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与西替利嗪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2015-11-28 02:10刘荣玥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利嗪喷雾剂变应性

刘荣玥☒

(富阳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浙江富阳 311400)

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与西替利嗪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刘荣玥☒

(富阳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浙江富阳 311400)

变应性鼻炎;布地奈德;西替利嗪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的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男48例、女32例,年龄18-70岁,平均38.2±13.8岁,均符合变应性的鼻炎诊断标准[2]。排除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糖皮质激素应用禁忌、哮喘及近期有鼻部手术史的患者。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远离及脱离变应原接触等常规宣教,同时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仙特明,比利时联合化工集团医药部),10mg,每晚1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雷诺考特,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64☒g,早晚各喷鼻1次,左右鼻孔各1喷,疗程为2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根据1997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制定的海口诊断标准[3]进行评价,并进行症状体征评分,其中症状包括喷嚏、流涕、鼻塞、鼻痒,体征主要根据鼻甲肿胀程度。疗效判断:改善百分率≥51%者为显效、50%-21%者为有效、≤20%者为无效,以显效+有效计算总有效率。

1.4 统计分析 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率的比较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显效2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9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5.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鼻炎症状体征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但是观察组治疗后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鼻炎症状体征评分(±s)

附表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鼻炎症状体征评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P观察组 40 8.13±2.21 2.76±0.97 <0.05对照组 40 8.29±2.34 3.47±1.01 <0.05 P >0.05 <0.05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是最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等症状,其主要病理生理变化是气道慢性炎症反应,是由IgE抗体介导并以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等炎症介质等为主的鼻腔粘膜炎症反应,属于I型变态反应[4]。目前主要有三类治疗AR的方法,包括避免接触变应原、药物治疗及免疫治疗。虽然避免接触变应原在AR防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变应原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常常难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免疫治疗可达到减轻症状、脱敏的治疗目的,但往往疗程较长,因此,药物仍然是目前治疗AR的首选方法。

西替利嗪是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外周H1受体拮抗剂,通过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白三烯形成,同时有效抑制炎性细胞,特别是嗜酸粒细胞的活化和趋化,抑制其在皮肤组织的浸润,进而可有效改善AR患者的鼻炎症状和体征[5]。另一方面,虽然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在变态反应不同阶段发挥抗炎作用,但是全身应用具有较多副作用,因而临床多选择局部用药。雷诺考特即是其代表药物,主要成分为布地奈德,为长效而不含卤素的皮质类固醇激素。雷诺考具有独特的酯化作用,一部分在进入细胞后结合糖皮质激素受体进入细胞核,剩余的、没有结合的部分则经过酯化作用转化为布地奈德储存起来,后者是无活性的,但当游离的糖皮质激素受体出现时,酯化的布地奈德又可经脂解作用转化为具有活性的布地奈德而发挥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进而使抗炎作用更加持久[6]。因为是局部用药,不良反应轻微,被美国FDA唯一批准为可在孕期使用的B类鼻用激素。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与西替利嗪,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鼻炎症状、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说明联合应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与西替利嗪可快速缓解患者喷嚏、流涕、鼻塞等鼻炎症状及鼻黏膜肿胀体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冷改彦,王秋萍.变应性鼻炎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36(4):238-241.

[2]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12):977-978.

[3]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和疗效判定[J].中华耳鼻喉科学杂志,1998,33(6):134-135.

[4]林华,潘成军,陈赛赛.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孟鲁司特的干预作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18):2751-2753.

[5]胡一多,韩宇丹,李光宇,等.西替利嗪和氯雷他定治疗常年型变应性鼻炎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22):71-72.

[6]张志锋.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56例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13,25(3):86-87.

(短篇报道栏目编辑:张玉亭)

R765.21

B

1004-6879(2015)03-0256-02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疾病,发病率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逐渐升高,我国目前约为11.25%-30.03%[1]。AR常表现为鼻塞、鼻痒、流涕、鼻腔黏膜肿胀等,部分患者还可并发鼻窦炎、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哮喘等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采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变应性鼻炎,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2014-12-21)

猜你喜欢
利嗪喷雾剂变应性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HPLC 测定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中苦参碱含量
喷雾剂
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与康复新液治疗手足口病口腔溃疡的疗效比较
喷雾剂
HPLC法测定盐酸左西替利嗪有关物质
脱敏汤治疗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西替利嗪与左西替利嗪对大鼠氨茶碱血药浓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