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 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2015-11-25 11:06河南省南阳市胸科医院河南南阳473000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阻塞性通气

杨 昂 (河南省南阳市胸科医院 ,河南 南阳 473000)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 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杨 昂 (河南省南阳市胸科医院 ,河南 南阳 473000)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1/2013收治年龄在60岁以上COPD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其临床指标诸如 PaO2、PaCO2、pH值等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收到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且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严重刺激,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无创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老年

0 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因气道发生阻塞而引起,主要以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为临床表现特征.林汉国[1]指出主要引发出现 COPD的病因在于有毒的颗粒或者气体导致人体肺部出现炎症异常反应,一般COPD是在感染后发生的继发性急性发作疾病.COPD的出现会使得不可逆的气道阻塞程度加重,如果没有及时处理会导致呼吸肌疲损进而引起呼吸衰竭.呼吸衰竭是COPD患者常见的合并症状,在老年人患者中更为常见,对老年患者治疗除了要收到临床疗效外,不影响其机体功能也非常重要.本院近年来对老年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令人满意,且患者无不良反应,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2011/2013收治年龄在60岁以上 COPD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 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患者50例.男53例,女 47例;年龄 61~83(平均71.6±8.3)岁;病程6~15(平均7.8±2.5)年.所有患者临床表现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等症状,PaO2≤60 mmHg,PaCO2≥50 mmHg.均排除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低血压等疾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诸如性别、年龄和病程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式,其中包括:解痉平喘,给予鼻导管低流量吸氧,持续剂量为2 L/min,止咳祛痰,肾上腺皮质激素,纠正水电解紊乱等治疗.

1.2.2 观察组 该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通气治疗,仪器选用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 BiPAP无创通气呼吸机,参数设定:模式为S/T(同步/时间)模式,呼吸频率为16~18次/min,吸气压力为 8~15 cmH2O,并逐渐增加至 15~20 cmH2O左右,吸氧浓度为40%左右,EPAP(呼气压)为8 cmH2O;选择通气时间应保证在每天4~20 h之间.通气时间为每次3~6 h左右,每天2次进行通气,以7 d为一个疗程,治疗1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情况.

1.3 疗效标准 以下列内容为疗效判断标准:①治疗后诸如咳嗽、喘息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难以闻及肺部啰音,经肺部 X线检查,显示肺纹理和阴影有显著改善的判定为痊愈;②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改善,经肺部 X线检查,显示有一定程度改善的判定为有效;③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无明显改善,判定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50)

2.2 临床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其临床指标诸如PaO2、PaCO2、pH值等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比较 (n=50,mmHg,±s)

表2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比较 (n=50,mmHg,±s)

aP<0.05 vs本组治疗前;cP<0.05 vs对照组治疗后.

组别 PaCO2(mmHg) PaO2(mmHg) pH(mmHg)观察组治疗前 68.2±7.3 52.1±9.6 7.2±1.2治疗后 55.7±7.1ac71.9±6.3ac7.5±1.3ac对照组治疗前 62.4±13.6 54.3±6.8 7.6±2.3治疗后 65.5±7.2a62.3±8.2a7.2±0.1a

3 讨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是呼吸内科常见疾病,此类患者的病情较为反复,给患者的心理还有经济造成很大的负担[2].韩俊凤[3]指出无创呼吸机通过较高的吸气压力帮助患者改善气道阻力,且对缓解呼吸肌疲劳以及加快肺泡当中氧气向血液弥散有着重要意义,可避免患者出现肺泡萎缩的症状,排除肺泡里面的二氧化碳,避免二氧化碳潴留,也可避免因为气管切开或者气管插管等侵袭操作导致气道解剖结构完整性被破坏,保存了气道的防御功能.长时间接受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会因湿化不足而难以彻底排除呼吸道分泌物,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和对感染的控制,因此在通气过程中加入雾化吸入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本研究中,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临床治疗效果及临床指标改善状况相对于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有显著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该结果提示对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收到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且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严重刺激,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1]林汉国.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J].右江医学,2012,40(3):355-356.

[2]Lee YC,Kwak YG,Song CH.Contribut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to 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 and inflammation in a murine model of toluene diisecyanate induced asthma[J].J Immunol,2012,168(7):3595-3600.

[3]韩俊凤.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2):96,98.

R563.9

A

2095-6894(2015)01-042-02

2014-11-19;接受日期:2014-12-07

杨 昂.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呼吸专业.Tel:0377-63866120 E-mail:wangwang013114@qq.com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阻塞性通气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不通气的鼻孔
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检测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