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腐败慌什么

2015-11-29 07:35张玉胜
当代陕西 2015年2期
关键词:动真格行贿人贪官

文/张玉胜

不腐败慌什么

文/张玉胜

2014年,“反腐”成为年度热词。1月24日,参加北京市“两会”的市纪委书记叶青纯被记者提问时表示,如果说“人心惶惶”,那本身就有腐败行为,“要不然慌什么呢?”

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体制内“公务员不好当”“官员是高风险职业”的抱怨之声便不绝于耳;打虎灭蝇的“动真格”反腐业绩,更让有些官员为之唏嘘震颤,尤其是随着反腐由个案惩处到对塌方式、系统性、家族式腐败的深挖细究,用“人心惶惶”形容一些官员的忌惮心态或并不为过。不过,叶青纯一句“不腐败慌什么”的据理诘问,却直击了问题的要害,也道出了官员的一种“自信”境界。正所谓“何以解忧?唯有不腐”。

常言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官员的权力是人民给的,身居号令人马、掌管资源的显尊高位,无非是被党和政府赋予了更大的服务社会的责任与希冀,拥有了更多为党分忧、为民谋利及彰显其人生价值的机会与条件,何来那么多借机敛财、庇佑家人等私心杂念?果真是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干干净净为官,又何以面对“零容忍”的高压反腐而心神不宁、慌慌如也?围观“人心惶惶”,除了做贼心虚的缘由,恐难再有他解。

也许,终日里忙于官场来往、追逐功名利禄的贪腐官员,真的是身不由己或当局者迷,无瑕顾及对阅历的回眸、人生的思辨及价值的评估,只有当东窗事发翻身落马或身陷囹圄时,才能真正得“闲”对“该不该”“值不值”等人生话题扪心自问、虔诚思过。君不见“算账”“遗憾”“悔恨”已成入狱贪官们的习惯性心理轨迹?

其实,贪官们在伸手捞钱时,并非没有如意的“盘算”,只是这种“盘算”建立在“神不知鬼不觉”“行贿人不会供出”的侥幸和虚幻之上。“不腐败慌什么”是一种饱含自信、踏实、无悔和幸福的人生境界。官做多大算高、钱敛多少算多?为贪慕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钱财而自毁前程、自由和幸福,不值。成就官员无忧无怨、气定神闲的无悔人生,需要守得住清贫、抵得住诱惑的“不想腐”正气与雅量。

猜你喜欢
动真格行贿人贪官
行贿人末路
行贿人末路
2016贪官墙
如何理解行贿人“主动交代行贿行为”?
行贿人何以被“轻处”
特赦,对贪官说不!
最美贪官
贪官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