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业余田径训练模式构建的实践研究

2015-11-29 15:42汤剑辉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体艺部体育教研室浙江杭州310018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田径队田径教练员

汤剑辉(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体艺部体育教研室 浙江杭州 310018)

高职院校业余田径训练模式构建的实践研究

汤剑辉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体艺部体育教研室浙江杭州310018)

摘 要:田径运动向来是最常见的运动方式,而高职田径队建设则是体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块内容。队员的训练态度、水平以及成绩如何都很直观地反应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水准,田径队的好坏也或多或少影响着整个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作为一支高职院校业余田径队,其水平如何,取决于非常多的因素。实践经验中发现,田径队平时刻苦训练的情景;获得的成绩和荣誉;甚至于队员和教练员的个人影响力等都会促进学校集体体育活动的开展,也能够鼓励到更多的同学积极开展体育活动。该文通过调研分析部分高职田径队的建设情况,对比我院田径队的实践经验,希望能够为高职院校业余田径训练模式构建抛砖引玉。

关键词:田径训练模式构建实践研究

田径运动向来是最常见的运动方式,而高职田径队建设则是体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块内容。队员的训练态度、水平以及成绩如何都很直观地反应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水准,田径队的好坏也或多或少影响着整个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实践经验中发现,田径队平时刻苦训练的情景;获得的成绩和荣誉;甚至于队员和教练员的个人影响力等都会促进学校集体体育活动的开展,也能够鼓励到更多的同学积极开展体育活动。

作为一支高职院校业余田径队,其水平如何,取决于非常多的因素。该文通过调研分析部分高职田径队的建设情况,对比我院田径队的实践经验,希望能够为高职院校业余田径训练模式构建抛砖引玉。

1 提高教练水平,理论实践结合

每所高职的体育教师有不少,但田径队每个组别的教练员一般只有1个。田径教练员的带队能力是整支队伍发展的有力保障,提高教练员的自身水平,可以使训练手段更加先进、系统和科学,使得运动员能更快成才,迅速提高成绩。

高职可以实行教练员业绩考核,竞争意识能够鞭笞教练员的自我提高。作为队伍的组建者,日常训练的组织者和总指挥,教练员在队伍中是灵魂人物,他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一支队伍的精神面貌,他的带队水平也决定着队员的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高职田径队训练,大多会形成一种习惯,招生一届又一届,训练模式还是原来的几套,训练方法和手段落后,运动员只能保持到原有的成绩,很难提高。所以,教练员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储备。除了理论知识的补充,更要善于在平时的训练、比赛中去思索去分析去总结。只有发现问题所在,才能改进并提高。

教练员不能做纸上谈兵的人,也不能做一介莽夫!目前,高职带队教练员,一般分两种:(1)曾今是高水平运动员的教练容易不重视理论研究;(2)体育系毕业的教练员训练经历少,实践经验不足。因此,教练员一定要会用科学的训练方式武装自己,成为有研究能力的人。教练员越专业,训练方式也就越科学,队员成绩提高将会事半功倍。

2 优选训练手法,紧抓专项素质

众所周知,田径运动不靠蛮力,有一定的技巧和方式方法。高职院校的教练员中有部分曾今也并没有亲自练过所带项目,只知大概轮廓,不只其中实质。教练员必须要正确把握好跳跃类、投掷类、跑类等项目的技术特征,选取有针对性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再根据专项训练的需求,对训练方式做些灵活改变,防止枯燥重复训练,也可避免运动员遭遇训练“瓶颈”,即运动员的专项素质水平到达一定程度之后,出现停滞无法进步的状态。这将极大影响队员的心理状态,影响运动成绩的进一步提高,这时,肌肉系统需要有新的刺激才能激活。

技术没有绝对,需要因人而异。队员成绩的展现,需要身体素质水平和技术达到匹配。日常训练无外乎身体素质和技术的共同提高,两者你追我赶,促使运动成绩不断提升。教练员在训练中必须敏锐观察到两者在队员身上的情况,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虽然不是身体素质发展最快的阶段,但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教练员需要挖掘潜能,全力发展其主要素质,结合专项能力,进而提高专项技术水平,素质和技术交织提高。

