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2015-11-22 01:23钱真坤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5年7期
关键词:相关者利益信息化

李 杰,朱 艳,钱真坤

(1.四川文理学院网络管理中心,四川 达州635000;2.四川文理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四川 达州635000)

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李杰1,朱艳2,钱真坤2

(1.四川文理学院网络管理中心,四川 达州635000;2.四川文理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四川 达州635000)

高校信息化是为高校的管理与发展、师生的教学科研和生活以及为社会提供高水平的IT服务,是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整合自身资源为社会服务,整合社会资源为自身服务的过程。通过对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认清信息化建设中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采取相应策略让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作用、协调工作,共同促进高校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

教育信息化;利益相关者;囚徒困境;信息孤岛;资源孤岛

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出发,规划描绘了我国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科学确定了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工作方针、总体任务、改革思路和重大举措。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是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确定了教育信息化深入开展的重要性,以及推进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的必要性。《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强调利用教育信息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2]。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国家和地方对高校的投资出现严重的“区域现象”和“等级现象”,一些处在欠发达地区的地方高校难以生存。高校与高校之间缺乏合作,都在为自身利益考虑,从而使高校之间出现“资源孤岛”和“囚徒困境”,造成资源封锁,重复建设,利用率低,不利于全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建设。社会资金的进入和运营商参与对高校信息化建设带来新的建设模式和新的挑战,但同时也存在政府、运营商、学校相互博弈的。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应用

“利益相关者”原是一个西方经济学概念,罗索夫斯基在其《The University An Owner’s Manual》一种提出大学的“拥有者”概念,并特别指出这里的“拥有者”不同于企业的所有者,所谓大学拥有者是指与大学有厉害关系的人或群体——大学的利益相关者。

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根据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参与者和建设进程,可以把高校信息化的利益相关者分为以下几个群体:(1)高校自身,即高校内部参与信息化建设和使用人群;(2)国家与地方政府,即财政拨款者;(3)企业与运营商,即合作参与建设高校信息化的群体;(4)其他利益相关者,如高校之间合作、社会公众及媒体等。

三、高校自身——核心利益相关者

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学校的管理与发展,为师生提供高水平的IT服务,因此,高校自身群体就是核心利益相关者。学校在制定信息化建设的方针和策略时,都要基于核心利益者的相关利益。

高校在制定信息化的方针与规划时,首先要认清信息化建设的需求,需对参与者和使用者进行相应的需求分析。高校的管理需要的是便捷、高效、合理的信息化环境,具有相对自主性;师生需要的是对教与学有用的教学资源,具有实用性和经济性;参与建设的部门和人员需要的是完善的建设机制和激励机制,并配套相应的财力物力,具有服务性和创新性。信息化建设已从“初步应用整合”向“深度融合创新”迈进,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科研等方面的深入应用,改变教育理念、模式与方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支撑教育创新与发展[3]。高校与其他非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合作共生的前提条件是不能过度牺牲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一旦过度牺牲核心利益者的利益会造成信息化建设难以持续开展。

四、国家与地方政府——重要利益相关者

高等教育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经济体质和政府体制中,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关系一直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关系[4]。国家和地方政府作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管理者”[4]和“出资者”[4]。作为“管理者”,对高校的发展进行相应的干预;作为“出资者”,对高校建设资金进行相应的分配。

“985高校”、“211高校”、“省部共建”、“教育部直属”等充斥着高校级别之争,使政府对高校的投入参差不齐,造成高等教育发展严重不平衡。国家和地方政府在行使“管理者”和“出资者”权力时容易出现自利效用推行“政绩型”教育发展模式。当面对有限的资源时,政府往往选择城市经济条件好的和级别高的院校,对一些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只给予微薄的支持,由此出现“富人吃肉,穷人喝汤”的严重不平衡想象,造成这类高校在信息化建设中举步维艰。

五、企业与运营商——次要利益相关者

高校为了有效解决信息化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问题,与企业和运营商建立合作关系,以适应新的发展需要。社会资金和企业或运营商进入高校,为高校信息化建设注入了活力,但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属性与企业与运营商的属性有着本质区别。高校信息化建设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管理和综合信息服务的载体,注重的是安全、易管理和有效应用,主要体现服务功能,而非盈利,不属于企业性质,注重可持续发展。企业和运营商的追求目标首先是创造利润,他们的目标就是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达到利益最大化,而不是执行教育信息化,没有义务执行国家和学校信息化的战略,注重经济效益。由于两者之间的属性不同,双方属于非完全共同利益群体合作博弈,合作的目的是通过个利益主体的共同努力和协作增加合作主体的利益。

