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中影响学习积极性的因素及对策研究①

2015-11-29 15:42杨楠楠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积极性体育课

杨楠楠(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河南信阳 464000)

中学体育教学中影响学习积极性的因素及对策研究①

杨楠楠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摘 要:文章研究了影响中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与对策。显示的成果为,以竞技体育为主的体育课材和运动贯彻了体育教学很多年,还有现在仍旧以“放羊式”教学的中学体育教学。希望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要因材施教,依据学生的体育兴趣选取合适的教学课程,教学方式要避免单一,对学生活动要热烈响应,师生关系要和谐美好进而可以使中学生的体育课兴趣高涨。也能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推动学习的巨大动力是兴趣,对激起中学生的体育兴趣,变换老旧的教学模式,增进体育教学质量,是该课题主要研究方向,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健身的习惯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育学习积极性体育兴趣因素对策

①基金项目:信阳师范学院青年基金重点项目,和谐社会背景下河南省城镇不同特征居民休闲体育差异的分层次研究,2014-QN-007。

学生上好体育课,进行体育锻炼的内部动力,以及对体育运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和情感态度是对体育的兴趣。许多的因素都在影响着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学生自主的参加体育活动是受积极因素的影响,使老师的教学课堂得到改进,学生不想学习体育知识,不想进行体育锻炼也受着消极因素的影响。如果我们想让学生进一步的热衷于体育活动,就要培养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因此就要深刻意识到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不利因素要规避,有利因素要提倡,这不但对提升全民的健康有重大影响,同时也吻合学校跟社会对体育发展的肯定。

1 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1.1学校对体育健康课的注重度不够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在教育层面的结构尚不完善,仍选用应试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全面性有很大局限,如此也影响了学生对体育的态度不够重视。如今升学率才是学校追求的风向标,让学生在文化课上投入所有的精力,不重视体育课并且体育课的课程太少,一周只有一节体育课,课堂之外的活动时间也少的不足一个小时,能够进行活动的地方跟器物也很少。这就让学生本身失去了对体育的爱好,从而也使体育的教学质量大大下降。

1.2体育教学的模式缺乏多样性

如今,古旧老套的“放羊式”教学方式仍为许多学校所应用,导致学生上课自由散漫的原因是一上课就让其自由活动,有的男同学还去打打篮球,而女同学就什么事都不做。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缺乏灵活性,老旧的教学内容也不再新颖,学生的运动激情并不能被激发出来,时间一长,体育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学生的积极性也随之大幅下降,进而下降的就是整个体育教学的质量。

1.3体育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

体育教师的素质包括专业素质跟职业道德素质,目前大多数中学体育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有一部分人是专业技巧不够硬,对于学生的求知欲不能满足,学生想学老师却不精通,因此无法正常教授。有的老师不求更加新颖的教学方法,依旧老旧,学生的运动爱好不能被满足。还有些教师需要提高的就是职业道德素质,缺乏责任心,不管不问不关心学生的情况,有的甚至有暴力倾向,使得学生对原本最期待的体育课充满畏惧感。如此,学生也就不再尊重老师,体育教学难以确保高质量。

2 影响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的因素分析

2.1主观因素分析

2.1.1学生的爱好兴趣

人类的活动和认识对于兴趣来说有着尤其重大的意义。要让人产生愉悦的状态和主观的意志努力,就要使精神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样就能使学习效率得到质的提升。因此对教学效果的增进有不可轻视的意义的有效途径就是去深入理解兴趣的相关知识并且刻意地在教育中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促使学生自主的参与体育运动,但对体育的兴趣却是受到环境的影响,在长久的体育事件中形成的。体育兴趣产生的原因不仅仅取决于对体育运动的认识、正确的健身目的、跟周遭环境的运动气氛等客观因素外,最关键的是个人在运动中的情感体验,就是是否产生了再次运动的欲望等能力,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调动学习体育的积极性的同学也一定是体会到了体育活动的魅力所在。