高职院校对运动员在技术水平上的要求并不特别,训练的手段和方式也不算特殊,关键在于技术开始有形时需要实实在在的专项素质打基础。

3 负荷强度为主,抓质量求突破

在高职院校,从学生中招募到身体素质尚可,又有吃苦耐劳优秀品质的苗子尚且不是容易的事情,学生还需要完成学业,参与一些课外活动等,其训练时间、餐食管理、身体恢复等方面都跟专业运动员无法比拟。因此,教练员在安排负荷训练时,需要控制好强度,逐步递增,重视训练质量,切不可操之过急。结合高职院校学生训练时间较少这一特点,以负荷强度训练为中心进行适度合理的训练安排,切记过量。科学的训练要求教练员必须能够精准地控制训练强度,还需要严格要求练习质量,在高质量的练习下提高运动强度,增加练习密度,使得短时间内能够有较好的训练效果,并使队员达到身体所能承受的生理负荷。依据运动训练学的原理,运动员通过高数量高质量高强度的训练负荷会引起生理和心理的强烈反应,随之会出现显著的适应和恢复,机体就会从中得到提升和改善。

一段时间后,随着训练要求和水准的逐渐提高,运动员所能承受的生理负荷强度也在增加着,这时候除了平均强度的训练之外,需要加入突出强度训练去达到突破的目的。所谓突出强度训练要求运动员高质量完成技术动作,其成绩要冲刺本人最好成绩,才能促使运动员不断自我提高。

4 加强赛前适应,最佳状态参赛

好的比赛成绩能够使运动员和教练员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个人价值的体现。一般对我省高职院校来讲,几个重大的比赛包括:浙江省大学生田径精英赛、浙江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浙江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以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等。如果运动员在临近比赛前由于心理过度紧张,不在状态,使得训练出现问题,就会非常棘手。围绕这些重大比赛,教练员需要将训练规划成常规训练周期和集训周期。由于高职院校的学制一般只有三年时间,最后一年还要求学生参加实习工作,平时的文化课程又较为密集,且还需要学生参与“晨跑”和“晚自习”,那么教练员就需要掌握规律,根据比赛时间制定训练计划。

除了寒暑假两个高密度、高强度的集训周期之外,“赛前集训期”是最为关键的训练周期,“赛前集训期”分为“准备期”和“调整

期”。“准备期”则要求教练员灵活安排训练时间,如果学生因为需要参加学校正常学习而无法保证下午的训练时间,那么就可以充分利用“晨跑”时间结合傍晚的短时高效的训练来完成一定的运动负荷。晨跑时间训练可以保证每天训练的连续性和系统性,足量的训练可以迅速提高队员水平。“调整期”即为“恢复性训练”,以较轻松的素质练习和技术动作练习为主,这一时期要求稳定队员的运动水平,防止运动受伤,以保证运动员以最佳竞技状态参赛,创造优异的比赛成绩。

5 结语

“千里马需要伯乐,伯乐也需要千里马。”教练员自身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也要善于选材,好的教练员和队员直接影响着田径队的水准和比赛成绩。高职院校的学生参与田径队训练,需要教练员把握几个原则:(1)依据高职学生身体发展的特点和高职训练环境的特殊性,教练员要优选训练手段,紧抓专项素质训练和技术磨练,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2)普通高职田径业余训练时间有限,要按短周期性采用以强度训练为核心同时提高训练质量;(3)要重视赛前的适应性训练,调整运动员的生理节奏与比赛节奏一致,使运动员充满信心迎接比赛。

参考文献

[1]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黄喆.为高职院校开始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理论[J].浙江体育科学,2009(6).

[3]应菊英、陈海忠.高职体育课程融入人文素质教育探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7).

[4]朱建清.浙江省高校体育特色项目建设初步设想[J].浙江体育科学,2010(2).

[5]赵权忠.我国学校竞技体育体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6]张春华.运动中的心理疏导[J].大众心理学,2006(10).

[7]刘海元.中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3(a)-0040-02

猜你喜欢
田径队田径教练员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2021年最后悔的事
2021年最后悔的事
计数:田径小能手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除田径队俄代表团全数战里约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