空白,亟待完善。

笔者运用“中国期刊网”,以“商业网球俱乐部”为检索词对2006年至2015年全部文献进行检索,经过排查,共检索出48篇相关学术论文,进行概括总结,以期对商业网球俱乐部的研究及发展有所帮助。

一、对商业网球俱乐部的界定

网球俱乐部是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使资源有效利用的体育组织形式之一[1]。从经营性质上看,体育俱乐部可以分为:职业体育俱乐部、商业体育俱乐部和公益性体育俱乐部。相应地,网球俱乐部也可以分为职业网球俱乐部、商业网球俱乐部和公益性(业余)网球俱乐部[2]。

商业性体育俱乐部均表现为以下特征:其一,为名副其实的商业企业,商业体育俱乐部是以提供较高的体育服务质量为手段来盈利的;其二,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设备先进而齐全,可同时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其三,有专家、教练的辅导、咨询和保护。其四,营业时间长,一般从清晨到深夜全天开放,周末和节假日也不例外,每位顾客都可以自由选择合适的时间。鉴于以上对商业体育俱乐部的描述,商业网球俱乐部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上面的特征[3]。因此,本篇论文将符合上面三个或三个以上特征的网球俱乐部归为商业网球俱乐部。

二、有关商业网球俱乐部研究主题

(一)对商业网球俱乐部的现状研究

从研究的内容来看,大多研究的是商业网球俱乐部的场地、配套服务及设施、定价、教练员状况、消费人群基本情况等方面,目的是通过了解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有建设性的对策。从调查对象的范围来看,既有以全国网球俱乐部为研究对象的,如《我国网球俱乐部现状的研究》,也有以某市甚至某个地区为研究对象的,如《苏州市网球俱乐部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上海市长宁区经营性网球俱乐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二)对商业网球俱乐部顾客的基本情况及需求的研究

顾客是商业网球俱乐部经济收入的基本保障,要想让顾客满意,必须了解其基本情况。通过对俱乐部顾客的调查,研究者们得出的结论大致相同:网球消费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大多是中青年人;文化程度专科及以上居多;收入水平中等偏上;职业以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最多,其次是公司领导、私营业主,学生是其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消费动机排在前三项的是休闲娱乐、强身健体和缓解压力。

商业网球俱乐部作为服务业的一部分,顾客的需求是其运营的核心,为此研究者们也展开了调查。路占宾对苏州市俱乐部顾客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后指出,接受调查的顾客对各项服务满意度最高的是网球教练员运动技术水平、工作人员提供服务时的工作效率、俱乐部配套设施的质量;满意度最低的是俱乐部收费价格、俱乐部举办活动的项目和俱乐部的环境卫生情况[4];王勇、于娜分析目前我国商业网球俱乐部客户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要确立“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第一,销售第二”的经营理念,提升服务水平,打造服务品牌,健全高效定制化服务操作体系、员工的服务培训体系、会员投诉体系等具体措施[1]。

(三)对商业网球俱乐部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

面對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网球俱乐部作为一个自负盈亏、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实体,营销策略对其生存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曹亚东用4P[产品策略(Product)、价格策略(Price)、分销渠道策略(Place)和促销策略(Promotion)]和4C[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Consumer wants and needs)、成本(Cost)、消费者便利性(Convenience)和沟通(Communications)]理论对网球俱乐部的营销策略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现代网球俱乐部市场营销组合既不是单纯的4P组合,也不是单纯的4C组合,而应该是4P+4C的组合[5]。柯勇用同样的理论对武汉市网球俱乐部进行了研究,提出的建议是:结合4P和4C策略,以顾客为主体,提高服务质量以增强俱乐部竞争力[6]。

(四)对商业网球俱乐部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的研究

通过分析、归纳文献资料发现,2013年以前,研究者们大多认为,商业网球俱乐部的发展与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力度、人们的健身消费观念、俱乐部的经费情况及对外宣传力度、场地及配套服务设施、定价、教练员的职业技术及道德素养等因素都有着紧密的联系;2013年以后,研究者们逐步意识到,网球俱乐部缺乏既懂管理又懂体育的专业人才。如杨康在论文《江西省网球俱乐部现状、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研究》中指出,网球俱乐部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俱乐部要发展,就需要一大批既懂经营又有一定体育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7]。谭速、李平也在其论文《影响江西省网球俱乐部发展的相关因素分析》中指出,江西省商业网球俱乐部的经营者虽然多数都是体育类专业出身,但是不少人文化素质相对偏低,缺乏经济、法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又很少去进行专门的经营管理方面的培训[8]。

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外因方面,国家应完善体育法规体系和体育俱乐部管理制度、政府要加大对网球俱乐部的支持力度;内因方面,网球俱乐部要扩大融资途径、聘请既懂管理又懂体育的专业人才经营俱乐部、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改善场地及配套服务设施、根据当地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合理制定价格、加快教练员队伍的建设等。

三、商業网球俱乐部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一)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严重失衡

在前文的综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商业网球俱乐部实践研究的文章很多,涉及的面也很广,既有对俱乐部发展的现状研究,又有对制约因素的分析,这些都将成为俱乐部管理和发展的重要参考。然而,我们也发现,商业网球俱乐部的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商业网球俱乐部的相关概念是什么?其产生于什么样的时代背景?有什么样的文化基础?满足了当时人们的哪些需求?其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目前我国处于哪个发展阶段等等。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我们的研究就很难达到一定的深度。

(二)研究者所提出的建议及对策是否具有可行性

目前,从文献资料的作者来看,研究商业网球俱乐部的以学校体育工作者和在校的体育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等学院派为主,其中不排除迫于评职称的压力或毕业时毕业论文的需要,为了研究而研究的可能。这些研究人员不一定都有网球俱乐部的工作经验,对网球俱乐部存在的问题不一定研究得透彻,因此可能很难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而网球俱乐部的从业者肯定也在进行相关研究和思考,但他们的研究大多没有形成文字性的成果,无法让学院派分享他们的心得体会。因此不得不置疑学院派的建议与对策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三)缺乏对已有商业网球俱乐部研究成果的综合研究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某一研究领域或某一研究问题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状况进行较全面、系统的综合概括与评论,它可以使其他研究者在最短的时间里对某一领域和课题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发现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确立研究课题[9]。然而迄今为止,对商业网球俱乐部的研究还无人做过全面的综述性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勇,于娜.关于构建商业网球俱乐部客户服务体系的思考[J].搏击.2012.4.

[2] 董保健.北京市商业网球俱乐部运营模式的探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6.5.

[3] 纪康宝.体育俱乐部市场化及运作与现代管理实务手册[M].吉林:吉林电子出版社.2003.9.

[4] 路占宾.苏州市商业网球俱乐部顾客满意度的调查研究[D].苏州大学.2009.9.

[5] 曹亚东,刘元国.从4P和4C理论看经营性网球俱乐部的营销战略[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6.

[6] 柯勇.武汉市经营性网球俱乐部营销策略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

[7] 杨康.江西省网球俱乐部现状、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3.5.

[8] 谭速,李平.影响江西省网球俱乐部发展的相关因素分析[J].民营科技.2014.10.

[9] 王铁新,常乃军.我国民俗体育研究综述[J].体育文化导刊.2009.10.

猜你喜欢
综述商业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商业前沿
近代显示技术综述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