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缺血修饰蛋白在下肢静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15-11-25 11:06高述芳山东省潍坊昌邑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昌邑261300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下肢血栓病情

高述芳 (山东省潍坊昌邑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昌邑 261300)

探讨缺血修饰蛋白在下肢静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高述芳 (山东省潍坊昌邑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昌邑 261300)

目的:研究缺血修饰蛋白(IMA)在 DVT治疗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通过对我院收治的30例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患者进行分组采血,检测其血中 IMA、Hs-CRP和D-二聚体(D-D)的含量,并对其与病情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比较 IMA相对其他两种血清学指标对于 DVT治疗的意义.结果:IMA在评价临床疗效时,变化较其他两种指标更显著(P=0.01),其他两种指标的 P值分别为 0.04和0.03.说明 IMA对下肢深静脉的治疗效果评价很有价值.结论:IMA可以作为评价 DVT治疗效果的依据.

缺血修饰蛋白;超敏 C-反应蛋白;D-二聚体;下肢深静脉血栓

0 引言

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发生异常凝结,造成静脉官腔阻塞,影响静脉的回流通道,由此引发深静脉发生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深静脉血栓多发生于下肢,研究表明其在下肢的发病率约是上肢的10倍以上.目前对非典型深静脉血栓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而且这些方法成本高、重复性差等缺点也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本文旨在通过对比血清学指标和缺血修饰蛋白(ischemia-modified protein,IMA)对深静脉缺血的诊断及临床应用,来探讨 IMA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应用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 2013-01/2014-05收治的患有不同程度的 DVT形成患者30例,其中男 17例,女13例,年龄75~95(平均80.0±2.4)岁.所有患者都经静脉彩色超声检查和下肢深静脉造影并被确诊为DVT,且已经经过正规的溶栓或手术治疗.同时所有患者经心电图和心肌肌钙蛋白 I检查,表明无心源性疾病.为保证实验结果可靠,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名作为对照,年龄60~75(平均65.0±2.5)岁.各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测定患者血液中IMA、同型半胱氨酸、Hs-CRP、D-D等的含量为评价指标.

1.2 实验仪器与药品 所用仪器与药品包括东芝TBA1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绍兴圣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MA检测试剂盒,挪威Axis-Shield Poc AS D-D检测试剂盒,上海科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Hs-CRP定量测定试剂盒.

1.3 测定方法 所有被取血者 8~12 h禁食,清晨取血,分别将2 mL血液置于含有109 mmol/L的枸橼酸钠抗凝试管中,2 mL血液置于干燥管中.经2 500~3 000 r/min离心,取无溶血、无凝块的血清,而后上机自动检测.采用高敏感的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 Hs-CRP含量,用日本 OLYMPUS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Hs-CRP定量测定试剂盒检测.

1.4 统计学处理 采集到的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采用 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IMA、Hs-CRP、D-D变化情况

2.1.1 治疗前后 IMA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后6例患者病情加重,24例患者病情减轻,治疗效果较好.其中6例病情加重患者的 IMA含量治疗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表1);24例病情得到缓解的患者治疗前后IMA含量差异显著(P=0.01),治疗前IMA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治疗后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以上综合说明了 IMA的含量与病情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可以作为下肢深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指标.

表1 治疗前后 Hs-CRP、D-D和 IMA变化情况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 Hs-CRP、D-D和 IMA变化情况比较(±s)

组别 n IMA(U/mL)Hs-CRP(mg/L)D-D(μg/L)治疗前 治疗后缓解组 24 45.4±16.3 70.4±16.8 22.57±10.57 2.55±0.8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1 905.03±665.3 254.1±75.2加重组 6 43.1±18.1 45.4±16.2 21.56±10.45 22.5±11.45 908.74±664.1 909.±665.1对照组 10 88.1±13.2 - 2.45±1.21 - 251.23±0.03 -P 0.01 0.06 0.04 0.07 0.03 0.06

2.1.2 治疗前后 Hs-CRP变化 治疗前患者血 Hs-CRP平均含量远远高于对照组,二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缓解组的 24例患者的血 Hs-CRP平均含量降低到(2.55±0.81)mg/L,与对照组基本无差异(表1).这说明血Hs-CRP与 DVT的病情变化也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以其作为诊断指标,敏感性较低.

2.1.3 治疗前后D-D变化情况 治疗前后血中D-D差异较大,治疗前缓解组和加重组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3),治疗后缓解组患者的 D-D水平降低到(254.1±75.2)μg/L,与对照组D-D水平(251.23±0.03)μg/L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表1).由此可以说明血中D-D含量也可作为 DVT的诊断指标之一,为该病的早期确诊提供参考.

