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抗战在全国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5-11-24 10:57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
北京观察 2015年9期
关键词:华北根据地北平

文 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

北平抗战在全国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 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

七七事变当天,北平卢沟桥上的中国守军

北平是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发源地和全民族抗战的起点

九一八事变后,北平率先掀起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潮。九一八事变爆发第三天,中共北平地下党迅速印发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吞并满洲宣传大纲》。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学生为先锋的北平民众成立了各界抗日救国会,组织20万各界民众召开抗日救国市民大会,组织南下请愿示威团,发出抗日救亡的先声。1935年,日军制造华北事变,中华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共产党在北平领导了声势浩大的一二·九运动。受此影响,全国各地民众纷纷举行抗日集会和游行示威,各界、各派迅速走向联合,汇成全国规模的抗日救亡洪流。一二·九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的新高潮,为全国抗战做了重要思想准备和政治动员。

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成为全民族抗战的起始地。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悍然对北平西郊宛平城和卢沟桥发起攻击,挑起七七事变。中国驻军第29军奋起抵抗,全民族抗战由此爆发。七七事变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号召“全中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抵抗日寇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中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爱国军队、各阶层爱国人士以及海外华侨组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起来。

北平抗战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光辉写照

平郊抗战是实践中国共产党抗战战略战术的成功范例。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并坚持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总方针。针对北平抗战,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多次指出,“在冀热边区创造抗日根据地有极

北京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五四运动在这里爆发,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发出了救亡图存的时代最强音。当日本侵略的触角再次伸向中国、伸向华北,北平人民奋起抗争,率先掀起抗日救亡和全民族抗战的大幕。重要的战略意义”,“游击战在冀热发展对敌人的威胁最大”。八路军为此开辟平西根据地,并围绕“巩固平西、坚持冀东、开辟平北”三位一体的战略任务,以雾灵山为中心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平郊抗日根据地是党领导八路军在华北最早创建的抗日根据地之一,它矗立在华北最前线,成为晋察冀边区的屏障和护卫,直接形成了对北平的包围,逼近伪蒙疆政府首府张家口、华北重要城市天津和保定,对伪满、伪蒙疆、伪华北三个傀儡政权都构成了直接威胁,成为插在华北日伪心腹上的尖刀。平郊根据地的坚持和发展有力牵制、消耗了日军兵力,直接配合了晋察冀边区反“扫荡”斗争。1938年至1945年,平郊八路军和地方武装与日伪军作战4200余次,共毙伤俘日伪军4.6万余人,为战略反攻夺取胜利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共北平地下党组织发动群众,保存和壮大了抗日力量。北平沦陷八年间,中共北平地下党员和爱国人士不畏强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抗战初期,将工作重心转向农村,组织党员、进步群众撤离北平,全力支援抗日游击战。1937年9月至1938年3月,北平地下党仅通过民族解放先锋队介绍到各地参加抗日游击战争的进步青年就达7000余人。抗战困难时期,恢复发展党组织和民先队等党的外围组织,开展群众宣传工作,保存和发展了革命有生力量。根据地巩固发展时期,隐蔽精干,整顿组织,密切联系群众,向根据地输送人才,团结上层抗战人士,为配合迎接抗战胜利积蓄力量。抗战后期,宣传抗战形势和党的抗日主张,一度筹划里应外合解放北平,迎接抗战的最后胜利。

北平抗战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典型缩影

北平的抗战,如同全国抗战一样,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斗争前后相继,互相配合;爱国官兵和民众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北平地区正面战场,先后进行了古北口战役、卢沟桥抗战、南口抗战等几次主要战役。广大爱国将士勇往直前、浴血奋战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和斗志。

在敌后战场,八路军挺进平郊,相继开辟了平西、冀东、平北和冀中抗日根据地,对日伪华北统治中心北平形成了包围之势。城内中共北平党组织在日伪严酷统治下,“荫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积极参与和支援抗日游击战和根据地建设。

北平人民始终站在抗战最前线。日军铁蹄踏进北平后仅十几天,民众抗日武装国民抗日军就奇袭德胜门外第二监狱,震动了北平城;通过秘密交通线为城外的八路军传递情报、运送物资和药品、输送人员。北平抗战彰显了中国抗战植根于人民,动员和依靠人民,形成人民战争的伟大战略。

北平抗战是伟大抗战精神的生动诠释

面对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北平人民生动诠释了伟大的抗战精神,是北平抗战取得胜利的决定因素。

一是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在抗日救亡的生死搏斗中,母亲送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北平有成千上万的优秀儿女参加了八路军和地方抗日武装。

二是展示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房山区老帽山六壮士,为掩护机关、群众和战友安全转移,与前来“扫荡”的日伪军相持激战半日,子弹、手榴弹全部打光,最后不甘被俘,英勇跳崖,壮烈牺牲,谱写了又一曲狼牙悲歌。

三是展示了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在力量对比悬殊的对日作战中,广大爱国将士以血肉之躯英勇抗敌,血洒疆场。

四是展示了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不屈的北平人从来没有停止抗争。中国大学教授蓝公武,在课堂上大讲日本必败、中国必胜的道理,被捕入狱;国画大师齐白石面对威逼利诱,坚决不去日本。

北平14年抗日斗争,中国共产党发挥了政治领导和中流砥柱作用,是团结抗战的坚强核心。北平军民发扬伟大抗战精神、齐心协力抵抗日本军国主义,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全国抗战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猜你喜欢
华北根据地北平
建立自己的写作根据地
遥想右北平(散文)
北平的零食小贩
近代华北开埠城市《红楼梦》戏剧演出述论
2019京城维修店发现之旅——华北车圈京城探秘
窗台上的妈妈
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印钞之路”
西北烽火: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
2009年高考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预测专辑
傅作义与北平和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