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研究

2015-11-19 14:34刘恋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5年10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

刘恋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随着创新教育理念的推广,高校体育教学方法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进行深入的改革。我国体育教育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各高校对体育教学进行创新改革。本文从学生自身需求以及高校两个角度出发,分析研究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将教学方法改革总结为三点:第一,丰富体育课程设置,扩大学生选择范围;第二,改善教学方式激发高校学生的参与意识;第三,加强对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和健身方法的教授等。

关键词 体育教学方法改革 高校学生 培养意识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当代高校学生身心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校学生拥有综合全面的能力与体育素质直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目标,如何顺应当代高校学生的成长需求,有效的对传统高校体育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改革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首要条件。目前,我国体育教育发展虽然是突飞猛进,但是我国的体育教学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学模式单一,课程设置枯燥等。

针对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应当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授方式三方面展开,使体育教学由传统模式转为创新型的现代化模式。

二、高校应当丰富体育课程设置,扩大学生选择范围

当代高校学生在经济以及文化全球化的环境下成长,具有开阔的眼界与丰富的见闻,同时,这样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们性格的独特性以及对培养了他们面对新鲜事物勇于挑战的勇气,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不仅局限于喜欢传统的体育项目,例如:足球,乒乓球,篮球等,并且对新兴且富于挑战性的体育项目,例如:攀岩、网球、山地骑车等充满兴趣。所以,高校在针对体育教育设置课程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尽量将体育教学课程设置实现多样化与丰富化,扩大高校学生的选择范围,使他们能够依据自己的喜好与需求灵活选择体育课程。高校学生通过接触不同类型的体育项目,不仅能够保持强健的体魄,还有利于培养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保持心理健康成长。同时,高校通过设置丰富的体育课程,还能够帮助高校学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体育文化,丰富高校学生的精神生活,为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改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高校除了能够丰富体育课程的设置,使之更加的丰富化、多样化与灵活化,还要鼓励体育老师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与上课形式,将原有“老师负责授课,学生负责听课”的单向传统授课方式转变为老师与学生互动交流的双向授课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高校体育授课老师应当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现在高校学生的心理特性以及性格特点,结合体育项目的特点,改革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例如:授课老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安排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参与,还可以在授课过程中鼓励学生自行安排小组活动等,將课程进行中学生的被动地位转变为主动地位,使得教学方式能够贴合当代高校学生的需要。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提高高校学生的参与意识,不仅能够加深高校学生的课程体验,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帮助高校学生培养团队精神。

四、加强对高校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和健身方法的教授

实现高校学生体育教学的目标,不仅要在体育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改革,还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安排。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不应只是针对体育项目的技巧,还要从体育的人文社会学、健康教育学、体育的运动科学、体育美学等方面丰富教学内容[1],在保证高校学生掌握体育项目操作技巧的同时掌握其文化意义也同样重要。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通过讲座以及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教授高校学生锻炼身体、健康减肥、急救与自救等健康小知识,使课堂内容不仅兼具健身性,还具有实用性与娱乐性。加强对高校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和锻炼方法的教授,能够从源头加强高校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使他们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体育课程,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体育教育的意义,并使他们能够更加充分的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

高校在体育教学改革方面担负着重要的责任,但是在体育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学生本身也应为体育教学的改革做出自己的贡献。首先,高校学生应加强对体育教学理念与教学意义的理解,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为锻炼健康的体魄,它还是提高学生体育素质与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其次,高校学生应督促自己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自己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使自己能够充分的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是体育教学有单向性变为双向互动性,帮助老师更好的了解学生需求。高校学生只有在体育教学中积极配合学校在体育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才能够使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有明显的进步。

五、小结

在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应该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方面进行创新改革,首先,高校要丰富体育课程的社会,使之丰富化、多样化、灵活化,扩大学生的选择范围;其次,各高校体育教师应当改善体育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单向性授课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最后,高校应加强对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与健身方法的教授,从根源上帮助学生培养对学习体育的兴趣。除此之外,在改革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高校学生也应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高校学生要深入了解体育教学的理念以及意义,明白体育教育不仅只是为了强健的体魄,更是为了能够提升体育综合能力;第二,高校学生应当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是自己能够真正融入体育教学,积极与老师进行沟通与交流,帮助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和执行。

参考文献:

[1] 李培,田建强,贾珍荣.“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实践探讨[J].教育理论研究.2010.06.130-131.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以“精细化管理模式”促进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思考
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探索与实践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群众路线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
关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法制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