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职业体育赛事社会责任

2015-11-29 15:06赵燕黄海峰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体育赛事赛事责任

赵燕,黄海峰

(华南农业大学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642)

企业社会责任是从发达国家兴起,然后逐渐传播并扩散到发展中国家,如今已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现象[1]。近年来,随着我国产品质量问题频繁发生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企业社会责任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于是许多企业开始重视社会责任建设,不少学者开始从事社会责任研究,社会责任俨然成为了理论与实践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这种背景下,体育学界一些学者也开始研究体育领域的社会责任问题,关注对象包括职业体育俱乐部、商业健身俱乐部、体育用品企业、体育场馆等。当然,由于我国体育社会责任研究起步晚,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还相当少,理论体系尚不成熟,尤其是许多重点对象尚未受到关注,如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职业体育赛事。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足球职业化改革以来,我国职业体育不断发展,职业体育赛事数量不断增多,与此同时暴露出了不少社会责任问题,在社会上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制约了我国职业体育的健康发展。然而,相关理论研究远远滞后于实践的发展。因此,我国职业体育赛事社会责任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 职业体育赛事社会责任的内涵与外延

职业体育赛事社会责任是由企业社会责任衍生出来的一个概念。因此,职业体育赛事社会责任的概念界定需要建立在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基础之上。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成果颇多,不过在概念界定上也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被誉为“企业社会责任之父”的Bowen(1953)认为是“商人按照社会的目标与价值来推行政策,做出决策以及行动的义务”[2]。这一定义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后续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国内有学者归纳出了目前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3种主要观点,分别是超越盈利说、超越股东说、社会互动说[3]。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外延,有学者将其概括为七个方面:组织治理、人权、劳动实践、环境、公平经营实践、消费者问题、社区参与发展[2]。这些观点对职业体育赛事社会责任的界定具有重要启示。

此外,体育学术界有学者对与“职业体育赛事社会责任”相关的一个概念——“职业体育俱乐部社会责任”进行了界定,这对于本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如周爱光等认为职业体育俱乐部社会责任是指职业体育俱乐部对其投资者、球员、社区、球迷和其他参赛俱乐部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以及公平竞争的比赛秩序所负有的保护和促进的法律义务[4]。黄健等认为职业体育俱乐部社会责任是指社会寄希望于俱乐部履行其义务,不仅要求其实现经济上的使命,而且期望其能够遵法度、重伦理、传文化、行公益。关于职业体育俱乐部社会责任的外延,主要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文化责任和公益责任[5]。职业体育组织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内容由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组成[6]。

综合上述观点,本文将职业体育赛事社会责任界定为:职业体育赛事主体对参赛组织、运动员、观众、赞助商、社区等利益相关者及社会公众所应承担的相应责任。这里的职业体育赛事主体主要包括组织者、运动员、裁判员。职业体育赛事社会责任的内容主要包括法律责任、伦理责任、文化责任和公益责任。

2 我国职业体育赛事社会责任的现状

自上世纪90年代足球职业化改革以来,我国不少体育项目(如篮球、排球、高尔夫、羽毛球、乒乓球等)相继走上了职业化道路,职业体育赛事种类与数量不断增多,其中一些职业体育赛事(如中超、CBA)知名度越来越高、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职业体育赛事不仅能产生惊人的经济效益(如NBA、西甲、意甲、英超等),还可以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极大地丰富社会文化体系,尤其对于促进大众体育文化的普及具有积极的作用。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国职业体育赛事已经成为了体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正逐渐显现。然而,由于起步相对较晚,体制机制尚不健全,法制建设尚不完善,整体而言我国职业体育赛事还不成熟,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社会责任缺失就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我国职业体育赛事社会责任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赛事中的虚假现象。近年来,经媒体曝光的我国职业体育赛事中的虚假现象主要包括假球、黑哨、假赛、假年龄、赌球等,严重违背了职业体育的竞赛规则,亵渎了职业体育的公平竞争精神,伤害了观众对职业体育赛事的热情。二是赛事中的暴力现象。暴力现象也一直是我国职业体育赛事(尤其是中超、CBA)中非常不和谐的一个因素,对观众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损害了职业体育赛事的形象。三是赛事中的腐败现象。近年来,腐败问题也开始侵蚀职业体育赛事这片净土,官员、裁判、运动员等贪污受贿行贿等现象不时被媒体曝光,在社会上又一次产生了不良影响。四是对赞助商利益重视不够。职业体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市场化,依靠市场的方式进行资源配置。于是,赞助商是职业体育赛事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可以为赛事提供丰富的资源。当然,赞助商是需要回报的。然而,有一些职业体育赛事组织者缺乏对赞助回报应有的重视,忽视了赞助商的利益诉求,没有对赞助商尽到应有的责任,导致赛事组织者与赞助商之间的商业纠纷时有发生。我国职业体育赛事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在于政府尚未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相应的法制建设不完善,制度体系不健全;赛事组织者社会责任意识淡薄,没有认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相应的信息披露与监督机制没有形成,社会监督力度不够。职业体育赛事社会责任的缺失影响了自身的形象,阻碍了自身的发展,损害了公众的利益,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我国职业体育赛事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3 我国职业体育赛事社会责任提升的策略

