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理论课合作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5-11-29 16:17胡曼玲
少年体育训练 2015年3期
关键词:评点研讨教学方式

刘 畅,胡曼玲

(1.江苏仪征市第二中学,江苏 仪征 211400;2.江苏扬州大学附属中学,江苏 扬州 225001)

体育理论课合作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刘 畅1,胡曼玲2

(1.江苏仪征市第二中学,江苏 仪征 211400;2.江苏扬州大学附属中学,江苏 扬州 225001)

合作教学方式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教学内容为依据,教学互助为动力,教学效果为检验的教学方式,这种教与学双边活动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体现了现代体育教学的理念。如何在体育理论课中进行有效合作教学的运用,促进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在合作中教,在合作中学,得到教学相长的共同发展路径,这是需要实践与探索的新问题。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体育实践课的教学方式已在悄然发生变化,合作教学方式在运动技能教学实践中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在体育理论的教学中,以教师“讲授式”的传统教学方式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呈现,虽然有PPT课件的制作,而大部分的PPT课件又以文字的方式表达,教师只是运用课件照本宣读的语言将知识传输给学生,使学生感到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单调、枯燥,没有从教学的过程中得到思维的开发、意识的增强。因此,我们在体育健康教学实践中,对合作教学方式进行了开发、探索与推进,采用了对话互动式、小组研讨式、全员交流式和师生评点式的合作教学,来改变原有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体育理论课堂参与的欲望,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能量,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理解掌握新的知识点,力求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有所突破,有效提升体育理论教学水平。

1 互动式

课堂上的对话互动教学是在师生双边的主观能动基础上,教师在讲授教学内容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答问,学生的质疑与教师的释疑的形式进行,以达到促进师生共同合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的目的,使有效的课堂教学互动能进一步促进师生情感沟通、学习交流、共同发展;但在教学的实际运用中,有些体育教师没能掌握这种对话互动教学的技巧和艺术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往往会出现课堂中有问无答的冷场,失去合作学习的平台,让教师感到尴尬与头疼,因此,运用这一方式时,教师要结合教材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学生的心理状态设计提问,授课前教师要对提出问题进行换位思考的反设问,以验证设计提问能否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适时的抛出问题,引导学生在教师的问题启发下,积极思考,形成平等谈话式的对话关系,为课堂教学互动,提供良好的平台,创设民主、融洽的课堂教学活动氛围,使师生愉快轻松和谐地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在传授知识信息的对话中理解、掌握知识点;同时,教师还要积极调动学生提出问题质疑的情绪,不仅主动回答教师的提问,还要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探索的精神,解读教学内容,从中发现问题,做到步步深入的问题对话,及时准确地释疑解难,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从合作探索学习中得到进一步的思维开拓,获得新知,体验新知。

2 研讨式

课堂上的小组研讨式合作教学,主要是通过小组成员对研讨问题的思考分析、讨论交流、以及教师对研讨问题的点拔引导,师生形成合作探究,集思广益,形成共识,共享研讨成果的教学方式,这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推动的作用;由于在实施过程中,一些体育教师没能把握好小组讨论的组织尺度,出现了空无实效的研讨活动,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教学的重难点问题;因此,运用小组式时,教师一是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分组,形成合理的分组结构;二是要突出教学的重点,确定研讨的主题,让每位同学明确知道在研讨活动中的任务分配,担当起研究者的角色;三是要有组织地开展研讨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

及时进行点拔引导,如发现学生缺少合作学习时,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尊重、听取同学的意见,取长补短,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方式,为合作学习提供技能支撑,以提高合作探究性教学的实效性;四是要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研讨的意识,围绕问题能积极的展开独立思考,依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已学习的理性知识,对研讨问题作出分析判断,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并能在小组讨论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小组成员之间得到问题解决办法的互相接纳、相互探讨,形成善于交流,乐于合作,勇于探究的学习氛围,让每个成员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3 交流式

在课堂上师生共同进行讨论交流是合作教学的重要形式,既是对教学内容的深化,又是对教学实践的拓展,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把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有机的结合,以达到知识的交流和信息的交流,当教师充分听取学生见解的时候,也是对教材进一步的理解,当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各抒己见时,就会形成对问题讨论的争鸣与碰撞,产生富有激情、生动活跃的课堂交流新局面,这种方式打破了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传统,促进了教学方法方式的变革。如果在合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采用交流的方式方法出现偏差,课堂交流就会满堂吵杂,偏离问题的交流,而失去全员交流、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及时调控课堂讨论交流,把握课堂讨论的内容和方向,依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确定课堂讨论交流的主题,创设充满活力、讨论热烈,有利于合作交流真诚开放的课堂讨论氛围,精心组织,及时引导,适时调控,使课堂讨论交流有序进行,可采用课前预习查阅资料、小组交流代表发言、正反两方答辩交流、提供素材讨论交流等合作手段,将知识的传授融入合作经验的积累上,从而养成学生善于合作、善于交流、善于思维、善于获取知识加工的意识和习惯。在讨论交流中,获取体育的新知识、技能和方法,为更好的健身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和精神基础。

4 评点式

课堂最能体现教与学的状态,对教与学的状态进行评点,是教学成功发展的关键;恰当的评点,更能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建立自信心,促进教与学的有效合作,提高教学效率。因此,课堂教学评点,可采用多样评点方式进行,一是教师口头评点式,这是对学生在课堂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态、情意表现、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即时性、激励性和期待性的评点,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也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工作。二是生生评点式,这是组员之间、同学之间在问题的观点上作探讨性的评点,以及合作交流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程度等方面进行互评,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善于发现同学间的优点,找出合作学习中的问题,提出改进学习方法。三是自我评点式,这是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中合作学习的状态、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有效性的一个认识与判断,其目的是提高学生自我剖析的感悟能力和判断能力,让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缺点,明确学习中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改进学习方法。同时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并适时地作出评点,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无论采用那种评点方式,教师都要全面客观地、用激励性语言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指出不足的地方,指明改进方向,引导学生认真听取老师、同学的评点,对评点的观点作出客观正确的思考与理解,吸取有益的意见;同时教师要进行课后教学反思,吸纳学生的意见,总结经验,分析案例,改进教学工作。

2015-02-22

刘畅,中教高级。研究方向:体育教育教学。

G807.04

A

1674-151X(2015)03-073-02

猜你喜欢
评点研讨教学方式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水运发展与专业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翻译擂台(116)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