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合助他家走上绿色致富路

2015-11-21 03:47
金融周刊 2015年35期
关键词:果林修文县桑葚

9月中旬的一天,笔者来到贵州修文县谷堡乡索桥村五组(小营上),这里漫山遍野、丰硕成熟的猕猴桃结满了枝头。地里,年近6旬、走起路来脚跛的周遵明正在打理庄稼。

索桥村五组地下藏有煤炭。约八、九年前,一老板在这里开采煤炭,造成这里水源枯竭,地开裂,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为此,在村民们的反对下,才停止地下开采。由于生存环境较差,一些村民只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

当时,周遵明想,外出打工也不是最好的办法,况且他膝下还有子女需要负担。他认为要改变当地困境必须改变生态环境。他经过认真分析思考,结合当地海拔较低,发展经果林较可行。于是,他决定搞种植经果林致富,这不仅增强了植被保住水土,还可增加收入。

信用社是助其发展绿色致富的坚强后盾

要发展上规模、专业化的经果林致富,必须要有一定数额的资金作成本,但几乎没有积蓄的周遵明家无法拿出钱来搞发展,找亲戚朋友借,最多能借几千块钱,这哪能止渴哟,想来想去,他想到只有找信用社这个大靠山才能解决问题,但又不知道人家借不借,因为咱们家穷,管他喽,去试试看才晓得。于是,他找到了谷堡信用社的人递交了申请借款书,想不到没几天贷款就到了他的存折上,周遵明高兴得信心十足,正式开始了他的绿色发展梦。

老周借款守信用,按季付息,到期还清本息。由于他讲诚信,这些年他家在信用社借了还、还了借不知多少次,他自己也记不清了。现今,他家只差信用社10多万元的贷款了。老周说,如果没有信用社支持的贷款作成本资金,要想发展只能是空想。真是太感谢信用社的大力支持。

勇敢向前走走出一条绿色致富路

周遵明想靠种植经果林致富的举动受到家人的反对,“你敢把握搞经果林种植不会失败吗?失败了怎么办?”妻子反对地说。那段时间,村里发出各种议论声,还有一部分人等着看笑话。老周天生是个“犟皮气,”只要决定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

2007年,他承包60亩土地。这些土地多数是外出打工村民的,以每亩500元的租金转过来。索桥村海拔在谷堡乡相对较低,气候适宜种植桑葚、猕猴桃等经济果树。说干就干,他外出购买树苗。打窝、种树、除草都要人,他就出钱请村民们在他地里打工。

2009年,他的桑葚挂果了。当年收入就有10万元左右。尝到甜头的老周把10万元用来再次流转105亩土地,扩种桑葚、猕猴桃。如今,老周家还种有猕猴桃70多亩,桑葚60多亩。看到老周增收了,一些外出的村民返乡发展经果林,一些返乡回来在他地里打工。“在老周的基地打工,收入、家庭兼顾,最重要的是能照管老人和娃儿,使他们不成可怜的留守老人和儿童。真要得。”村民李大姐笑着说。

在老周等村民的辛勤努力下,整个小营上村民组的山上又披上绿装,生态环境逐步得到好转。这些年,老周的基地桑葚和猕猴桃年年结满枝头,带动30多户村民共同致富。据悉,近几年,老周家种的桑葚和猕猴桃每年收入都在三、四十万元左右。他家在本寨子里的房子变好变宽了,孩子们也在城里购买了房子,一家人正团结勤劳致富向小康迈进。

据了解,修文县农信社在大力支持发展经果林绿色致富路上,何仅周遵明一家,全县所有走发展经果林绿色致富的农户,都得到信用社的大力支持。修文县农信社继续更加发挥着支农主军的作用,不愧为修文县人民自己几代人的银行。

猜你喜欢
果林修文县桑葚
桑葚染红的夏天
珍爱地球 修复矿山
采桑葚
桑葚干能解酒吗
高效红松果林营林建设技术及管理措施
修文县开展少年儿童走进检察机关活动
土鸡林下散养管理技术
古桑园里摘桑葚
浅析富民县山区果林生产优势及未来发展
修文县道德讲堂离退休干部工作局分堂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