3.1 政府应在职业体育赛事社会责任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中,政府是一支重要的主导力量[7]。同样,在职业体育赛事社会责任建设中,政府也应该发挥主导作用。首先,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完善职业体育赛事社会责任法制建设。当前,我国体育法制建设总体来说相当薄弱,关于职业体育赛事社会责任的法律制度更是非常少。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应从制度完善入手,把社会责任纳入法制建设的轨道[8]。法制建设同样也是职业体育赛事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根本保障。因此,有必要从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不同层面考虑开展职业体育赛事社会责任的相关法制建设。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职业体育赛事社会责任建设的舆论氛围。法治与德治是国家社会管理的两种基本手段,在进行法治的同时应该开展德治,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职业体育赛事社会责任也不例外。政府相关部门应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强调职业体育赛事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倡导职业体育赛事组织者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2 职业体育赛事主体应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理念

一谈到社会责任,或许许多人就会联想到自身利益的损害,于是对这种“损己利人”的行为避而远之。当前,这种观念在社会上应该有不小的市场,职业体育领域也不例外。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表明,企业是否履行社会责任取决于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和主观选择,因此,要引导企业家树立正确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培养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9]。同理,职业体育赛事社会责任建设的成败也取决于赛事主体能否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理念,形成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首先,赛事组织者要树立正确的理念。赛事组织者要摒弃履行社会责任就是损己利人的观念,要认识到社会责任的履行能够有效提升赛事形象,强化赛事品牌知名度,扩大赛事社会影响力,并最终有助于赛事经济效益的增加。其次,运动员要树立正确的理念。运动员要认识到社会责任的履行一方面能维护赛事的荣誉,另一方面能够使自身树立健康向上的阳光形象,有助于提升社会认知度和美誉度。再次,裁判员要树立正确的理念。裁判员也要充分认识到社会责任的履行有助于维护赛事的公平公正,同时有助于提升自身在业界的威望。

3.3 职业体育赛事主体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职业体育赛事主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是职业体育赛事社会责任建设的关键所在和落脚点。只有化理念为行动,才能切实提升职业体育赛事社会责任。首先,赛事组织者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赛事组织者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内容包括:对观众负责,为观众提供公平公正且高质量的体育赛事;对运动员和裁判员负责,切实维护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利益;对赞助商负责,认真做好赞助回报工作,满足赞助商的利益诉求,尤其是不能损害赞助商的根本利益;对社区负责,维护赛事所在社区的社会秩序和环境,不给社区造成任何负担,不损害社区的利益;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开展一些公益和慈善活动,如举办公益赛事、慈善捐赠等。其次,运动员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运动员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内容包括:不在身份上弄虚作假;不在赛场上弄虚作假,如不打假赛、不参与赌球等;在赛场内外树立文明形象,比赛中不出现暴力行为,生活上作风正派;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再次,裁判员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裁判员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行为主要包括:在比赛中始终保持公正的态度,做到杜绝黑哨,力求不偏不倚,切实践行竞技体育的公平竞争精神。

3.4 建立职业体育赛事社会责任披露与监督机制

及时向社会披露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是促进职业体育赛事社会责任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为此,有必要建立职业体育赛事社会责任披露与监督机制。第一,政府相关部门要会同有关体育协会研究制定职业体育赛事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这既是社会责任评估的标准,也是向社会公布的主要内容。第二,政府有关部门应要求职业体育赛事组织者定期通过有效途径(报纸、网络等)向社会公布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第三,政府有关部门应定期对职业体育赛事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评估,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并及时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此外,需要对职业体育赛事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较差的组织者给以适当的处罚。第四,公众尤其是观众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监督职业体育赛事的有关行为,对于发现的有违社会责任的现象要及时向赛事组织者及政府有关部门反映。第五,媒体应在监督职业体育赛事社会责任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客观及时地向社会披露有关职业体育赛事履行社会责任的正面及负面信息。

4 结语

随着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职业体育将会不断发展,职业体育赛事种类与数量也会不断增多。职业体育赛事社会责任建设是维护其良好形象、扩大其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其商业价值的有效途径。然而,当前我国职业体育赛事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总体上不容乐观,存在不少问题,不利于职业体育的健康发展。为此,职业体育赛事社会责任研究便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本文认为,职业体育赛事社会责任是指职业体育赛事主体对参赛组织、运动员、观众、赞助商、社区等利益相关者及社会公众所应承担的相应责任。分别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职业体育赛事社会责任提升的策略:政府应在职业体育赛事社会责任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职业体育赛事主体应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理念;职业体育赛事主体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建立职业体育赛事社会责任披露与监督机制。职业体育赛事社会责任研究空间很广,有待解决的问题很多。本文仅仅是笔者的几点思考,希望能以此引起学者们的关注。

[1]范阳东.自组织视野下的企业社会责任[J].企业经济,2013(9):37-43

[2]黄伟.企业社会责任——内涵、机制与表现[J].世界经济文汇,2013(3):105-120

[3]高汉祥.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解析:从现象到本质[J].财会通讯,2013(3)下:47-49

[4]周爱光,闫成栋.职业体育俱乐部社会责任的特征与内容[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10):6 -9

[5]黄健,刘铮,郝凤霞.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社会责任探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38(6):41-43

[6]杜丛新,谭江波.职业体育组织社会责任理论体系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25(2):117 -120

[7]李新颖.试析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中的作用[J].人民论坛,2013(10)中:56-57

[8]刘大洪.“美丽中国”与企业社会责任的构建[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3(1):5-9

[9]胡焱.科学发展观视阈下企业社会责任实现路径研究[J].社会经纬,2013(9):149-151

猜你喜欢
体育赛事赛事责任
本月赛事
体育赛事项目管理对体育赛事形象及其管理的影响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责任与担当》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责任(四)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