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校图书馆竞技体育信息立体化服务模式①

2015-11-29 15:42吴燕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湖北武汉430079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立体化体育院校竞技

吴燕(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 湖北武汉 430079)

体育院校图书馆竞技体育信息立体化服务模式①

吴燕
(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湖北武汉430079)

摘 要:体育院校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已跟不上体育科学发展的节奏,其表现在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为加快体育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构建竞技体育信息立体化服务模式已成必要。构建竞技体育信息立体化模式是体育院校支持和服务于奥运战略计划的表现,也是体育院校必须要完成的使命。

关键词:体育院校图书馆竞技体育信息立体化服务模式

体育院校既是学校教学、科研和训练的地方,也是建设国家体育信息的重要平台,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各种原因的阻碍,体育图书馆至今未能将服务领域拓展。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人力、物力在一定程度上遭到浪费,也使体育信息化建设应用丧失主导地位。为满足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的需求,体育图书馆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挖掘开发各种体育信息资源,将院校图书馆的便利及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1 体育院校图书馆现状

1.1服务模式不能满足竞技体育发展需要

院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较为单一,普遍是以图书馆建筑物作为服务平台,等读者主动上门寻找。这种服务模式的应用存在着以下几种弊端:无法使读者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的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图书馆储藏的信息有限,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资料有可能需要读者自己加工和储藏。

院校图书馆的运行一般是按行政机关体制来操作,并依靠体制设置和制度安排来维持运作,在一定意义上将“服务本位”这个根本工作原则排斥在外。这个问题的存在,使得院校图书馆无法建立与竞技体育组织的稳定联系,不能给体育组织提供科技知识,在服务上缺乏针对性和准确性。由于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和建立有效资源开发的制度上缺乏合理的方法,致使信息资源被浪费,高素质人才队伍无法形成。当前,由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馆藏的模式已变为实体馆藏加虚拟馆藏的形式,并且有了新的要求,它要求图书馆必须将原本的封闭式仓储平台过度到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图书馆“原地待命”坐等读者上门寻找的服务方式已不能将自身的服务职能充分发挥,更不能强化“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此,改变院校图书馆单一的“守大本营”服务模式已成为必要。

1.2窗口服务模式不能实现竞技发展对接

体育院校图书馆窗口服务模式的综合性和全面性很强,但却缺乏针对性和侧重性。这两个不足点表现在:不能紧跟竞技体育的前沿,无法满足奥运战略的需要,不能作为竞技体育理论输送的支撑点和治理支撑点。面对各国对体育信息的搜索范围之广、速度之快、精准性之高的情况,体育院校应将“旁观者”的态度改变,向相关体育研究机构和训练队伸出“援助之手”,有针对性的为他们、为更多的信息需求者提供体育信息。

1.3服务模式缺乏创新性

物理式服务模式指的是担任竞技体育信息的第二传递者,把收集到的体育信息,不经加工、原原本本的传递出去。这样的服务模式无法提升信息的价值,还限制了信息的作用。以当前的形势来看,广大读者并不需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充当信息的“二传手”,而是充当信息的总结、加工者。很显然,院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只有成为信息的构建者,才能增加信息的价值和提高信息的创造性。

2 竞技体育信息立体化服务模式

2.1信息服务模式的创建

当前,认为信息服务就是互联网服务的看法是普遍的,大部分认为建立数据库是非常有必要的事。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但不全面。信息服务会随着服务对象的不同、时间的不同以及需求的不同而不同。从现实分析,竞技体育既要数据库的支持,也要馆藏纸质文献、专题文献支持。

网络的优势在于快捷便利,但其依赖性强的劣势也相对明显。例如,处在偏远地区,条件艰苦的运动队会受物质的限制,不能随时、随地、随心的从数据库中获取信息。并且,由于很多信息和情报具有较强的保密性,数据库无法将其容纳在内,所以不能完全的依赖数据库。多维的信息服务方式应当是围绕竞技体育的信息数据库而进行的,只有建立一个开发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于一体的服务链条,才能使适应竞技体育的需要,才能将体育院校的服务功能完成和落实。

2.2体育信息的加工处理

奥运会、体育院校图书馆在完成信息收集工作后,有必要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提成信息的利用率,实现信息创新升值的目标。竞技体育科研所等的竞技体育组织对体育信息有迫切的需求,并且其对信息的要求和标准很高。如果院校图书馆仅将信息的原品和半成品提供给他们,不仅不能给他们提供帮助,反而会增加他们的麻烦,浪费他们的时间。为使信息的实用性提高,将原信息加工为成品信息是最好的解决之法。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一位合格的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具备开发和升值馆藏资源、电子资源、网上资源的能力。只有善于将体育信息进行加工、总结、整理才能使服务效率提高。在今后,让竞技体育信息得到升值和保持,是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理念和工作原则。

2.3竞技体育服务模式新结构的营造

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等的体育赛事所构成的竞技体育竞赛体系,为竞技体育的管理、研究、训练指明了工作的方向和目的,也为竞技体育信息机构提供了确切的工作目标。打个比方,以奥运会为例,奥运会每隔四年举行一次,而我国参加的项目以及优势项目的是明确的。根据这种情况,院校完全可以在举办奥运期间,为相关的体育机构、训练队提供资料、情报、体育研究成果等等。

为贯彻执行国家的奥运会战略,各体育院校在一定程度上都

承担着适量的训练和体育研究工作,体育院校应当把这做为重点,将体育信息的服务模式完善,让机构更明确、新颖有针对性。

2.4保障竞技体育信息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图书馆服务模式在传统上是被动、盲目和静态的,它仅是把图书馆的服务职能局限在看得见的建筑物中。而竞技体育中的训练、管理、科研在应用过程中对体育信息的提出有很高的要求。因此,体育信息服务者需要针对科研人员对信息的需求,以及信息的种类来收集和加工信息。只有明确了工作目的,才能使体育信息的反馈功能和信息的增值目的实现。院校图书馆可以根据竞技体育科研工作者的需求,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区,把研究生、科研人员以及学科馆员聚在一起,研究和讨论如何将最新的资料、馆藏,以及传统文献接入因特网,服务更多需求者的问题。把体育院校图书馆资源的利用,完美的与体育一线需求结合在一起,才能使竞技体育信息的实效性和时效型有所保障,才能使体育信息服务的目的得以实现。

3 结论

传统“驻守式”的体育院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信息需求者的要求。为此,建立立体化的信息服务模式已成必要,只有建立立体化信息服务模式才能使体育院校图书馆的作用充分发挥,才能更好的为信息需求者服务。

参考文献

[1]赖群,刘波.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合作与共享的现状探析——以广西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为例[C]//广西图书馆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27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2009:62-69.

[2]赖群.高职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实践探讨——以广西生态职院图书馆为例[C]//广西图书馆学会2008年年会暨第26次科学讨论会论文评选集.2008:108-112.

[3]林显秋.基于西部民族地区的高职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实践与探索——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C]//广西图书馆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30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2012:93-98.

[4]孟文辉,郭长寿.体育院校图书馆竞技体育信息立体化服务模式建构研究[C]//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2007:396.

作者简介:①吴燕(1980,9—),女,硕士,中级职称(馆员),主要研究方向:图书情报、信息学,从事图书馆中外文图书、期刊编目工作以及信息检索教学工作十年。

中图分类号:G8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3(a)-0193-02

猜你喜欢
立体化体育院校竞技
宿迁市打造立体化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构建“教会、勤练、常赛”的立体化学校体育新样态实践研究
创新创业背景下高职经管类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关键要点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微格教学法在体育院校速度滑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