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档案利用的潜在效益评价分析

2015-11-27 21:37樊振东
经济师 2015年8期
关键词:高校档案开发利用经济效益

樊振东

摘 要: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资源逐渐成为主要的社会生产力,并推动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是知识资源的主要汇集点,以政治经济学与社会经济学的视角对高校档案的利用效益进行研究分析,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文章将从市场经济管理理念的角度,对高校档案开发利用中的潜在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校档案 开发利用 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8-202-02

高校档案开发利用所产生的巨大效益已经被社会所认可与接受,档案信息利用效益既包括货币效益,也包括非货币效益。高校档案信息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其潜在经济效益如何通过科学的评价方法进行准确的把握,以便对高校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有准确、科学的把控和规划,进而实现高校档案利用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这将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的。

一、高校档案利用的潜在效益体现

1.货币效益。货币效益也成为经济效益,对于高校档案而言,其所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主要部分为科研或研发档案,因此高校档案利用的潜在货币效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直接货币效益,即高校科研或研发档案中的科技价值在被生产活动利用后所带来的直观货币收入,或者高校档案在高校科研、学术、教学、运营等活动中所带来的节约人力、财力、物力等所带来的成本效益等;第二,间接货币效益,即高校在学术、科研、教学等运营方向决策中,利用档案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而提高工作效率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高校档案出版物为高校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的货币化转化等。

2.非货币效益。非货币效益也称社会效益,高校档案开发的潜在社会效益通常是指由档案信息所引发的科技、文化、生产、基建、政治等方面的效益,为社会所共享并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衡量劳动效果的概念,因此高校档案利用的潜在非货币效益是以公共利益为基础的表现形式。档案利用的社会效益有两个方面的解释,一方面是宏观解释,即档案利用给整个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服务效益、政治效益、文化效益等;另一方面是微观解释,即相对于经济效益而言的非货币效益,本文所研究的是后者。

高校档案的非货币效益主要体现:高校档案能够为高校自身发展及决策服务,是维护高校根本权益的基础材料;高校人事档案能够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为教师在工作岗位方面的晋升、奖励等提供公证材料;高校的档案出版物能够向师生及社会展现高校风采,提升高校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树立良好的高校形象。此外,高校档案能够为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或纠纷提供依据或证明材料,能够充分发挥法律凭证价值,保障高校的正当权益。

二、高校档案利用的潜在货币效益评价

1.潜在货币效益评价指标确定。目前我国高校档案利用产生的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普遍采用1994年国家档案局发布的《开发利用科技档案所创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的规定》(试用),其计算的函数公式为:

J=α·S-C

其中:J-档案利用的潜在经济效益;α-档案利用效益系数;S-经济效益的增量;C--档案利用成本。在这个计算公式中,系数α是一个动态变量,是衡量档案价值或档案对经济效益增加的作用衡量指标,其体现了档案在经济效益增加中的作用程度,通常取值范围为(0,1)。在设计计算中,α值的确定有两种方法,即专家调查法结合平均数法、专家调查法结合加权平均数法,其计算的公式分别为:

α=αi

α=

其中,n为参加评估的专家个数;α表示第i个专家给出的α值;D表示第i个专家依据其业界地位所综合出的加权值。在实际的计算中,α的详细取值范围又会与档案的作用类型、作用程度等因素相关。

2.档案利用中潜在货币效益的几种不同情况。档案利用中的潜在经济效益依据作用类型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对于高校档案而言,其主要潜在经济效益的评价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凭证作用的潜在经济效益J1,即:J1=α·B-C,B为避免损失或增加的经济量;(2)研发档案中的科研成果或技术转让的潜在经济效益J2,即:J2=α·Z-C,Z表示成果或技术转让对高校的经济增量;(3)利用高校档案在科研产品设计、教学产品开发、文化产品创造等方面的潜在经济效益J3,即:J3=α·E-C;(4)因高校档案利用所节约的原材料或能源而潜在的经济效益J4,即:J4=α·M·D-C,M表示节约的材料量,D表示单价;(5)高校档案利用所带来的生产周期缩短、工程提前竣工、增加产量、扩大规模等带来的经济效益J5,即:J5=α·Q·D-C;(6)利用高校档案给科研、教学、产品生产等方面的质量提升所带来的经济效益J6,即J6=α·Q·(D1-D2)-C;(7)高校档案开发利用的潜在经济效益总和为:JN=αiJi。

