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好栽竹

2015-11-24 05:39陈夏文
花卉 2015年3期
关键词:竹鞭盆土竹叶

陈夏文

竹子,挺拔秀丽,枝叶多姿,四季常绿,是我国传统的庭院观赏植物。它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宋代诗人苏东坡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也被人们视为妆点家居、环境之佳品,北方人民尤其喜爱竹,但因露天栽植冬季气温过低而无法生存,所以将盆栽竹摆放室内观赏是较好的方式。竹子除作园林观赏外,经济用途也很广泛。春季是竹子栽培的最佳季节。

一、观赏竹盆栽简介

(一)观赏盆栽竹种的选择

观赏盆栽竹以秆形奇特、枝叶秀丽、秆叶具色彩的中小型及地被竹类为佳,包括观秆形、秆色、叶色、株形几大类,现将部分优良观赏盆栽竹种归类如下:

1.观秆形类 (1)罗汉竹(人面竹):竹秆基部或中部以下节畸形缩短,节间肿胀或缢缩,形若人面;(2)小佛肚竹:竹秆矮小丛生,节间短短缩膨大,形似“佛肚”;(3)大佛肚竹:竹杆较大,径达8厘米,秆及枝节间短缩肿胀呈佛肚状;(4)方竹:基部秆呈方形,秆下方而上圆;(5)筇竹:秆环强烈隆起如二盘扣合状,形如算盘珠。

2.观秆色类 (1)紫竹(墨竹):新秆绿色,当年秋冬渐变为紫黑色;(2)斑竹(湘妃竹):竹秆绿色,具紫黑色斑块与斑点;(3)金明竹:秆及枝条呈黄色,纵槽呈鲜绿色,竹叶浓绿,分枝开展;(4)黄秆乌哺鸡竹:秆径3~5厘米,竹秆呈独特的金黄色,中部以下不规则间有粗细不等深绿色条纹;(5)黄纹竹:竹秆绿色,分枝一侧纵槽为金黄色。此外,还有金镶玉竹(竹秆金黄色,沟槽绿色)、黄秆京竹(竹秆全部为金黄色)、黄槽石绿竹(竹秆全部为金黄色)、黄槽石绿竹(竹秆绿色,纵槽为黄色)、黄金间碧玉竹(大型丛生竹,秆及枝条金黄色,间有绿色纵条纹) 等。

3.观叶色类 (1)白纹阴阳竹:竹秆明显,高1.5米,叶片宽大,间有较宽的黄条纹,原产日本;(2)菲白竹:地被竹,秆高25厘米,叶片绿色具明显的白色或淡黄色条纹;(3)黄条金刚竹:地被竹,不规则间有黄条纹;(4)箬竹:秆高1.5米,竹叶宽大,四季常绿。

4.观株型类 (1)凤尾竹:丛生竹,叶片小,于小枝上排成二列,形似羽状复叶,常修剪成球形;(2)小琴丝竹(花孝顺竹):丛生竹,新秆浅红色,老秆金黄色,并不规则间有绿色纵条纹;(3)橄榄竹:竹秆挺拨,分枝开展,竹叶浓密,竹冠层状,叶片柔软、微皱。

(二)盆栽设施与材料的准备

1.大棚 刚栽的盆竹应放在遮荫条件下养护,北方冬季须在室内越冬。所以,盆栽竹子之前应建好设施,覆盖遮荫网,保证炎热夏天能遮荫、寒冷冬季能保温,条件好的还可配套加温设备。

2.水源 盆栽竹管理中水分管理工作量最大,且直接影响成活。因此,栽植场所必须有充足的水分供应,能满足生产需要。

3.盆土 竹子喜酸性、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以pH值4.5~7.0为宜,忌粘重、碱性土壤。北方土壤碱性强,可加入0.2%的硫酸亚铁。盆土最好为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可用农田土拌红黄壤、腐殖土与细沙。菲白竹如用普通盆土栽植成活率低,可用蛭石或泥炭拌珍珠岩作为基质,成活率较高。

4.肥料 竹子肥料以有机肥为主,经腐熟后的畜粪、垃圾肥及河泥等均可。有机肥主要作为基肥,拌入盆土中混合使用,用量一般为盆土量的10%~15%。

5.盆体 盆栽竹的盆体可用塑料花盆、塑料桶、营养钵、育苗袋、瓦盆及陶盆等,其中用营养钵、育苗袋最经济,效果也不错。根据竹子的大小选择盆,地被竹如菲白竹,可用10×10、13×12厘米的营养钵;小型竹如罗汉竹可用30×30厘米的营养钵;中型竹如黄秆乌哺鸡竹可用30×45、35×50厘米育苗袋。