2.2 治疗过程中 IMA变化情况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IMA、血 Hs-CRP和 D-D的含量也在波动变化(表2~4).同时可以发现,尽管在实施治疗后,缓解组和加重组患者的IMA、血Hs-CRP和D-D的含量依然在朝着病情恶化的方向变化,直到第5天缓解组患者的三种指标物质的含量才开始呈现出较好的变化趋势,经检测发现病情逐渐好转,此后缓解组患者各项指标朝着令人满意的方向变化,在第 15天恢复正常.相反,加重组患者虽在治疗前几天与缓解组患者呈现出了相同的趋势,但之后却没有能够维持,在出院时病情没有得到明显的缓解,反而有加重的趋势.后经分析发现病情加重患者存在年龄偏大,身体抵抗能力差等原因,可能是导致治疗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

表2 IMA随治疗进程变化情况(±s)

表2 IMA随治疗进程变化情况(±s)

表3 治疗进程中血Hs-CRP变化情况(±s)

表3 治疗进程中血Hs-CRP变化情况(±s)

治疗时间 入院时 1 d 3 d 5 d 7 d 10 d 14 d 出院缓解组 22.6±10.6 29.4±13.7 31.4±13.8 18.8±9.4 8.7±3.7 2.8±0.6 2.5±0.7 2.6±0.8加重组 22.5±9.7 29.4±10.4 31.2±12.2 20.2±10.2 21.2±9.4 21.8±8.5 22.8±8.5 23.8±7.2

表4 治疗过程中血D-D变化情况(±s)

表4 治疗过程中血D-D变化情况(±s)

治疗时间 入院时 1 d 3 d 5 d 7 d 10 d 14 d 出院缓解组 907.0±561.2 1451.2±661.0 1674.6±702.0 1742.2±656.3 1421.4±602.2 345.2±115.2 340.2±111.4 255.2±75.5加重组 906.0±563.2 1451.2±665.0 1670.6±705.0 1742.1±654.3 1421.4±601.2 1431.2±565.2 1428.4±585.4 1495.4±475.8

3 讨论

3.1 DVT与 IMA的关系 在正常机体内,IMA只有正常白蛋白的1%左右,当机体由于外伤、疾病等原因发生缺血时,它的含量将迅速升高,达到正常白蛋白的6%~8%.目前已有研究资料显示,IMA在肺动脉栓塞、脑血管缺血病变、2-型糖尿病等心肌以外器官缺血时也可以升高[1].由此可以判断,该物质可以作为DVT早期诊断的方法.在本研究中,治疗前、后IMA变化明显,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认为 IMA的水平可以作为DVT的诊断标准.同时 IMA的测定迅速,一般在半小时内即可拿到检测报告[2],这些特点都使得 IMA在DVT的诊断上的前景非常广阔.

3.2 DVT与 Hs-CRP、D-D的关系 近年来很多研究人员报道 Hs-CRP作为急性炎症的产物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存在着很大的相关性[3].本实验研究中发现,在溶栓治疗的疗程监测中结果显示:血 Hs-CRP含量在术后迅速升高,术后 3 d内为升高期,血Hs-CRP水平明显增高,与入院时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P<0.05),约术后第5天起迅速下降,随着患者症状好转,血栓再通,血 Hs-CRP水平下降趋于正常水平,提示血 Hs-CRP测定作为监测治疗疗效判定指标具一定的应用价值.目前临床上公认 D-D含量的检测是筛选 DVT的良好指标,准确率可达95%以上,因此,理论上可用于诊断、筛选新形成的血栓,对于血栓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有重要 意 义[4].

4 结语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可以发现 DVT与血中 IMA、Hs-CRP和 D-D的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都可以作为诊断 DVT的指标之一,对于及早的发现病情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都很有意义.而在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时,缺血修饰白蛋白下降比 D-D和Hs-CRP变化更为显著,因此在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时,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治疗当中是一项较好指标.但同时由于本研究时间较短,收集的样本量较小,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保证实验结果真实可信,需进一步的大样本研究.

[1]钟益刚,王宁夫,徐海鹰,等.血清缺血修饰蛋白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1,10(7):476-479.

[2]张真定.IMA变化对心肺复苏效果的评估[J].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1):1960-1961.

[3]李志祥,李守霞,郭胜利,等.超敏C反应蛋白与缺血修饰白蛋白在冠心病中的联合临床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5):849-850.

[4]戚春辉,施国华,汪永锋,等.D-D、血液流变学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5):806-807.

Application value of ischemia-modified protein in the treatment of 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

GAO Shu-Fang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edicine,Changyi People's Hospital,Changyi 261300,China

AIM: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ischemia-modified protein(IMA)in treating 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LEDVT).METHODS:30 cases with 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 confirmed by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Blood was taken to measure the content of IMA,Hs-CRP and D-D,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A,Hs-CRP,D-D and patient's condition was analysed.Comparison among values of IMA for curing LEDVT and the other two serum markers was made.RESULTS:The alternation of IMA wa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e other two serum markers when they were used for evaluating the clinical efficacy(P=0.01),and P values of the other two serum markers were 0.04,0.03 respectively.This result showed that IMA was more valuable in evaluating effect in treatment of LEDVT.CONCLUSION:IMA can be considered as the basis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EDVT.

ischemia-modified protein;Hs-CRP;D-D;deep vein thrombosis

R747.9

A

2095-6894(2015)01-106-03

2014-11-22;接受日期:2014-12-09

高述芳.主管检验师.研究方向:临床血液检验.Tel:0536-7222121 E-mail:1623929067@qq.com

猜你喜欢
下肢血栓病情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