三、高校档案利用潜在非货币效益评价

1.非货币效益评价指标确定。相对于以货币为量化指标的经济效益而言,非货币效益的评价指标则要复杂的多,但从是否可量化上来分的化,可分为量化效益与不可量化效益。对于可量化的非货币效益而言,其量化的结果也是以非货币的形式展现的,比如高校档案中每年向社会提供的档案件次、以档案为基础的著作或论文数量、社会无偿利用高校档案件次比例等;不可量化的非货币效益指标包括高校档案信息的共享对社会知识体系的扩大、对公众思想意识产生的作用、对人们生活学习提供的便利等。

2.非货币效益评价的几种方法。就目前的高校档案利用的潜在非货币效益的评价方法中,常用的有模糊论方法、非线性化无量纲化方法、突变级数法等几种。

(1)高校档案利用非货币效益评价中的模糊论方法。通常分为单个因素评判与所有因素综合评判两步。具体来说,先将所有涉及因素建立因素集,即bjU={u1,u2,…um},再根据每个因素在效益评价中的重要程度建立权重集。在权重集的所有因素权重需要满足条件ai=1;由于在实际评价中,每个因素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评判结果,因此将这些可能的结果建立备择集。在建立备择集之后,对评判中的單个因素进行模糊评判,并结合备择集确定因素隶属程度;因素集中所有因素进行单个模糊评价并建立单因素评判矩阵之后进行模糊综合评判,最后明确评判指标并对该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

(2)非线性化无量纲化方法。由于该方法中指标与评价值之间是非线性的,并且该种评价方法可以实现跨区域的不同比例转换,这就使得最终得到的大评价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非线性化无量纲化法分为折线型与曲线型两种。通常,对于非线性化指标值与评价值关系的确定有以下两种:一是,指标值的变动带来评价值的更大变动,即当△x1=△x2=△x3时△x1<△x2<△x3,在这种指标值与评价值的变动关系中,指标的后期变动相对更加困难,也应获得更多的重视;二是,指标值的变动带来评价值的不断变小的变动,即当△x1=△x2=△x3时,△x1>△x2>△x3,相应的,这种指标值与评价值间的变动关系,更应该注意指标值前期的变动情况。

(3)突变级数法。对于高校档案利用的潜在非货币效益的评价而言,前面提到的方法虽然具有较高的实际运用性,并且评价的结果也相对较为客观,但是从实际运用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主观性较大的权重,还是计算量较大的矩阵,对于评价过程来说都非常的复杂。而突变级数法则相对较为简便,不仅避免了权重的主观性,而且使计算量大大减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档案利用效益评价方法。首先,以投入产出为基本视角确定评价的各项指标;其次,建立基本函数与突变模型、隶属函数等;再次,从状态变量与控制变量的关系及势函数出发确立突变级数。

对高校档案利用的潜在效益进行评价研究,有助于提高高校档案利用的效益,对高校在档案馆藏、信息反馈处理、档案综合管理、档案开发利用等活动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荣.高校档案信息资源贡献力及其实现[D].广西民族大学,2014.5

[2] 姚爱婵.企业科技档案利用经济效益研究[D].2010.4

[3] 杜彩玲,缪平均.如何提高科技档案利用效益[J].档案天地,2011(9)

[4] 叶仙.刍议提高高校档案利用综合效益的途径[J].浙江档案,2007(10)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太原 030024)(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高校档案开发利用经济效益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探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策略
审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审计成果利用探析
天台县忍冬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
云南食用花卉开发利用浅析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高校档案服务大学文化建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