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功能训练器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偏瘫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5-11-28 02:10李爱仙袁少婷翁晓燕孙志岭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训练器导向性上肢

李爱仙,袁少婷,陶 娟,翁晓燕,孙志岭△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 210023;2.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昆山一院)

上肢功能训练器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偏瘫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李爱仙1,袁少婷2,陶 娟2,翁晓燕2,孙志岭1△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 210023;2.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昆山一院)

目的:探讨上肢功能训器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105例,随机分为A组(任务导向训练组)、B组(上肢功能训练器组)、和C组(上肢功能训练器联合任务导向训练组),每组35例患者。分别于训练前、训练3个月后,采用简式Fugl-Myer上肢运动功能评价(FMA)量表、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量表评价患者上肢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三组患者训练后的FMA评分、STEF评分和ADL评分均明显高于训练前(P<0.05);并且,C组训练后的FMA评分、STEF评分和ADL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和B组训练后(P<0.05)。结论:任务导向性训练、自制上肢功能训练器训练、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均能改善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但自制上肢功能训练器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的效果最好。

上肢功能训器;任务导向性训练;偏瘫上肢

脑卒中后常遗留肢体偏瘫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一定的负担。因此,如何改善上肢功能障碍是绝大多数患者关注的重点。本研究探讨了自制上肢功能训练器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影响,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昆山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脑卒中并发上肢偏瘫患者105例,均签定知情同意书参加本研究。病例纳入标准: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1];首次发生大的偏瘫患者,并经CT或MRI检查证实;患侧上肢肌力为Ⅱ-Ⅲ级;神志清楚并具有一定的理解和执行能力;具有较好的认知功能和依从性。排除标准:患有较重心脏疾病或肺功能差;患侧上肢伴有严重的疼痛,导致影响肢体活动,或者关节僵硬;智力低下,认知或依从性差;有骨骼疾病而影响功能训练;体力差或者伴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如恶性肿瘤等;经诊断并发有抑郁症或者焦虑症;既往被诊断为帕金森病。

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5例。三组患者性别、年龄、脑卒中类型、偏瘫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A组:采用任务导向性训练。患者每天进行3次每次20min的训练,持续3个月。任务导向性训练包括:伸手取物、前臂旋转、对指运动、对指+前臂旋转。

1.2.2 B组:采用自制上肢功能训练器训练,每天进行3次(20min/次)训练,持续3个月。自制上肢功能训练器设计图见图1,操作示意图见图2。

图1 自制上肢功能训练器结构设计图

图2 自制上肢功能训练器操作示意图

1.2.3 C组:患者先使用上肢功能训练器训练10min、再进行任务导向训练10min,每日3次,持续3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所有患者由同一位经过专业培训的但对研究不知情的康复医师评定。

1.3.1 简式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价(FMA)量

表:FMA量表是脑卒中常用的定量评定方法之一,用于定量评定患者上肢的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关节活动度、感觉功能等项目。各项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2分,0分表

示不能做某一动作、1分表示部分能做、2分表示能充分完成,评定上肢的条目33项,共66分。评分越低运动功能障碍程度越重,评分越高运动障碍程度越轻[2]。

1.3.2 简易手功能检查(STEF)量表:该评估量表由日本的金子翼先生发明[3]。让患者双手进行10项目的物体操作测定,包括取大木方、中木方,大球、中球、皮革,小木方、小珠子、金属圆饼、棋子和插铁钉等十个项目,分别记录每个项目完成的时间,进行双手比较和治疗前后同侧手比较。每只手每个项目的评分按时间标准可转换为0-10分,每侧的满分是100分。评分越高说明手功能恢复的越好。

1.3.3 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4]:0-20分功能严重障碍,日常生活完全依赖;21-40分生活需要大部分依赖;41-60分生活需要中度依赖;>60分生活需要小部分依赖,但尚能独立;100分基本生活独立自理,不需他人照顾。

1.4 统计分析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三组患者训练前FMA评分、STEF评分和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训练后的FMA评分、STEF评分和MBI评分均明显高于训练前(P<0.05);并且,C组训练后的FMA评分、STEF评分和MBI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和B组训练后(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训练前后的FMA评分、STEF评分和MBI评分(±s,n=35)

表2 三组患者训练前后的FMA评分、STEF评分和MBI评分(±s,n=35)

与A组、B组训练后比较:*P<0.05

训练前 训练后 P A组 21.03±12.47 54.88±6.37 <0.05 FMA评分 B组 19.31±16.51 53.04±9.05 <0.05 C组 21.42±16.41 60.31±5.92*<0.05 A组 36.26±2.48 51.17±3.08 <0.05 STEF评分 B组 35.17±2.41 50.34±4.51 <0.05 C组 35.60±2.80 58.31±2.84*<0.05 A组 62.57±2.81 88.42±3.59 <0.05 ADL评分 B组 62.71±3.05 89.00±3.16 <0.05 C组 63.14±3.23 97.43±3.06*<0.05

3 讨论

本研究中使用的任务导向性训练内容是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活动训练,对患者精细动作的恢复有很大帮助,但训练时患者感单调、枯燥,依从性较差;上肢功能训练器训练相对说来更有趣味性,患者能明显感觉到训练的效果,也因此提高了患者训练的信心,但上肢功能训练器对精细动作的快速康复效果要比任务导向训练差。为此,本研究将上述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对偏瘫患者上肢进行康复训练,既增加了趣味性,又兼顾了上肢粗大动作与精细动作的同步训练,兼顾了上肢与手功能的同时康复。结果显示,联合应用上肢功能训练器和任务导向性训练的C组患者,训练后的FMA评分、STEF评分和MBI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和B组患者训练后;提示联合应用两种方法的效果优于单纯任务导向性训练或单纯上肢功能训练器的效果。

总之,采用任务导向性训练、自制上肢功能训练器训练、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均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操作能力,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并且,自制上肢功能训练器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偏瘫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好于单纯采用任务导向性训练或单纯采用上肢功能训练器训练。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南登崑.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84.

[3]纪树荣,刘璇.脑卒中患者上肢和手功能的康复评定[J].现代康复,2000,4(4):489-491.

[4]周维金,孙启良.瘫痪康复评定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76.

R472

A

1004-6879(2015)03-0214-02

2014-08-03)

* 实用新型专利项目(ZL201310055044.X)

猜你喜欢
训练器导向性上肢
连续被动式运动训练器转速切换协调控制方法
基于认知-信念-行为导向性护理干预在脑动脉瘤栓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虚拟维护训练器在飞机维修课程中的应用实践
任务导向性训练在脑瘫患儿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简易游泳姿势训练器在教学中的应用
论新闻记者如何把握好新闻导向性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国外外语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