2.1.2学生个人的认知能力

人对事物的正确理解跟认识即是所谓的认知,大部分的中学生都只是对体育有种片面的理解,以为体育课仅仅是随意玩,部分学生以为体育锻炼纯属浪费时间,对学习成绩有影响,因此对参加平时的体育健身表现出一种不乐意的态度,因此学生对体育课缺乏积极性,上课提不起兴趣的状况就是在这种思想认知下形成的。

2.1.3学生的心理状况

(1)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思维与性格。

对客观现状的并不直接、大概的反映即思维。人的思维能力得以发展,全拜于在实践中解除各种各样的难题。教师应在教学中引领学生发掘难题,刺激学生的求知的欲望,一步一步培养学生单独思考跟解除难题的能力。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跟行为方面的比较稳定的内心特征的全部就是性格。教师应依据不同学生有差异的性格特点跟身体素质,有目的性地培育学生优秀健康的心理素质。

(2)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情绪和意志力。

人的情绪在体育运动中是多种多样的,经调查表明,对练习质量跟运动成果有影响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内心因素是情绪的体验。增进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诱发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强烈目的是他们的各种让他们感到愉悦的感觉。自主明白动机,依据动机的分配调整个人的活动,攻克各种难题,最终达到目的的内心历程就是意志。自主、有纪律、果敢等优秀的心理素质是坚强意志力的体现,这些素质对达到教学目标,有着非比寻常的重大意义。而造成学生参加体育的积极性低下的原因就是他们的意志力薄弱。

2.2客观因素分析

2.2.1我国古代文化思想的熏陶

我国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五千年以前,在长久的封建统治里,重文轻武的意识在人们的脑海里持续着。在很长的时间里,现在教育思想的盛行被这种意识禁锢着,再有还被应试影响着,因此文化课成了家长跟老师眼中的重中之重,而体育课则被他们当做了一种可有可无的摆设。因此导致了本应该属于学生个人的锻炼

时间被无情的抽离。最终造成学生对体育课不求上进,认为体育课成绩高或低根本无关紧要,更不用提什么体育兴趣了,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之所以下降就是被这样的大环境所影响。

2.2.2学校体育活动的气氛

学生自主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因素之一还包括了学校体育活动的气氛。对学校体育活动气氛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学校管理层对体育的注重水平,在体育学习中老师对同学施与的熏陶,还有班主任老师对待体育运动的立场跟体育运动的策划本领。如今的中学体育教育里,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之所以低下是因为学校对这一方面也并不注重,体育活动的气氛也不是那么的令人愉悦。

2.2.3社会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如今的中学生的发展深受家族和社会的熏陶。大部分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而且家境状况优越,父母对儿女的要求也是甚高。但也仅仅表现在文化课中,对体育课也根本不注重,甚至不能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参加体育活动,非得让孩子在文化课上投入100%的精力和时间。还有如今学生的学习负担也是很重,大部分学生认为要想以后有个令人羡慕的工作并且能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首先就要把文化课成绩提上去。而且,平常文化课成绩优异的同学都很受老师家长的喜爱,而体育课成绩优异的同学则没有这般待遇。另外,部分家长本身存在着认识的偏差,以为体育活动本身都会消耗学生大量的体力与精力,活动过后,怎么能投入学习当中。这些全部的因素造成了学生对体育课的疏离程度提高,在两者的比较中,学生大多选择了文化课。所以,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不高昂。

2.2.4场地器材的限制

体育活动地点设备及器物都是保证体育活动能进行的必要因素。部分学校尚没有操场、运动场,体育设施不够用,学生也就不能进行自己想要做的体育运动。因此学生积极性就被拉低了,也让他们缺乏了新颖的感觉,长久以来,就对体育课失去了乐趣,也就懒得上体育课了。所以,学校应依据自身的现有状况,想尽方法主动的改变学校活动场地跟设备,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对体育的渴望。

3 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的对策研究

3.1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新课标中越来越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性具有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三个基本特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能力和创造力。所以,我们要调动学生的体育积极性,从学生自身出发,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而不是命令学生做什么,怎么做。

