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5-11-29 16:17磊,刘
少年体育训练 2015年3期
关键词:理论课信息化信息技术

袁 磊,刘 毅

(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袁 磊,刘 毅

(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目前,我国在信息技术应用领域中已进入运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理论来设计和开发应用软件,进行庞大信息数据传播的时代,而将信息技术运用在教育领域可以有效地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通过分析现阶段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中运用所存在的问题,从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的视角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互联网相关搜索引擎搜集关于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的相关资料,从学校图书馆查阅关于信息技术应用、体育理论课教学的书籍与文献。

1.2.2 访谈法通过对各高校教师及有关专家进行访问,了解有关高校体育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的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

1.2.3 分析归纳法将收集的数据及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类,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归纳,寻找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改革规律,总结出具有实用价值的发展对策。

2 结果与分析

2.1 信息技术与体育课堂整合的概念与意义

2.1.1 信息技术与体育课堂整合的概念对于信息技术与体育课堂整合的定义众说纷纭,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分析,界定出信息技术与体育课堂整合的概念,是指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运用信息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将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中的教学资源及教学要素组织成一个有机整体,充分发挥整体优势,以实现教学目标。

2.1.2 信息技术与体育课堂整合的意义第一,信息技术与体育课堂整合能够创造新型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学内容更新;第二,信息技术与体育课堂整合可改变传统的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第三,信息技术与体育课堂整合能够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2.2 信息技术与高校体育理论课整合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而我国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起步较晚,在落实过程中存在误区,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及咨询有关专家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2.1 教师认可程度存在偏差高校体育教师认可程度上存在偏差大体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与高校体育课程整合没有必要。教师认为授课最终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只要凭借一张嘴,贯彻知识点到位,多落实于实践,同样能完成培养目标。此类教师多为年长者,他们有时对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抱有逆反心理,固守传统教学,不做实践创新。

第二类教师对信息技术与高校体育课程整合处于中立状态。此类教师以中年教师居多,表现为当有公开课或上级检查评估教学时,故作纯熟地应用信息技术,而平时课堂仍以传统教学为主,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三类教师对信息技术与高校体育课程整合有着极高的热情。此类以青年教师为主,表现为能够较好的掌握体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使用,且勇于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进行探索和实践,将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紧密相结合,为信息技术与体育课堂整合贡献自己的力量。

2.2.2 高校体育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操作存在问题在教学软件应用上,很多体育教师只能够对简单的软件进行操作,如word软件的应用,而对excel只有少数教师能够理解与操作,至于fash、Authorware等软件的操作与应用只有极少数教师能够完成。高校大多数体育教师没有将信息技术的应用日常化与习惯化,对信息技术的操作掌握程度不够,当课堂中出现突发性技术问题无能为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及课堂效率带来负面影响。

2.2.3 学校信息化设施建设不完善在高校信息化设施建设工作中尚存在不足:(1)在软件资源的建设上,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培训工作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不足。目前教师的培训工作存在“内容多、时间少”的特点,教师培训内容不能及时得到更新,仅仅停留在基础性的知识培训,培训过程没有真正的将信息技术应用融入教与学当中。对于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工作,多数学校尚未建成相对规范的教学资源渠道,不能为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提供大量的教学资源,大多数素材资源与课件都是由教师自己去搜索完成,导致时间的浪费。(2)在配套硬件设施上,有的学校为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与评估,追求设备和各种多媒体所占有的数量,不注重实用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完善,表现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室相对较少,不利于教师开展课堂实践活动,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3 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策略

合理有效的信息技术与体育课堂整合可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本文从“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的原则”和“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建议”两方面提出对策。

2.3.1 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的原则根据上述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在高校存在的问题,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笔者从教师及教育部门两方面提出相应的整合原则。

2.3.1.1 教师实施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原则

量力而行原则:教师在选择与使用多媒体设备时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在教学中应选择自己熟悉的多媒体工具,否则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在选择教学媒体时,教师要考虑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现状,避免追求教学的华丽特效,超出学校的支持能力范围。在知识传授方面,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知识技能的接受能力,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保障课程目标的顺利实现。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原则: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现阶段在我国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教师不能扬新抑旧。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通过教师的抽象概括性描述,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得到锻炼,促进思维发展。而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可以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积极作用。

2.3.1.2 教育部门推动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原则

信息化建设与技术支持并重原则: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离不开现代化教学媒体的支持,为解决信息化教学媒体需求旺盛与供给不足的问题。通过访谈记录发现,高校中信息技术人员较为缺乏,存在设备维修不及时、使用不当及闲置的问题,造成资源浪费。因此,教育部门应协调好资源配置,避免出现此类问题。

信息化建设与人才培养并重原则:信息化建设为高校信息技术课堂应用提供硬件支持,并通过一线教师发挥作用。因此,教育部门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要关注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达到信息设备利用最优化的目的。

2.3.2 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建议

2.3.2.1 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素养

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要解决信息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1)教师要改变教学思想,激发自身教学积极性;(2)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增强创新意识;(3)教师要学习信息操作技术,提升教学水平。总而言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素养是高校信息技术改革对教师的必然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其信息化教学素养水平的高低关系到高校信息技术整合的落实与实施。

2.3.2.2 加强与完善学校信息化建设

学校信息化建设是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性保障,加强与完善学校信息化建设,有助于解决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中设施资源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1)更新体育课教学培训内容,改善教学培训方式;(2)构建与完善信息资源平台,形成数字化教学资源库;(3)加强信息化设施建设,提高利用率。学校信息化建设为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提供基础性设施保障,学校所提供的保障措施是实现高校信息化课堂的重要动力。加强与完善高校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改变体育课堂教学环境,促进信息技术融入体育课堂的发展进程。

3 结 论

对信息技术与体育课堂整合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的使用要求,高校应将信息媒体与传统教学有效结合,才能使学生达到运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

大多数高校尚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尚存在问题,各高校应加大对新老教师的培训力度,使其保持优良的教学模式的前提下,接受信息化教学。

高校发展信息技术教学需完善硬件设施,合理布局与控制,构建信息资源平台,保障信息技术与体育理论课教学的有效结合,达到资源利用最优化。

[ 1 ] 胡春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思考[ D ].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

[ 2 ] 杨同华.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 3 ] 罗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实施研究[ D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1.

2014-12-3

袁磊(1988 ~),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

刘毅(1990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管理与系统工程。

G807.4

A

1674-151X(2015)03-089-03

猜你喜欢
理论课信息化信息技术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教学的困境与路径
月“睹”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2.0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