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少林寺学习品牌全球化

2015-11-26 03:18吕惟谦
中国品牌 2015年4期
关键词:少林功夫武学少林寺

吕惟谦

向少林寺学习品牌全球化

吕惟谦

近年来,少林寺依靠自身力量,相继在海外建起了40多个文化机构,100多位少林弟子常年驻外教授功夫和禅修等少林独特的生活方式。

少林寺的国际化,有哪些值得中国企业界借鉴?

近日,千年古刹少林寺一举拿下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一块面积数千公顷的土地,并计划筹建全球最大的少林分寺。消息一出,随即引发公众热议。

在中国积极布局海外市场的背景下,少林寺颠覆传统寺庙形象,开始进行“国际化”战略,并取得巨大成功的案例,无疑值得中国企业界学习。

造势

少林寺赴海外买地、筹建澳大利亚分寺的举动,无疑颠覆了大多数人脑海中寺庙远离凡尘、避世修禅的固有形象。但梳理一下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少林寺的“海外扩张”可以说是由来已久。

早在1996年,少林寺就已在中国寺院中率先建立了中文网站,并在网站上公布了《易筋经》、《洗髓经》和七十二绝技等少林武功秘笈,同时英文版网站也应运而生。可见少林寺早就埋下了全球化的种子。浏览少林寺英文官网不难发现,网站上除了有关寺院情况、禅宗知识、少林武术的英文版介绍外,还专门为想前往少林拜师学艺的外国人提供了详尽的报名指南,从交通路线到签证申请,再到短期汉语培训以及各种外事联络方式,可以说是一应俱全。少林寺在建立网站的初期就朝国际市场打开了一扇门,通过这样的网络传播不仅能让全球各个地区的人有机会了解到少林文化,更将自己打造成李小龙功夫热的载体,为海外功夫迷们营造一个更加热烈的“少林功夫”氛围。

借助互联网建立了浓厚的少林功夫氛围后,少林寺便在海外通过大大小小的国际巡演提高自身的知名度。有媒体统计过,自1987年释永信担任少林寺住持以来,他率领的少林功夫表演团体已经走访了全球60多个国家。伴随着少林武僧团在全球巡演次数的增多,越来越多从未到过中国的老外在自己家乡亲眼见识了少林功夫。从这些类似于传教的国际巡演中少林寺网罗了一大批粉丝,并给他们灌输了大量的武学文化与少林信仰,在如此强大的攻势下,老外渐渐地将少林功夫当成最正统中华的功夫,把修行少林功夫当成实现“功夫梦”的科学道路。

前来少林封寺学习功夫的“洋弟子”

落地

随着越来越多的老外痴迷少林武学,少林寺也顺势而为开始在全球各地落地生根。

少林寺首先是组织弟子们在欧州各地以租房的形式建立海外中心,并雇佣翻译随武学高僧为国外武学爱好者教授少林功夫。随着少林文化的广泛传播以及“洋弟子”数量的不断增加,少林寺索性在2010年成立了“少林欧洲联合会”,以此团结来自德、法、英、意、荷、奥等10国的少林文化社团。同时,少林寺只负责传授功夫与文化,组织的经营与管理都有德国人自己打理,诸如“少林欧洲联合会”就由“少林俗家洋弟子”德国人戴勒主持日常工作。少林采用的这种“入乡随俗”的方法将少林的文化显得更加接地气,不仅拉近了少林与欧洲人的距离,也让“少林欧洲联合会”的队伍不断壮大。

而在北美大陆少林寺的扩张则显得轻松了许多。“少林北美联合会”就是由美国少林拳法联盟牵头联合洛杉矶、旧金山、纽约和多伦多少林文化中心等10家机构创立,由于美国少林拳法联盟与少林寺本就一脉同宗,是由一群喜爱少林拳法的美国人创立。随着少林寺在全球影响力的不断增加,美国拳法同盟在2006年主动并宗。由于美国少林拳法联盟是美国最大的一家功夫培训连锁机构,在全美有数百家武馆,遍及17个州,在馆注册会员就超过了100万人。少林寺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北美市场。与欧洲市场一样,少林寺只负责“少林北美联合会”武学上的指导和少林文化的传播,同样不会直接参与联合会的日常经营工作。

可见,少林寺的海外项目基地,很懂得借力打力,通过“洋弟子”这一中介,扩大海外商业帝国的版图

赚钱

根据英国《卫报》的报道,少林寺每年收入高达1000万英镑。就目前而言,少林寺的海外收入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学员学费、演出收入与电影拍摄。

学员学费方面,300多万的“洋弟子”群体,就能带来很可观的收入。很多海外少林寺文化中心的经营模式主要是会员制,成为会员之后就可以学习武术,按小时收费。比如在美国,一小时收费十几美元,一般只要招收150个学员,3个月收入就能养活一个中心。

演出收入方面,由于李小龙给欧美国家带去的功夫热,让少林在国外的火爆程度非同一般,其在世界各地的演出,阵势丝毫不亚于明星演唱会。邀请少林武僧出国表演要提前一年预约。从1987年起,少林寺就不断派出武僧团到国外演出,目前他们已经走访了60多个国家。演出收入也成了少林寺海外的主要收入。

除了前两项主要收入,少林寺还在海外不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合拍电影正是少林寺新的经济增长点,被海外媒体称作“CEO”的方丈释永信就曾表示,他的下一个计划是到世界各国的首都表演少林功夫,并准备与好莱坞进行长期合作,在美国建立一个“非常豪华”的少林功夫剧组。

释疑

少林寺的商业帝国蒸蒸日上,外界对其的质疑也随之而起。曾有记者当面质疑,“在传统观念中,寺庙应该是清净地,而你却把寺庙经营开展得举世瞩目。是不是太‘入世’了”?

对此,释永信认为:“出家人不是神仙,也不可能完全与世隔绝,肯定要和世俗社会打交道。和尚也要吃饭,也要用水、用电、坐车。”在他看来寺庙的生态环境在变,僧人的生存方式也必须变,这是谁也抗拒不了的。靠政府补贴过日子?不现实!毕竟少林寺还有200多名僧人要养活,不动些心思显然不行。

同时释永信还解释:“我们的商业开发并没有把少林寺本身拿出来进行商业化运作,拿出来开发的是经过提取的少林文化。检验这些以商业形式出现的活动对还是错,关键是看是否有利于寺院的发展和佛法的弘扬。少林寺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我们如今不是开发过头,而是开发得不够。开展商业活动,是为了弘扬佛法,更关键的是让当今世界的主流人群喜闻乐见。这既弘扬了佛教,又解决了我们的生存问题,何乐而不为呢?至于我的是非功过,由后人评说吧”。

猜你喜欢
少林功夫武学少林寺
编辑部的故事
健康中国背景下南怀瑾武学养生文化传承与发展
少林功夫拳(五)
少林功夫拳(四)
少林功夫拳(三)
少林功夫拳(一)
少林寺与政治的千年恩怨
奇葩姐妹换夫记
我要去少林寺
清凉寺与少林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