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提升探究成效 交互促进认知发展

2015-11-25 07:16江思萍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5年12期
关键词:自学平板智慧

文 江思萍

技术提升探究成效 交互促进认知发展

文 江思萍

2012年6月,深圳市福田区荔园外国语小学在科学学科开展“智慧课堂”教学实验。经过三年的研究与实践,发现基于平板电脑的教学应用可以提升学生的探究成效,交互促进认知发展。

一、对“智慧课堂”的内涵理解

“智慧课堂”是以智能移动终端为学习工具,以丰富的学习资源为支撑的数字化学习方式,一对一互动学习是“智慧课堂”的特征,“智慧课堂”的资源建设以学习者为中心,面向学习过程,从关注教师资源向关注学生资源建设转变,从只读学习资源向互动学习资源建设转变,从传统的视频资源向微视频资源建设转变,从传统的教学资源库向网络学习空间建设转变。[1]基于上述观点,我校教师在开展“智慧课堂”教学研究时,不仅仅关注教师如何用平板电脑上课,更注重研究学生如何利用平板电脑进行学习,建立师生互动的学习资源库以及学生自己的网络学习空间。

二、“智慧课堂”对于小学科学教学的现实意义

小学科学课程涵盖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等领域,整合了生物、化学、物理、地理等多学科的知识,对科学老师的专业知识要求非常高;小学科学实验繁多,在“课时紧实验多”的情况时,学生即使做了实验,未必能对实验进行进一步思考,能力较差的学生,由于自信心不足,羞于动手,或是实验做错了却找不出原因。基于此,我校选择了科学学科开展“智慧课堂”的教学研究。

三、小学科学“智慧课堂”的教学实践

通过近三年的探索与实践,基于掌握学习理论,本文以《各种各样的花》一课为例,介绍如何利用技术提升探究成效,交互促进认知发展。

《各种各样的花》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新的生命》的第二课。在前一课观察了典型花(油菜花)的基础上,本课继续指导学生观察研究各种各样的花。从观察研究各种各样的花中,让学生发现花的共同特征。因此,本课的学习重难点是通过观察、分析各种各样的花,认识它们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植物开花是为繁殖做准备的。

1.课前准备

教师发布预习任务:拍照上传一朵你想研究的花,初步分析它的结构,并把困惑写下来。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制作供学生阅读的自学材料《各种各样的花》,介绍常见花的名字及结构,录制微课《如何制作花的标本》。

2.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 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油菜花的结构,它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组成。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这些花跟油菜花在结构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各种各样的花》。

(2)解剖、观察各种各样的花

学生活动一:解剖一朵花,并把解剖记录纸(如图1所示)拍照上传,统一以花的名字命名;学生活动二:观察小组带来的花;学生活动三:在平板上浏览其他同学的解剖记录纸。

师:这三项活动依次进行,每一项活动结束后填写记录表(如图2所示)。如果在解剖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请阅读自学材料《各种各样的花》;如果在平板上浏览相同的花有不同的解剖结果,请你走到上传者那里,和他(她)一起探讨。

图1 解剖记录纸

图2 《各种各样的花》观察记录表

教师发布“投票”,一共有7道题(如图3所示),学生根据记录表、主题研讨的内容或自学材料来完成投票。

图3 投票题之一:大红花是由哪些部分组成

(3)分析投票结果,了解完全花与不完全花,双性花与单性花,雄花与雌花

水稻纹枯病俗称“烂脚病”“花脚杆”,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湿度低时叶鞘中部组织破坏呈半透明状,边缘暗褐,发病严重时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斑,致叶片发黄枯死。叶片上的病斑呈云纹状,边缘褪黄,发病快时病斑呈污绿色,叶片很快腐烂。茎秆受害症状似叶片,后期呈黄褐色,易折。穗颈部受害常不能抽穗,抽穗的秕谷较多,千粒重下降。高温条件下病斑上产生一层白色粉霉层,即病菌的担子和担孢子[3]。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投票结果(如图4所示)。你从第一道题的结果中读出什么信息?第二道题呢?

