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海外基础设施规划

2015-11-26 17:36付晓英
三联生活周刊 2015年48期
关键词:瓜达尔老挝泰国

付晓英

8 月13 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办“中国高铁展”,展示中国高铁发展史及技术优势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此后,“一带一路”逐渐成为国家战略,中国政府对内统筹资源,对外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沟通磋商和务实合作,实施了一系列政策,稳步向前推进。

按照规划,“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沿线各国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极大,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等因此成为重点合作的方向。其中,基础设施的联通更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三部委联合发布了“一带一路”规划全文——《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其中明确提到,能源、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

而在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当中,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则成为突破口。自“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中国在海外的基础设施规划也在不断推进。“一带一路”沿线的高铁项目是优先考虑的发展方向。2009年,中国已确定周边三条高铁规划战略——中亚高铁、欧亚高铁和泛亚高铁,其中前两条都辐射到欧洲。中亚高铁与古老的“丝绸之路”重合,取道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经过伊朗,再到土耳其,最后抵达德国。计划中的欧亚高铁从伦敦出发,经巴黎、柏林、华沙、基辅,过莫斯科后分成两支,一支入哈萨克斯坦,另一支遥指远东的哈巴罗夫斯克,之后进入中国境内的满洲里。另外一条泛亚铁路,是覆盖东南亚地区的高铁网络,计划从昆明出发,途经越南、缅甸、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最后抵达新加坡。

我们对此进行梳理发现,目前,规划中的高铁网络有三条东南亚铁路建设项目取得了较大进展,包括印尼雅加达至万隆的高铁项目、中国至老挝的铁路以及中国至泰国的铁路项目。这三条铁路项目价值总体超过200亿美元,而更多的海外基础设施项目仍在继续规划筹备之中。

雅加达-万隆高速铁路

2015年10月16日,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成的中国企业联合体与印度尼西亚维卡公司牵头组成的印尼国企联合体在雅加达正式签署了组建中国印尼合资公司协议。该合资公司将负责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这也是首个由政府主导搭台、两国企业进行合作建设的铁路项目。

此前,该高铁项目的竞争者包括中日两国,但2015年9月29日,印尼官员告知日方,雅加达―万隆高铁项目不打算采用日方提出的方案,更倾向于中国的方案,因为“印尼政府不必为高铁项目承担财政负担或提供债务担保”。

根据目前中国印尼双方联合编制的报告,该条线路总长约150公里,投资总额约60亿美元。铁路将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设计时速为每小时250~300公里,拟于2015年11月开工建设,三年建成通车。届时,从雅加达至万隆的时间将由现在的3个多小时缩短为约40分钟。

作为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印度尼西亚是中国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国印尼合作建设雅万高速铁路,将对两国深化“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务实合作,加强基础设施和产能合作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对于中国来说,雅万铁路是中国高速铁路从技术标准、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装备制造,到物资供应、运营管理和人才培训等全方位整体走出去的第一单项目,是中国铁路走出去模式的一次成功实践和重大创新。该铁路的建设有利于发挥铁路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服务保障作用,深化中国铁路与东南亚相关国家铁路合作,加快泛亚铁路网建设,实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于印尼来说,有助于增加其就业机会、改善民生,缓解雅加达至万隆的交通压力,方便沿线民众出行,加快形成雅万经济走廊,促进印尼经济社会发展。

中老铁路

2015年11月13日,中国和老挝铁路项目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标志着中老铁路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为项目后续建设运营及两国进一步深化铁路基础设施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是继10月中旬中国与印尼企业合作建设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项目之后中国铁路的又一捷报。

中老铁路是泛亚铁路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云南省昆明市,经过老挝著名旅游胜地琅勃拉邦,终点为老挝首都万象,全程长417公里。该境外铁路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以中方为主,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备,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境内段磨憨铁路始于云南省昆明市,经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部景洪市,最后止于云南省最南端的磨憨。境外段则由两国边境磨憨和磨丁口岸进入老挝,向南延伸至老挝首都万象。两段铁路相互并网连通,形成完整的中老铁路通道。

中老铁路设计的客运时速为160公里/小时,货运时速为120公里/小时。其中有76处隧道,约195公里,桥梁154座,包括跨湄公河大桥2座,设有31个车站,项目占地面积为3058公顷。中老铁路预计将耗资68亿美元,中国和老挝政府已商定,铁路总投资的40%由两国共同出资。其中,中国政府出资70%,老挝政府出资30%(相当于8.4亿美元),余下的60%则由中国和老挝两国企业共同投资。铁路的修建工期为4~5年时间,预计将于2020年建成通车。中老铁路建成后,一方面将带动老挝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当地运输效率和水平,为老挝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也将为中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中泰铁路

中泰铁路也是目前“一带一路”海外基础设施规划中确定的项目之一。拟建的中泰铁路为全长867公里的双轨标准轨铁路,北起泰国东北部的廊开府首府廊开市,一路向南,经乌隆府、孔敬府、呵叻府,在中部沙拉武里府坎桂县分成东南和西南两支,东南方向直至罗勇府的玛塔卜县,西南方向直至首都曼谷。其中廊开―坎桂―玛塔卜线全长734公里,坎桂―曼谷线133公里。

根据泰国交通部制作的泰中铁路规划图,整条铁路分为四个建设阶段:第一阶段为133公里的坎桂―曼谷,第二阶段为246公里的坎桂―玛塔卜,第三阶段为138公里的呵叻―坎桂,第四阶段为355公里的呵叻―廊开线路。中泰铁路合作项目均为复线铁路建设,时速约为每小时180公里。以上四条线路形成一个“人”字形,横贯泰国曼谷以北的南北国土。泰国媒体估计,这一项目可能耗资4000亿泰铢,约合122亿美元。