六、其他利益者分析

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有助于新理念、新技术和资源共享,高校各自拥有优势资源,但缺乏共享机制,制约了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整体提升。“囚徒困境”就是高校之间最具代表的博弈,以下列为例:

例如:高校甲和高校乙各自拥有一个优势资源库,两校在合作交流时都有选择开放与不开放的权力,利用“囚徒困境”来分析开放与否所带来的利益,博弈支付矩阵如表1。

表1

从上述博弈支付矩阵中可以得出:只有在双方在“开放”的状态下才能使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教育信息化水平提高。在现实中的高校发展过中,都有“排他利己”的现象存在,使得信息化建设出现大量的“资源孤岛”、“信息孤岛”[5]。高校之间缺乏真诚合作,国家在资源共享的问题上缺乏调控机制。

社会公众与媒体作为高校信息化建设宣传介质,对公众认识和使用信息化资源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高校与之建设合作关系,有助于学校宣传,提高学校知名度,从而带动相应的社会效益。

七、策略与措施

通过对教育信息化的利益相关者分析,我们需要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去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方针。

高校内部人员和相应部门需正确认识教育信息化建设,制定建设计划和统一建设标准,加强自身力量的建设,提高自身的建设力和服务力;加强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合作。政府作为“管理者”和“出资者”,必须明确职能,革新领导意识,增加教育信息化资金投入,避免信息化建设出现“资源孤岛”、“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现象,破解教育信息化的迷局,建立补偿机制,借鉴“智猪策略”,即“大猪”与“小猪”的博弈,让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高的院校带动其他相对落后的院校,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提高。政府和教育部门牵头协调,加强高校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加大资源共享的力度,建立优势互补,破解资源共享出现的“囚徒困境”。例如教育部在2001年推动实施的高校对口支援工程,为一些西部高校带去了新的建设理念、先进技术和经验。

合作的目的就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实现“双赢”,致力于整体利益的优化。高校在与企业合作时需建立相应的效益机制,合作主体的都对合作有着预期的收益,如果合作中出现收益严重不平衡,就会出现终止合作的可能。由于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属于非完全共同利益群体的合作博弈,在合作中,学校尽量选择口碑好、技术实力强的企业,实行分层次的合作,借鉴经济学上的效用转移机制,加强沟通交流,利用效用转移机制弥补主体双方收益严重不平衡的劣势。如果在合作过程中学校获益较多,就应给企业一定补偿,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因为企业是靠效益生存,没有了利润企业就无法生活,让合作得以继续;如果企业在合作中收益较多,企业也不能一时贪图利益而忽略对信息化设备的改进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否则就出现合作流产,这样会给企业和学校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八、结语

把经济学和管理学引入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通过利益相关者的分析,对高校教育信息化有了新的认识。高校信息化建设决策者通过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措施,对高校信息化建设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高校根据自身的情况,查找建设过程中的缺陷,避免出现“囚徒困境”、“资源孤岛”、“信息孤岛”的现象;正确认识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和博弈关系,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建设方针,从而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DB/OL].http://www.moe.edu.cn,2010-10-01.

[2]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DB/OL].http://www.moe.edu.cn/ewebeditor/uploadfile/2012/03/29/201203029140800968.doc,2012-04-01.

[3]四川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行动计划(2011-2020 年)[DB/OL].http://www.scedu.net/news/web/25784.shtm l, 2013-03-13.

[4]胡赤弟.高等教育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J].教育研究,2005(3):41-45.

[5]郝立兴,焦宝聪.博弈论视野下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误区[DB/OL].http://www.etc.edu.cn/show/2008/boyi10.htm.

[6]刘宗让.学战略:利益相关者的影响与管理[J].高教探索,2010(2):18-23.

(编辑:王晓明)

G459

A

1673-8454(2015)07-0027-03

猜你喜欢
相关者利益信息化
校园篮球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
月“睹”教育信息化
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演化博弈分析——以民族村寨旅游为例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利益与西瓜
浅谈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会计报告与管理会计报告融合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利益调整要十分注重“稳”字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