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磷、钾配方施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2015-11-21 02:05龙艳梅李仕华
云南农业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峨山单产底肥

龙艳梅,李仕华

(1.峨山县双江街道农业技术推广站,云南 峨山 653200;2.峨山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云南 峨山 653200)

不同氮、磷、钾配方施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龙艳梅1,李仕华2

(1.峨山县双江街道农业技术推广站,云南 峨山 653200;2.峨山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云南 峨山 653200)

通过双江街道小麦“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获得峨山县双江街道小麦氮、磷、钾肥料配方的最佳施肥量为N 180.0 kg/hm2、P2O546.5 kg/hm2、K2O 69.0 kg/hm2,N∶P2O5∶K2O为1∶0.26∶0.38,单产达到7 750.5 kg/hm2,为峨山县小麦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科学依据。

氮、磷、钾;配方施肥;小麦;产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在峨山县双江街道石泉村委会董家庄组包春华农户责任田中实施,海拔1 533 m,北纬24°11′0.5″,东经102°24′5.5″;土壤类型为水稻土-潴育型-冲积性-鸡粪土田,土质轻壤,中上等肥力;前作除虫菊,排灌方便。

1.2 试验材料

小麦品种选择绵阳19号,氮肥选用银河化工尿素(含N 46%)、磷肥选用普通过磷酸钙(含P2O516%)、钾肥选用硫酸钾(含K2O 50%)。

1.3 试验设计

采用“3414”肥料效应完全实施试验,设14个处理,3次重复,共42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0 m2(10 m×2 m),小区间隔0.5 m,试验各区组处于同一肥力梯度,同一重复各处理随机区组排列。统一采用等行条播,行距36 cm,播种量150 kg/ hm2(每小区0.3 kg),基本苗300万丛/hm2(每小区0.6万丛),小区四周设置保护行。

1.4 试验方法

按统一试验方案确定第2水平的施肥量:N 210 kg/hm2、P2O560 kg/hm2、K2O 75 kg/hm2。由此推算出氮(N)4个水平的用量分别为0 kg/hm2、105 kg/hm2、210 kg/hm2、315 kg/hm2;磷(P2O5) 4个水平的用量分别为0 kg/hm2、30 kg/hm2、60 kg/hm2、90 kg/hm2;钾(K2O) 4个水平的用量分别为0 kg/hm2、37.5 kg/ hm2、75 kg/hm2、112.5 kg/hm2。小麦“3414”完全实施3次重复试验N、P、K水平及各小区施肥量分别见表1和表2。

按施用时期分为底肥、分蘖肥、拔节肥,其中:氮肥(尿素)30%做底肥、30%做分蘖肥、40%做拔节肥;磷肥(普钙)100%做底肥一次性施用;钾肥(硫酸钾)100%做底肥一次性施用。

2012年10月22日机耕机耙,耕地前取基础土样1个,10月23日整地理墒,并按设计要求规划小区,10月24日播种,露地条播。2012年10月24日施底肥,11月12日施分蘖肥,12月16日施拔节肥。2012年12月5日、2013年1月31日、2月10日人工除草3次。2012年11月12日、12月16日、2013 年2月12日各浇(灌)水1次。2013年1月12日、2月12日用吡虫啉、粉锈清防治蚜虫及锈病2次。整个生育期降雨较少,后期无倒伏,2013年4月19日收获,同时做经济性状调查,并按要求取处理1、处理2、处理4、处理6、处理8的土壤、植株、籽粒样各1个,做后期检测分析。

表1 小麦“3414”N、P、K水平

表2 试验处理及各小区施肥量

2 结果与分析

表3 小麦“3414”试验产量结果

2.1 不同氮、磷、钾肥料配方对产量的影响

从表3可见,施肥区均比无肥区(处理1)增产,增产幅度316.7~2 700 kg/hm2,增6.2%~52.6%;其中处理9产量最高,单产7 833.3 kg/hm2,比无肥区(处理1) 增产2 700 kg/hm2,增52.6%;其次是处理6,单产 7 783.4 kg/hm2,比无肥区(处理 1) 增产2 650.1 kg/hm2,增51.6%。