3.1.1提升体育意识

人在参加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和对体育的接触与了解后形成的心理活动是体育意识。体育意识跟体育行为之间存在一种反作用,它有利于推动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所以要想让学生自主参加体育运动,必须增强每个学生的体育意识。在课外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多接触与掌握几个新的运动项目,或者看体育赛事节目,从中懂得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逐渐增强体育意识,进而推动参加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3.1.2培养体育兴趣

兴趣是人们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体育活动有了兴趣,就会积极参加,全身心投入进去。因此培养学生本身的体育兴趣非常有必要,学生可以通过观看体育节目和视频、玩体育游戏、关注某个体育明星、参加一场体育比赛等方式,培育自身的体育兴趣,在这其中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好奇心、快乐感都可以得到没有过的满足,这些都会对学生积极主动参加体育活动,诱发学生的自主性有推动作用。

3.2创新思维,改变教师课堂教学

3.2.1大胆尝试,换掉以前的课堂规矩

体育老师都知道,我们传统的“课堂规矩”就是:四队站列,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安排见习生,围操场慢跑几圈,接着徒手操。时间一久后,学生会感到很单一,尤其是中学生,没有丝毫的新鲜感。因此建议几个学生组成小组,一节课一组的来负责搞出一个跟往常的课堂规矩不同的新规据,前提是每一组所出的新规有必要全班讨论,一致通过。如此以来,每堂课都会有新的方式,学生的兴致高昂,精神面貌会有大大的好转。因为自己提出的意见得到老师、同学的肯定,创新的激情就会被激发,自信心暴涨,对体育课的关注度大大增加,进而对上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

3.2.2创设情景,改变单一练习方式

在教学中,单一的练习方式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所以要根据学生掌握技能情况和练习情绪,时不时的变换练习方式。建议给学生创设一个情景,激发他们的练习兴趣。比如,教学生立定跳远时,可以把场地布置成荷塘,把他们比作青蛙,利用生动的语言,让学生做一只快乐勇敢的小青蛙,再比赛,看谁跳的远,这样同学们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

3.3转变家庭观念,开展家庭体育

3.3.1父母转换体育理念

家长要从意识层面上真正明白到学好体育的重要性,给学生提供富余的体育运动时间和空间,在体育健身方面应持鼓励态度,不应束缚,不要过于强调文化课的学习而忽略体育健身。而且家长也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来影响孩子,为孩子造出一个积极的气氛。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熟练运用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营造正确的道德理念,并不仅仅靠的是教师简单机械的讲授,而大多是学生本人通过积极活动来实现的。然而学生的积极性主要靠与教师和家长的合作,因此说家庭体育观念的熏陶对学生参加体育的乐趣有引领作用。尤其重要的是家人的引领与支持。

3.3.2开展家庭体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家庭的状况优越,经济条件好,很多家庭可以开展家庭全体参与的活动。例如,早上起床后抽出一小段时间和孩子一起做个早操,或在阳台上做做那些基本的健身动作,或者可以到小区的健身区,进行有效的体育健身;晚饭前的几十分种,跟孩子踢踢球,跳跳小绳,亦或做些其它多人性质的游戏;晚餐过后,全家人可以去散步0.5h,边走边说一下学校的日常;在周末或者法定节日,家长还能带孩子开展户外活动,爬山、徒步郊外游览观光,或者全家人参与一下那种电视体育娱乐节目水上乐园。这些家庭体育活动都可以增加学生的运动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培文.高等学校体育教学重心的转移[J].体育学刊,1999 (2):24-28.

[2]李金梅.关于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J].体育科学,1998(5):3 4 -3 8.

[3]曲宗湖.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87-90.

[4]杨勤.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促进健康[J].湖北体育科技,2003(3):7 8 -8 3.

[5]陈双应.增强体育意识培养体育兴趣[J].郑州铁路职学校学报,2002(2):15-18.

作者简介:杨楠楠(1981,12—),女,河南信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社会体育学。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3(a)-0136-02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积极性体育课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体育运动
让学生爱上数学——浅谈如何提高学生数学课堂积极性
体育课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提高大学生学习24式简化太极拳积极性的研究
呆呆和朵朵(13)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体育系学生学习专业理论课积极性不高的理论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