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后挡块小孔加工精度的新方法

2015-11-23 07:15中航工业空空导弹研究院河南洛阳471009
金属加工(冷加工) 2015年16期
关键词:斜孔销孔装夹

■ 中航工业空空导弹研究院 (河南洛阳 471009)

王槐德

1. 后挡块结构

我单位X型导弹某批预投零件投产,其中后挡块零件(见图1)与L型后挡块零件结构相同,除去外圆尺寸的精度要求稍有不同之外(X型为D-0.20-0.35mm,L型为D-0.08-0.20mm),其他加工要素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及表面质量的要求都相同。因此,X型后挡块可借鉴L型后挡块的加工技术。

2. 问题的提出

如图1所示,斜孔φ1+0.10-0.05mm与销孔φ1.6++00..004160mm的孔径小,位置精度高,加工难度大。L型后挡块加工所采用的钻模装夹钻套导引的加工方式,不仅可以保证小孔的加工精度,而且加工效率高。采用钻模(1J304/XX029)加工斜孔时,工件的定位基准为铁心轴孔及长度L的侧面(图1中的D面),分析得知边距尺寸2++00.12mm与外圆尺寸D的大小密切相关。而两型后挡块外圆尺寸D的公差带不重合,因此,X型后挡块无法借用钻模对斜孔进行加工。另外,L型后挡块加工销孔用的钻模(1J304/XX027)因使用年限长,磨损严重,其定位精度已无法满足销孔位置度φ0.08mm的要求,因此X型后挡块无法借用。由于钻模结构复杂、尺寸精度高,钻模修理、制造周期长,无法满足现场生产的需要。因此,对于斜孔与销孔的加工,X型后挡块需更换加工方法。采用何种有效的工艺方法,

图1 X型后挡块结构图提高斜孔与销孔的加工精度,对于X型后挡块的顺利批产至关重要。

3. 小孔加工技术难点分析

由于钻模装夹钻套导引的加工方式不可借鉴,X型后挡块对于斜孔φ1+-00..1050mm与销孔φ1.6++00..004160mm的加工需采用新的工艺方法,而结合零件的结构特点及材料特性,分析该两项小孔的加工技术难点,对于寻求新解决措施有重要意义。

(1)小斜孔φ1+-00..1005mm加工刀具易断裂,易飘移。φ1+-00..1005mm孔属于小孔,且为圆弧面上的斜孔,其边距尺寸为2++00.12mm,角度尺寸为45°±1°,位置尺寸精度较高。该孔加工时,受其自身孔径小(φ1mm)的限制,加工所用的刀具直径小,刚度弱,在切削过程易出现刀具断裂现象。另外,受其结构限制,加工该小斜孔时,斜孔进出口处切削材料余量不均匀,造成刀具受力不均匀,容易出现飘移现象(采用钻模加工时,刀具用钻套导引,受力相对均匀,不易出现飘移现象),导致孔的边距及角度尺寸无法保证。小孔加工刀具飘移现象,对于DT3电工纯铁软性材质的加工表现尤为突出。

(2)断续销孔φ1.6++00..004160mm位置精度高,加工难度大。图1所示销孔φ1.6++00..004160mm的深度为零件宽度L,长径比大于5,属于细深孔,且该孔中间存在铁心轴孔mm阻隔,为断续孔,另外该孔对于基准A(mm中心轴 线) 、 B 的 位 置 度 为φ0.08mm,位置精度高。原工艺采用钻模加工,钻模设置了两端钻套,采用两端钻套导引的加工方式,避免了细深孔、断续孔难加工的特性,且通过高的装夹精度和钻套导引精度,能够同时保证孔的尺寸精度与位置度要求。现因钻模磨损,精度不足,修理难度大,且周期不足,需更改加工方法。另择加工方法,若仍采用从两端加工的方式,由于缺少钻套导引, 受孔位置精度φ0.08mm的限制,对于零件的装夹精度要求极高;若采用从一端加工的方式,则该孔同时具备了细深孔与断续孔的难加工特性,钻削时钻头极易出现飘移现象,孔的尺寸精度及位置度精度将难于保证。