(三)装盆方法

1.装盆时间 散生竹装盆时间以春季竹笋出土前的2~3月和秋季9~10月为佳,其中地被竹以2月最佳。丛生竹因为夏秋出笋,以春季3~5月为好。

2.发盆要求 从竹子苗圃地中,将分枝低矮、竹叶茂盛、株形美观的观赏竹,以2~3米一丛挖取。挖时要多带宿土,保证鞭芽及鞭根完整。挖起后立即运到阴凉处,对叶面喷水。挖运竹子不要摇晃竹秆,以免损伤“螺丝钉”,影响成活。如竹子太高,应剪除梢头,竹叶太多,可摘除部分叶片。室内摆放时,竹高控制在2米左右。

3.装盆要点 装盆时先将盆放平,盆底垫一层透气材料如碎石片、煤渣。之后填入一层盆土,把竹子装入盆内。最后再填土,边填土边用木棒在盆四周将土捶实。装好盆后,立即浇透水,直至有水从盆底流出。

二、盆栽竹养护管理

为保证盆栽竹成活、健壮生长及翠绿雅致;必须加强养护管理,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水分管理

竹子喜温怕积水。装盆后第一次水要浇透,以后保持盆土湿润,不可浇水过多,否则易烂鞭烂根。从装盆至成活阶段还要经常向叶片喷水。如果盆土缺水,竹叶会卷曲,此时,应及时浇水,则竹叶又会展开,夏天1~2天浇水1次,冬天少浇水,但要保证盆土湿润,以防“干冻”。

(二)肥料管理

盆栽竹肥料主要以装盆时拌入盆土中的有机肥为主,竹子成活后适当追肥,“薄肥勤施”,在春夏施0.5%尿素或10%的复合肥。

(三)病虫防治

盆栽竹虫害主要有蚜虫、介壳虫等,可用80%敌敌畏乳剂或40%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洒;病害主要有煤污染、丛枝病等;要加强管理及时修剪病株。

(四)其他管理

高温季节,应把盆栽竹移至阴凉处,避免烈日暴晒。大棚要覆盖遮荫网,并向叶片喷水,保持叶色翠绿。冬季须将盆栽竹移至背风向阳处或室内,大棚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温。

三、竹林的栽培

(一)选地挖穴

选择土层深厚、不挡风、潮湿但不积水的向阳地。并在选好的地上挖好穴,其穴以长1米、宽70厘米、深80厘米为宜,株、行距根据竹子品种而定,而生产用株行距一般为3米×3米。

(二)选择母竹

选择母竹最关键,它直接关系到移栽后地下走马鞭的伸展发育和鞭芽发笋、笋长成竹及竹林的旺盛生长。在选母竹时,要选竹林四周1~2年生的竹株,这种竹株所连的地下竹鞭正处壮龄阶段,芽肥、根健,出笋能力强;竹株应枝繁叶茂,无病虫害。如果在同一竹鞭上,有同年生且相距不超过15厘米的1对竹株最好。另外,选母竹时还应注意竹杆不能过粗、过大,以免给采挖和运输带来不便。其分枝也不能过多,以避免栽后风吹摇晃,影响成活。

(三)采挖母竹

对入选的母竹,要根据竹鞭的位置和走向(一般竹鞭的位置在杆基弯曲处的内侧,其走向与最下一盘枝伸展的方向大致平行),在离母竹杆基40~50厘米处挖土找鞭,一般按来鞭40~50厘米、去鞭50~80厘米的长度切断,并带土15千克左右。取出后用草包包扎,然后将其杆上的竹枝留最下3~4盘后用刀切掉或锯掉,以防栽后竹枝过多,风吹摇晃,影响成活。锯掉竹枝后的杆尖要用塑料薄膜包扎,以防竹杆积水,造成腐烂。采挖母竹时要细致,不能损伤鞭根和鞭芽,更不能摇晃竹杆。在搬运过程中,要做到轻提、轻放,尽量避免摇晃。为提高栽植成活率,应快挖、快运、快栽,减少中间环节。

(四)栽植方法

在挖好的穴中,先填表土20~30厘米厚,然后将母竹放下,解取包扎物,并根据竹蔸的自然形状,使竹鞭舒展。竹蔸放好后,要用湿润的细肥土填塞,分层踩实,使竹蔸与土壤密接;同时,竹鞭的两头要松些,便于抽鞭发笋。栽好后,要浇足定根水,盖草保墒,以保成活。

猜你喜欢
竹鞭盆土竹叶
夏季越晒越美的五种花
高节竹竹鞭空间分布及其数量特征
毛竹林竹鞭生长特征和空间结构的探地雷达无损探测*
卫竹叶老师辅导的日记画
载在竹叶船上的童年
盆栽茶花掉蕾怎么办
竹叶沟怀古
学包圆锥粽
红哺鸡竹不同施肥方法与地下竹鞭生长关系的研究
笋 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