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作业,孩子的最爱

2015-11-28 20:40黄莹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复韵母拼音回家

黄莹

“妈妈,今天我们回家的作业是将班级中小朋友的拼音名字会读、会认。老师说了,谁最先把名字认熟练了,就选谁当小组长。妈妈,你回家可得帮帮我,我想争第一,当小组长呢!”

“爸爸、爸爸,我告诉你,我们今天是认读全班小朋友的拼音名字,谁先认熟了,谁当组长。我可不能落后。”

“奶奶,我们赶紧回家,我得把自己会读的拼音名字读熟,不会的还要请爸爸、妈妈下班回家教教我呢!”

……

一放学,我们班的小朋友就和家人嚷嚷开了,这让作为语文老师的我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孩子们现在这样爱学习,这与我精心设计的作业是分不开的。当今社会都在要求学校给孩子们“减负增效”,尤其是低年级孩子规定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如果每天仅仅布置孩子们读书,这样的作业不仅目的不明确,而且孩子们也没有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去思考:怎样合理的去布置作业,安排好这部分时间,让孩子们在家里也能主动学习,成为学校学习的延伸呢?

一、让作业回归生活,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

拼音是低年级孩子学习的第一步,会读则是学习的关键,可是单纯的读始终激发不起来孩子们的兴趣。于是,我就想出了用自由编口诀来加深他们的记忆,这样既从生活中找到了相似之处,孩子们认读起来也方便。如教完单韵母“a o e i u ü”后,我布置孩子们在家找一找和a、o、e、i、u、ü相像的物品或声音,自己想象编口诀。第二天,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向我汇报开了:阿姨阿姨aaa,公鸡打鸣ooo,大白鹅孩子们的兴趣,蚂蚁蚂蚁iii,乌龟乌龟uuu,金鱼吐泡üüü……孩子们从中感受到了学习拼音的乐趣,因此学习的激情一直很高。

当孩子们学到拼音词时,我又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寻找所学过的拼音。如复韵母“ai、ei、ui”,教学时,我让学生在课堂中找含有ai、ei、ui的拼音词,孩子们立即行动起来。一个说:“黑板”的“黑”中有复韵母“ei”。一个说:墙壁的颜色是“白色”的。白中有复韵母“ai”。另一个说:我们喝水的“水杯”中有复韵母“ei、ui”。孩子们在游戏中既放松了自己,又学习了拼音。紧接着,我发动学生:既然学校里有这么多含有复韵母“ai、ei、ui”的拼音词,那我们的家庭、生活中又有哪些含有复韵母“ai、ei、ui”的拼音词呢?我们回家找一找,然后来告诉老师。结果,到了第二天,我收到了一大堆的拼音词,如白菜、梅花、书柜、乌龟、白兔、喝水等。孩子们学习拼音始终处在一个精神高昂的状态,这比老师在后面推着,学习效果要好得多。

学完整个拼音后, 我又让孩子们认读自己和同学的拼音名字,并对学得好的孩子进行了奖励,这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于是就出现了刚开始的那一幕。孩子们都说:“这样的作业他们最喜欢!”

二、分层作业,激发孩子学习的潜能

俗话说:“十个手指头,长短不一样。”班级里的孩子也一样,以前布置作业统一要求很可能让学习好的学生不满足,而学习差的学生完成不了作业,从而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这就要求老师对不同层次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从而满足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如一年级孩子接触到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写春景的小诗,里面有一至十的生字,这些生字要求孩子们会读、会写、会默。我针对不同的孩子布置了这样几项作业:1.根据这首诗画一幅画,把里面出现的景物写在旁边(不会写的字用拼音写)如:一zhī xiǎo niǎo等。这条作业,让孩子感到新鲜、有趣,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把一次次作业变成了一件件艺术品。2.用今天所学的一至十各说两个词,有能力的小朋友可以在别人的帮助下找一找四个字的成语。这条作业前部分是对一般的孩子要求的,后半部分则是对学有余力的孩子要求的,让这些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实。这样大大地激发了他们各自的潜能。这样的作业,孩子们也表示喜欢。

三、家校合力型作业,促进孩子持续进步

低年级孩子年龄小,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反复和困难的情况,这就对家庭教育提出了要求。在开第一次家长会的过程中,我就跟家长提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应该及时地给孩子提供指导和帮助。我也针对低年级孩子的特点经常布置一些和父母共同完成的作业,其效果温馨而显著。如“我和爸爸妈妈比写字” “我和妈妈比默写” “和爸爸妈妈分角色表演《小松树和大松树》”等。在这种具有亲情氛围的环境中,孩子们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合作,知识、技能、情感都得到了发展。家长们也说:“这样的作业孩子们喜欢。”

作业作为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桥梁,只有我们精心设计、对待它们,才能让孩子真正学到知识。今后,我们会更加努力,让这座桥梁的作用发挥最大化!

猜你喜欢
复韵母拼音回家
复韵母歌
回家的路(外一则)
1670天后,回家
快乐拼音
快乐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