在X型后挡块的加工过程,斜孔φ1+-00..0105mm与销孔φ1.6++00..004160mm的加工已成为影响其加工质量及加工效率的两大技术瓶颈。结合该两处小孔加工的技术难点,探索合理的加工技术措施,对于提高斜孔与销孔的加工精度及效率极为重要。

4. 提高斜孔φ 1+-00..0150 m m加工精度的新方法

在斜孔φ 1+-00..1005m m的加工过程,如何解决好刀具断裂及刀具飘移问题,是提高其加工精度的关键。

(1)机床与刀具的选择。对于斜孔φ1+-00..1005mm的加工,新方法采用了数控铣削的加工方式。结合分厂设备资源的情况及斜孔加工的方式,机床选用了精度高、稳定性好、刀具夹头刚度强,且其工作转台能实现360°旋转的卧式加工中心BLUESTAR5;刀具选择抗冲击韧性较高的YG类硬质合金铣刀,规格为φ1mm。

(2)工件的装夹方法。夹具选用了简易拼装组合夹具。如图1所示,装夹时E面支靠夹具基准定位面作为主定位,宽度L侧面(D面)及外圆D--00..2305mm采用固定板支靠作为辅助定位,δ+-00..001206mm厚度B面采用压板压紧。在加工过程,斜孔的角度尺寸45°±1°可通过机床工作台旋转角度的设置来保证。因DT3材质性软,压紧时在压板下加垫厚度为0.8mm的软铜皮,可防止压伤零件。

(3)加工方式的选择。加工方式的合理选择,对于有效避免斜孔加工中的刀具断裂及飘移问题至关重要。对斜孔φ1+-00..1005mm进行数控加工时,在试加工阶段,加工方案选用了“先铣后钻”的加工方式,即先采用刃长较短(约2mm)、刚性较强的φ1mm铣刀铣削外圆弧孔口(见图2a),去除孔口不均匀余量(铣孔),然后在H 平面上加工A0.5mm中心孔,最后采用φ1mm钻头将孔钻通。此加工方案加工效果不理想,原因是未避免斜孔出口处不均匀余量对钻头的影响,斜孔钻通时出口处钻头受力不均匀,钻头飘移现象严重,导致边距尺寸2++00.12m m与角度尺寸45°±1°不易保证,合格率低。

图2 φ1+0.10 -0.05mm斜孔加工示意图

为了避免刀具断裂及刀具飘移问题,提高斜孔的加工精度,加工方案最终选用了“两端去余量,一端铣通孔”的加工方式。即先采用刃长较短(约2mm)、刚性较强的φ 1m m铣刀铣削斜孔的进出口,去除不均匀余量,铣削深度约0.6mm;然后使用刃长较长(5m m)的φ 1m m铣刀以插铣方式分多次进刀将孔铣削到位(见图2)。采用此加工方案时,可以很好地避免刀具飘移现象,但切削参数选择不合理时,刀具断裂问题严重。经过分析及加工实践,选定切削参数为:铣刀转速n=2 000r/min,进给速度为vf=6mm/min,进刀量αp=0.2m m;且要求加工过程连续浇注切削液,使切削加工工艺系统冷却充分、散热迅速,及时冲刷清除切屑,降低刀具崩刃的风险。

5. 提高销孔φ 1.6+0.046 +0.010m m加工精度的新方法

销孔φ1.6+0.046+0.010mm为断续孔,且其尺寸精度与位置度φ0.08mm的要求高,加工难度大。在销孔的数控加工过程,如何提高工件的装夹精度,采用何种有效的加工方法,对于提高其尺寸与位置精度至关重要。

(1)机床的选择。对于销孔的加工,新方法同样采用了数控铣削的加工方式。为避免细深孔、断续孔难加工的特性,加工方案选择为从两端加工的方式。结合分厂设备资源的情况及销孔两端加工的方式,机床选用精度高、稳定性好的立式加工中心VTC-160AN。