按规划,中国将参与投资修建该铁路。但中泰铁路项目可谓是“一波三折”。2013年,李克强访泰期间,曾与时任泰国总理的英拉签署了中泰铁路合作与农产品合作备忘录,曾经有“大米换铁路”的意向,后因泰国政府的更迭而搁置。2014年以来,李克强与泰国现任总理巴育几次在外交场合碰面时,力促铁路与农产品贸易合作。在中国政府的推动下,中泰两国不仅恢复了此前的协议,还将中泰铁路工程的距离从之前商定的300公里增加到800公里,并且全部采用中国装备和中国标准。泰国智库开泰研究中心11月发布报告称,与英拉政府的高铁计划相比,泰国内阁批准的东北线双轨铁路方案经济效益更高,并且可与计划中的中老铁路衔接。

中泰铁路合作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泰国巴育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有效对接的范例,关系到中国与东南亚的互联互通战略,向北连接老挝万象、直达昆明,向南则通向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或将构成泛亚铁路规划的重要一环。中泰铁路合作也将给泰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实惠。该线路定位为客货两用的准高铁,可给中泰贸易提供新的通道,同时还可形成从昆明到老挝再到泰国的旅游黄金线路。中泰铁路建成运营之后,从昆明到曼谷的往返铁路票价约每人3600泰铢(约合700元人民币),相当于飞机票价的一半或三分之一,货运费用相当于航空费用的九分之一。每年或将为泰国增加200万中国游客,为泰国农产品出口进一步提供便利,使泰国成为东盟的交通枢纽。

但中泰双方合作细节和投资比例目前仍然不得而知,泰国交通部长阿空·丁披他耶拜实日前宣布,泰中铁路合作项目定于今年12月19日举行奠基仪式,但项目动工建设还有待明年5月进行。泰中双方就项目投资形式、建设成本和贷款利率还未做出最终决定。中泰铁路合作联委会将于11月底举行第九次会议,继续商讨细节事项。

瓜达尔港

瓜达尔港位于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是印度洋沿岸的一座天然深水良港,也是中巴经济走廊的南端起点

位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西南部的瓜达尔港是巴基斯坦第三大深水港,距离全球石油供应主要通道霍尔木兹海峡仅400公里,紧扼非洲、欧洲到东亚、太平洋地区数条海上重要航线的咽喉,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因此成为“中巴经济走廊”的旗舰项目和“一带一路”战略重要的配套项目。

2015年11月11日,巴基斯坦政府举行隆重仪式,将2281亩瓜达尔港自贸区土地的使用权移交给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租期为43年。11月12日,中巴在卡拉奇签署移交文件,中方企业将管理瓜达尔国际机场、瓜达尔自由区和瓜达尔海运服务三家公司,全权打理瓜达尔港业务。根据双方之前所签署的协议,瓜达尔港自贸区收入总额的15%将归瓜达尔港管理局所有。

中国参与瓜尔达港的建设始于2001年,当时恰逢中巴两国建交50周年。借着这一时机,穆沙拉夫向中国提出了合作建设瓜达尔港的请求,很快获得了中方回应。按照巴基斯坦政府的规划,瓜达尔港的建设将分为两期。2001年5月,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访问巴基斯坦,两国政府在此次访问中正式签订协议,确定由中国政府援助建设瓜达尔深水港一期工程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为2.48亿美元,中方出资1.98亿美元,以赠款、无息贷款、优惠贷款和买方信贷等方式进行融资,主要用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包括3个多功能码头和总长4.35公里的进港航道等,中方同时提供相关技术与施工支持;巴方负责配套资金5000万美元,主要用于缴纳各种捐税、修建港务办公楼等配套工程。二期工程修筑10个船舰停泊处,其中有3个集装箱码头。

2002年3月,瓜达尔港一期项目正式动工,4年后如期竣工。2007年3月,在中方企业未参与竞标的情况下,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获得瓜达尔港40年的运营权。然而此后几年,该港口的发展却不顺利。2013年,新加坡港务集团退出。之后由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接手港口经营权。当年5月,李克强总理出访巴基斯坦,提出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倡议,将新疆喀什和巴基斯坦瓜达尔港连接起来,双方在走廊沿线开展基础设施、信息通讯、能源电力等多个领域的合作。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更受重视。今年4月,习近平访问巴基斯坦期间,两国签署了51项合作协议,投资计划涉及能源、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总额达460亿美元,相当于巴基斯坦年均国内生产总值的20%,极大推动了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和巴基斯坦经济发展。

而作为中巴经济走廊的旗舰项目,瓜达尔港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接管瓜达尔港产生的影响不仅是区域性的,而且是全球性的。作为印度洋沿岸的港口,瓜达尔港远离马六甲海峡,有助于帮助中国疏解马六甲困局,为中国商品及能源进口提供一条捷径,直接在印度洋上岸。瓜达尔港邻近伊朗和南帕尔斯气田,不仅能大大缩短中国从中东运输石油的距离,也将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天然气进口需求。巴基斯坦已与伊朗达成协议,未来5年内将双边贸易额提升到50亿美元,并修建始于瓜达尔港的管道设施。这意味着中国将可以从伊朗进口天然气,瓜达尔港可能为中国能源供应安全提供保障。瓜达尔港实现真正运营后,中巴经济走廊将更加活跃,而且会加大引擎,带动周边国家搭上经济发展快车,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有巨大的象征意义和带头示范作用。

猜你喜欢
瓜达尔老挝泰国
老挝肉牛输华实现突破
朝发夕至 乘着火车去老挝
泰国的中秋节
试论我国海外大型工程舆情传播的策略——以瓜达尔港为例
瓜达尔港:承载着中巴合作共赢梦
金日泰国欢乐之旅
神秘的瓜达尔初露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