无肥区(处理1) 单产5 133.3 kg/hm2,产量较高,表明试验田块土壤肥力较高;缺N区(处理2)单产5 450.0 kg/hm2,比无肥区(处理1) 增产316.7 kg/hm2,增6.2%,较施N区减产效果明显,表明N素的施肥效应最明显;缺P区(处理4) 单产7 616.7 kg/hm2,比无肥区(处理1) 增产2 483.4 kg/hm2,增48.4%,表明P素的施肥效应不明显;缺K区(处理8) 单产7 616.7 kg/hm2,比无肥区(处理1) 增产2 483.4 kg/hm2,增48.4%,表明K素的施肥效应不明显;2水平施肥区(处理6)单产7 783.4 kg/hm2,产量排第2位,表明2水平施肥配方较合理;高N区(处理11) 单产7 450.1 kg/hm2,比处理6减产333.3 kg/hm2,产量排第9位,低N区(处理3、处理12、处理13)平均单产7 483.4 kg,比处理6减产300 kg/ hm2,产量分别排第11、8、4位,表明本试验田块小麦N肥施用水平不宜过高。

2.2 效益分析

从表4可见,施肥区均比无肥区(处理1)产值高,其中处理9产值最高,达到20 366.70元/hm2。纯收入处理9最高,达到18 044.70元/hm2;处理2纯收入最低,为12 571.05元/hm2。产投比处理1(无肥区)最高,达17.8∶1;处理11产投比最低,仅为6.23∶1。

表4 小麦“3414”试验效益分析

2.3 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

经方差分析,F测验处理间F值=62.630>F0.01= 2.904,说明试验各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重复间F值=0.859<F0.05=3.369,说明各处理重复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表5 小麦“3414”试验方差分析

表6 小麦“3414”试验三元二次综合效应回归分析

经多重比较,处理9与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5、处理14间产量差异极显著,处理6与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14间产量差异极显著,处理1与处理2间产量差异显著,2者产量极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处理9与处理11间产量差异显著,处理6与处理5间产量差异显著,处理10与处理3、处理14间产量差异显著,处理4、处理8、处理7、处理13与处理14间产量差异显著,其它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2.4 三元二次综合效应回归分析

经回归分析,F值=15.5845>F0.01=14.6591达极显著水平。方程应用建议:最大施肥量N 213 kg/hm2、P2O554 kg/hm2、K2O 75 kg/hm2,产量可达7 800 kg/ hm2;最佳施肥量 N 180 kg/hm2、P2O546.5 kg/hm2、K2O 69 kg/hm2,产量可达7 750.5 kg/hm2。

表7 小麦“3414”试验产量多重比较

3 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配方施肥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方程应用建议最大施肥量N 213 kg/ hm2、P2O554 kg/hm2、K2O 75 kg/hm2,产量可达7 800 kg/hm2;最佳施肥量 N 180.0 kg/hm2、P2O546.5 kg/ hm2、K2O 69.0 kg/hm2,产量可达7 750.5 kg/hm2。

本肥力田块小麦推荐氮、磷、钾配方施肥量为N 180.0 kg/hm2、P2O546.5 kg/hm2、K2O 69.0 kg/hm2,N∶P2O5∶K2O比例为1∶0.26∶0.38。经2014年校正试验后,确定峨山县小麦配方施肥最佳模式,可在大面积上推广应用。

2014-05-20

龙艳梅(1976-),女,彝族,助理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峨山单产底肥
山西夏收全面完成 总产单产好于常年
有眼无珠
番茄“2+x”试验总结
黑龙江省和全国“十三五”期间三大作物单产变化分析
农大农企联手创山西小麦最高单产新纪录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云南峨山县草地贪夜蛾防控措施
不同杀青与揉捻时间对峨山绿茶品质的影响
浅谈玉米高产土壤施肥技术
如何防治黄瓜长势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