图4 投票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辩论,并根据辩论结果板书(如图5所示)。

图5 板书

结合板书结果,引出“完全花与不完全花,双性花与单性花”的概念及分类。猜测植物开花的意义。

师:请同学们课后利用平板的摄像或照相功能,持续记录校园或住宅小区里面的花变成果实的过程。

(4)学习制作花的标本

师:课上用来的解剖的花朵应该怎么处理?请同学们课后自学微课《如何制作花的标本》。把今天带来的花做成标本保存起来。

3.课后反思

如果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容易出现三个问题:

(2)有些花的雄蕊和雌蕊难以辨别;

(3)因时间有限,在交流花的时候,只限于小组交流,交流面太窄。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课基于Aischool网络教学平台,采用“智慧课堂”进行课堂教学,教师为学生准备了详细的自学材料,学生通过查阅自学材料,可以查到自己或别人带的是什么花,具有什么特征。本课还利用了“主题研讨”功能,鼓励学生利用手中的平板把解剖结果拍照上传,与同学共享。学生浏览各个同学的研究结果,填写“实验记录表”。

最后,教师组织大家在平板上对研究成果进行投票分析,得出完全花、不完全花、单性花和双性花的概念及分类。整节课上,学生兴趣浓厚,探究欲望强烈,教学目标自然达成。学生课后观看教师录制的微视频《如何制作花的标本》,把课堂上研究的花做成标本保存起来,并利用平板的照相或摄像功能记录由花变成种子的过程,为下节课的《花、果实和种子》做准备。

四、小学科学课开展“智慧课堂”教学带来的转变

1.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制作资源

教师在课前发布预习任务,根据学生情况制作自学材料或查找、录制相关视频。资源富有针对性,方便学生在课堂查找答案,节约时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教师“我也不清楚”的尴尬现象。

2.课堂上利用平板的主题研讨、投票以及网上下载或自制的教育APP,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

在《各种各样的花》一课中,学生把解剖记录纸拍照上传,然后在平板上浏览其他同学带来的花,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促使学生对花的结构做深入研究;此外,教师还利用“投票”功能,从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引导学生对投票结果进行分析,引出“完全花与不完全花”“单性花与双性花”的概念及分类。笔者还发现在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降水量的测量》一课中,如果采用传统方法授课,一半的学生制作的雨量器是不合格的。为了让学生对雨量器有清楚的认识,教师做了一个“制作雨量器”的交互式模拟实验动画,让学生先在平板上模拟制作雨量器,理解为什么要选择“直筒透明”的容器,标尺的单位是“毫米”而不是“毫升”,雨量器跟容器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学生做完模拟实验后再动手制作,大大提高了实验的准确率。

3.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平板的照相、摄像功能,学生的网络学习空间使学习变成了一个持续的过程,学生乐于把自己所见、所想、所做记录下来,发布到网络学习空间,和教师、同学一起分享,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五、结束语

经过近三年的实践与研究,学校在科学学科开展基于“智慧课堂”的教学的实验取得良好效果,但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如实验教师人员少,缺乏一个大团队的指导与交流;适合学生的互动资源太少,软件开发对学校来讲难度较大。如果能建立相关的“名师工作室”,借助名师和集体的力量,互相听课评课,资源共建共享,这样大家在前进的路上就更有信心,开展基于“智慧课堂”的教学实验步伐也将越走越快。

[1] 李勇.电子书包应用的误区与发展方向[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06):27-30

作者信息

江思萍,本科,小教高级。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荔园外国语小学,518034

猜你喜欢
自学平板智慧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属于你的平板电脑
教学与自学
平板对缝焊接视觉跟踪试验及异常数据分析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出彩的立体声及丰富的画面层次 华为|平板M6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The Apple of Temp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