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思路的探讨

2015-11-29 15:42容宗梅赵乐峰邵阳学院体育系湖南邵阳4220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俱乐部体育

容宗梅 赵乐峰(邵阳学院体育系 湖南邵阳 422000)

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思路的探讨

容宗梅赵乐峰
(邵阳学院体育系湖南邵阳422000)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体育俱乐部作为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存在,使得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约,该文就对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的思路,以期促进普通高校俱乐部健康、持续的发展。关键词:普通高校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思路探讨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需求。如今,普通高校在体育课程的发展方面逐渐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高校体育俱乐部也成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体育俱乐部作为体育课程教学的一种补充和扩展,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在促进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涵义和性质

体育俱乐部,泛指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的团体和场所。高校体育俱乐部是高校体育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以俱乐部的形式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可以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继承传统体育教学的优势,而且可以有效的增强体育课程的基础地位。如今,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开展已经成为高校培养体育人才的一种主要形式,而且在促进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效率提升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体育俱乐部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方面有着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比拟的作用,而且高校体育俱乐部具有一般意义上的俱乐部特征,是一种具有公益性特征的高校体育教学形式。目前,大部分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都由院系的体育部门进行系统的领导和管理,而专项俱乐部则由学生群体进行自主组织和管理。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成员具有自发性,参与体育俱乐部的目的在于增强体质和促进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促进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2  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对其产生制约作用最大的因素,就是体育活动场地不足的问题,在场地的数量、面积、质量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而且体育场地的种类较为单一,相关的配套设施不完善,这些因素都对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目前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现状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2.1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很多普通高校都开始逐渐建立体育俱乐部,但是大部分情况下体育俱乐部都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并没有被纳入到正式的体育教学体系中。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体育俱乐部的管理就显得十分松懈,在俱乐部的运行管理、人员管理等方面都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这种松散的运行机制使得体育俱乐部的作用受到极大的影响。不仅对俱乐部自身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阻碍,同时也不利于参与者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另外,由于体育俱乐部被视为体育课程的延伸和补充,因此在管理上普遍认为应当由学生来承担管理工作,而教师仅仅是辅助和指导,这使得很多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无法参与到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中,容易打消管理者和参与者的积极性,无法使俱乐部在良性的轨道上发展。

2.2资源配备不充足

从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的资源需求来看,应当至少包括足够的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同时也应当具备非自身可控的社会环境资源,只有具备充足的资源保证,才能确保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普通高校的体育俱乐部都是非盈利性质的,加之其没有被正式体育课程体系中,所以在体育俱乐部的资金投入方面普遍不足,在物力资源的配备方面无法满足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需要,这也是制约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在人力资源配备方面也显得较为薄弱,日常运作和管理人员大多来自于高校学生,教师无法直接参与到体育俱乐部的内部运行机构中,因此在体育俱乐部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目标不明确、执行力较差等问题,使得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的作用无法获得充分发挥。

2.3体育俱乐部管理者自身能力不足

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中担任管理工作的人员,除了来自于相关项目的体育教师,就是大学生。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说,体育教师既要开展教学活动,又要负担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指导工作,因此对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但实际的情况是,很多体育教师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能力不足,尤其是在指导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方面还,受到传统教学思想束缚严重,无法满足新时期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需求。另外,很多教师都是身兼数职,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没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体育俱乐部的深入研究,这也是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3 促进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的思路及建议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的要求,高校体育应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和形式的体育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的学生的需要。体育俱乐部的建设与发展,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满足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求。因此,要以《纲要》精神为指导,积极的推进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3.1建立完善的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在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方面尚未形成系统的管理体制,因此可以考虑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国内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的实际情况,明确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的目标,即坚持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同时,建立健全普通高校俱乐部的组织运行机制,形成符合我国体育教育改革要求的管理体制,明确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内部权力机构、决策机构以及监督机构之间的职责划分,制定完整的管理章程,从而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

3.2增强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为了促进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健康发展,必须要解决资源

配置的问题,尝试更多开源节流性的资源获取方法和渠道,在坚持高校自身管理的同时,加大社会资源的开发力度,丰富获取社会资源的手段。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高校体育俱乐部在场地资源和器械方面的配置,节约体育场地单一化的问题,将高校体育俱乐部的资源供给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促进资源配置的充足与优化,为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3.3提高俱乐部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者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和管理能力对于俱乐部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不仅是一个教学问题,更是一个管理问题。因此,作为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者,既要从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角度出发,又要考虑到如何从资源相对匮乏的现状中保证体育俱乐部的健康发展,所以体育俱乐部的管理者应当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具备较强体育专业知识的同时,要不断的加强技能和能力的培训与学习,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促进普通高校俱乐部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建设与发展,应当会仅仅围绕高校体育多样化教学的基本思想,注重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注重体育学科本身的科学建设,使其更加符合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要求。另外,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健康发展,应当从管理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着手,对高校体育俱乐部进行系统的管理,使其成为普通高校最具活力的体育组织,从而促进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有效融合,促进高校体育教育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爱国,宁丽娟.制约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的源发性问题[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6):11-13.

[2]胡超.论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未来与发展,2013(5):80-83.

[3]陈榕,黄丽涵.论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运作的理论构想[J].福建体育科技,2009(4):48-50.

[4]吉建秋.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发展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01 (3):64-66.

[5]赵栩博,黄丹.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方向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4):119-121.

[6]齐朝勇.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若干问题研究[J].价值工程,2011(15):197.

[7]亓兵.试论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师,2011(23):41.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3(a)-0205-02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俱乐部体育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我们的“体育梦”
普通高校冬季冰上课安全因素分析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