(2)工件的装夹方法。装夹夹具选用了拼装组合夹具,并设计了定位心轴,如图3所示,φ 18mm外圆为心轴与组合夹具装配接口,D2外圆为心轴安装工件的接口;φ3.5mm×1.8mm的外圆槽为让刀槽,避免铣削时铣伤定位心轴,影响夹具的装夹精度;另外,为便于工件的装卸,在D2外圆上设置了让屑面(图3中H面)。

图3 定位心轴

工件的装夹方法为:如图4所示,通过D2孔将工件安装至定位心轴上,B面支靠组合夹具基准定位面作为主定位,E面或F面采用滑动导板支靠作为辅助定位,厚度面采用压板压紧。为了提高工件的装夹精度,实现销孔位置度φ0.08mm的要求,一方面采用磨削的方式加工工件的定位基准面(图4中的δ两面及L两面),保证E、F 两面之间0.01mm的平行度,以及E、F两面对于B面0.01mm的垂直度;另一方面在工件安装前找正定位心轴对称中心误差≤0.01mm,以实现工件高的定位精度;且工件安装完毕后,采用杠杆表拖平找正E 面 ( 或 F 面 ) 的 跳 动≤0.01mm,验证工件装夹可靠,然后使用压板压紧;为防止压伤零件,在压板下加垫0.8mm厚的软铜皮。

图4 φ1.6+0.046 +0.010mm销孔加工示意图

(3)加工方式的选择。销孔φ1.6+0.046+0.010mm为断续孔,具有高的尺寸、位置精度要求,在加工过程,除了选择可靠的装夹方式外,选择合理加工方式对于保证其加工精度同样重要。销孔的加工选用了从两端加工的方案,即先从一端加工半截孔,然后旋转工件重新装夹找正,再从另一端加工另一半截孔;其加工方法选择为“钻→铣→铰”。结合工件高的尺寸精度及位置度要求,细化其加工步骤为:①按上述装夹方法安装零件,以F面定位(滑动定位板支靠),找正E面跳动≤0.01mm,压紧压板,如图4所示。②从E面加工φ1.6mm孔(半截),在图示正确位置加工中心孔φ1mm,并采用φ1.5mm钻头钻通孔(避免钻伤定位心轴),然后采用铣刀扩孔至φ1.55mm,最后采用铰刀(1J120/XC015)铰孔至φ1.6+0.046+0.010mm。③去除E面φ1.6mm孔口毛刺(避免旋转定位时,因毛刺的存在影响定位精度)。④松卸压板,旋转工件以E面定位(滑动定位板支靠),找正F面跳动≤0.01mm,压紧压板。⑤从F面加工φ1.6mm孔(半截),加工方法与步骤②相同。⑥去除F面φ1.6mm孔口毛刺。

6. 结语

某批预投X型后挡块两处小孔的加工采用了新的数控加工方法,整批零件两处小孔的尺寸精度、位置精度及表面质量均满足设计图样的要求,两处小孔加工的合格率达100%,直接验证了该新加工方法的可行性,同时说明了该新加工方法对于解决DT3小孔件的加工技术难题是有效的。通过对后挡块两处小孔的加工及现场情况分析处理,对小孔件的斜孔、断续孔的加工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可以为类似小孔件的加工提供借鉴。

[1] 黄鹤汀,吴善元. 机械制造技术[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斜孔销孔装夹
液压支架销轴连接接触应力及失效分析
动车组列车车轮超声波检测异常反射回波分析研究
平地机拔销孔设计方法
基于机器视觉提高移动机器人装夹精度的应用研究
柔性高效装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多品种变批量数控生产中快速装夹应用技术
端面深孔及偏心斜孔的加工方法研究
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的复合反馈控制及其在变椭圆销孔精密加工中的应用
水利大坝造孔施工技术
高精度斜孔零件的加工原理及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