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 农谚趣谈

2015-11-20 22:42吕成玉
老年世界 2015年6期
关键词:莜麦农谚趣谈

吕成玉

河套农谚趣谈

吕成玉

农谚在河套人的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集体创造、广为流传、较为定型的艺术语言,是人民群众聪明才智的鲜明体现,一般都是经过口头流传下来的。如“清明前后,点瓜种豆”;“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恰当地运用农谚可使语言活泼风趣,生动形象,增强文章、口语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不少农谚运用修辞手法表达。如: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拟人);麦割花红旦(小麦刚熟时的颜色),不割是愣汉(比喻);三月里种上结蛋蛋,四月种上贪蔓蔓(对比);头水深,二水浅,三水漫过脚片片(排比);蚂蚁搬家山戴帽,水缸出汗蛤蟆叫,必定大雨到(拟人);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淋死鸡;云往南,水推船;云往北,打烂砂锅焖烂铁(排比);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比喻);天上鲤鱼斑,明天打场不用翻(比喻);立夏不刮风,刮风活埋人(顶针);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对偶);东虹隆隆西虹雨(比喻);早穿皮袄午穿沙,抱住火炉子吃西瓜(对比);二月清明没一根,三月清明遍地青(对比)。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将事物描写得生动形象,将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

更多的农谚,则是用朴实的语言叙事,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是河套人民口头文学的艺术瑰宝。如:杨柳飞毛毛,地老虎咬苗苗;处暑不出头,割得喂老牛;地冻车头响,山药萝卜才在长;长十六,短十五,不长不短整一亩(丈地);远澄红泥近澄沙,日灵鬼就把那头头挖(挖渠);蜻蜓成群绕天空,不过三日云淋淋;霜降阴不开,立冬封死海(指河套地区封冻的时间);春不刮地不开,秋不刮籽不来;清明前种胡麻,九股八个叉;清明后种胡麻,至死不落花(股杈多则结籽多,不落花则未成熟,告诫人们莫误农时);秋风的糜子寒露的谷,霜降的黑豆没生熟;多摊不如少种,少种不如上粪;若要不信,算盘珠子就是见证;黄土轻,黑土重,黄黑土里把麦种;耕时喜欢锄时笑,庄禾长得实在好;碱地铺沙顶上粪,年年都有好收成(意思是在盐碱地上压沙子可以取得好收成);阴山的豌豆阳山的糜,高山的莜麦堆成堆;高粱玉米川台地,谷子种在山腰里(意为豌豆喜阴,糜子喜阳,莜麦种在高山上可大丰收;高粱玉米一般种在平原和台地,谷子种在山腰更合适);后山一声雷,有水又有肥(下雨后山水将牛羊粪冲下来);水从地头过,不浇意不过。

这些谚语则是用叙事的方式从节气、地理、意象等方面描述了事物的特征、性质、状态以及农事的注意事项和不同结果,读起来合辙押韵,易记易诵。

猜你喜欢
莜麦农谚趣谈
蝗虫农谚试析
莜麦新品种晋燕17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莜麦菜是莴苣的变种
小“鱼”儿
古代植树趣谈
一垄莜麦
秋日,跑在农谚里的父亲
农谚
20世纪以来中国农谚研究概评
“羊”字趣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