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葬飞鸟的护鸟人

2015-11-25 03:49合作媒体腾讯公益
读者·原创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护鸟偷猎者救助站

合作媒体_腾讯公益

摄影_陈杰

埋葬飞鸟的护鸟人

合作媒体_腾讯公益

摄影_陈杰

被网捕、被贩卖,这是渤海湾很多鸟儿的最终命运;救鸟、护鸟,这是45岁的护鸟人田志伟的抗争。在辽阔的渤海湾,每年有上千万只迁徙的鸟儿过境,利益的驱使让捕猎者闻风而至。28人的志愿护鸟队是这些鸟儿的守护者。然而财力的匮乏、执法的尴尬,让护鸟队像一只深陷捕鸟网的飞鸟,挣扎却又无能为力。

1.2014年10月14日,救助站,田志伟抱着一只死去的普通鵟(音kuáng)一再说:“可惜!可恨!”

2.2014年10月14日,12只被解救的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普通鵟被送到了渤海湾护鸟队的救助站,看到鸟儿们的那一刻,护鸟队的队员们倒吸了一口冷气,为了避免它们抓伤人,偷猎者竟将它们的爪子活活折断。按照偷猎者的供述,它们原本要被活活饿死以便制成标本。

3.经过紧急救助,还是有两只普通鵟没能救活。护鸟10年来,田志伟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直在救,却总也救不过来。

4.田志伟用微颤的手埋葬了这两只普通鵟。10年前,从部队退役的他在当地救下13只被投毒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拯救生命的喜悦让他开始了鸟类保护与研究工作,却没想到10年来体验更多的是生命逝去的无奈。

5.这只死去的小蝗莺的一条腿已和身体分离,可以想象它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遭受了怎样的痛苦。

6.在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古河乡张李铺村,护鸟队发现偷猎者沿着稻田的沟渠安放了300米长的鸟网,有500多只国家三级保护鸟类被捕,大部分死亡,一些不能现场放飞的受伤的鸟儿被队员们解救后带回救助站进行治疗。

7.仅2014年一年,田志伟和队友就拆除了鸟网400多张(通常每张长约15米),发现死在网中的鸟儿不计其数。

8.田志伟正在解救一只被网住的蓝点颏,他说:“不管怎样,我们得救,鸟救一只算一只,网拆一片是一片,没有人过问,捕鸟只会更猖獗。”

9.由于义务护鸟队没有执法权,不能直接逮捕偷猎者,只能收集证据后及时报警。秋冬季节,田志伟会和其他志愿者在林间轮流蹲守,发现盗猎者,先拍视频,记录车牌号,拿到证据,然后报警。然而,由于唐港开发区警力有限,对护鸟队的举报,很少派出警力处置,即使抓获捕鸟者也基本是罚款了事。捕鸟者往往刚离开派出所,就又带着网回来继续捕鸟。

10.渤海湾护鸟队一共有28人,但是为了监督偷猎行为,绝大多数人都不能公开露面。只有专职的田志伟和他的搭档宋建立能为我们讲述整个护鸟队的故事。对于那些幕后的护鸟人,我们只知道他们有的是盐厂工人,有的是周边县乡的村民,因为爱鸟而聚在一起。

11.2010年,田志伟承包35亩地建起“大清河救助站”。2011年,他又自费8万元在救助站建起面积百余平方米的四间平房,用来做鸟类的康复室和食物库房。他后来又在救助站修了一个面积为4000平方米的淡水池,用水泵从地下80米深处抽取淡水给迁徙鸟类饮用,每年仅电费就要5000多元。巨额花销让田志伟开始吃不消。

12.刚刚救治的10只普通鵟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10只普通鵟每天大约消耗牛肉3公斤,花费150多元。把它们送来的河北曹妃甸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留下了2000元现金,只够十多天的肉钱,而这10只普通鵟要想回归野外还需要几个月的康复治疗和野化训练,这笔花销,田志伟不知该去哪里找。

13.尽管已经入不敷出,救助站却还在接受新的受伤鸟儿。2014年10月16日,当地盐厂职工在厂区发现一只受伤的黄尾千,联络田志伟后送往救助站。这个厂区原本也有人捕鸟,这些年在护鸟人的宣传下已经成为迁徙鸟类的“净土”。每年数百万只过境的鸟儿和厂区的人和谐相处。14.年初收治的一些鸟儿已经到了可以放飞的阶段,一只高约半米、翅展约一米的3岁雕鴞(音xiāo)一边抖动着翅膀,一边发出声响,仿佛已经准备好展翅高飞。

15.看着展翅飞翔的一只阿穆尔隼(音sǔn),田志伟松了一口气,辛苦的救治有了成果,他仿佛看到了一点儿希望。但是明年它还会回到这里,也还会有偷猎者的鸟网等待着它,而明年,田志伟不确定自己能否坚持下去。

猜你喜欢
护鸟偷猎者救助站
愿做候鸟的守护人
A starving polar bear was found on the street, scavenging for food 街头求生的北极熊
智斗偷猎者
曹大宇和他的护鸟团队
短镜头
从皇家猎鹰者传人到护鸟志愿者
无刺刺猬受到救助站悉心照料
救助站
YY英语救助站(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