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武术教学在高校学生培养的功能浅析①

2015-11-29 15:42韦霞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崇左5322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传统武术高校学生身体素质

韦霞(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广西崇左 532200)

中国传统武术教学在高校学生培养的功能浅析①

韦霞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崇左532200)

摘 要:中国传统武术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重要价值。该文首先对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之后围绕中国传统武术融入高校学生培养的重要意义,对中国传统武术教学在高校学生培养的功能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合理利用,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修身养性,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科学引导,强化学生的抗逆能力;挖掘内涵,塑造学生的文化修养。该文拟针对中国传统武术在高校学生培养中的功能进行分析,旨在为更好的发掘中国传统武术价值,促进其功能更好的融入到高校学生培养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传统武术高校学生培养功能

1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简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发强烈。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职责。而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不简单是要求学生具备某个专业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体育课程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学习体高育课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还能改善学生的大脑结构,增强学生大脑和神经细胞活动的强度。因此,体育课程一直被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在高校中开设。而目前在高校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大部分都是以西方体育所崇尚的竞技体育为基础,强调学生的竞技能力提升,但忽视了对体育课程本质的挖掘和体育课程在整个高校学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2 中国传统武术融入高校学生培养的意义

中国传统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武术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增进健康,防身御敌;还可以修身养性,开阔视野,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是一种集哲理性、健身性、技击性、娱乐性和欣赏性为一体的运动方式,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1]。虽然中国传统武术有诸多优势,一直也被誉为国粹,有着诸多西方竞技体育所不具备的内涵,但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体育课程中所占据的比例却不大。近年来,由于国家对传统文化建设重视程度的增强,传统武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尽管如此,由于长期以来的导向问题,人们对传统武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更好的利用传统武术完善高校学生的培养认识程度还不够深刻,这也影响了传统武术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该文拟针对中国传统武术在高校学生培养中的功能进行分析,旨在为更好的发掘中国传统武术价值,促进其功能更好的融入到高校学生培养中提供参考。

3 中国传统武术教学在高校学生培养的功能简介

3.1合理利用,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现阶段社会人才需求的基础,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更好的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服务,才能具备展现自己才能的基础。因此,不断提升学时的身体素质,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2]。正如1957年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蒋南翔先生,向学生们提出的“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口号,这代表着清华大学的体育精神,也为现阶段体育教育提供了新方向。中国传统武术“外练手眼身法步,内炼精神气力功”,通过武术特有的锻炼方式可以非常有效的增强身体的力量、速度、耐力、平衡、爆发力、柔韧性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比如:初级长拳套路作为学习武术的入门套路之一,练习这个套路,可以增强协调,力量,和耐力。以弓步马步为例,均是负荷非常大的静力训练,能够提高人体的耐力,也是属于功力训练。另外,初级长拳中对肩胯肘膝手足的特殊要求,不仅锻炼耐力,还能锻炼反应能力、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3.2修身养性,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道德水准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人能否正确的利用他的知识和能力为社会服务,如果一个人没有较高的道德水平,那么即使专业知识再精神,恐怕也不能成为合格的人才。因此,不断提高学生的到的水平,也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中华传统武术中渗透着非常多与“德”相关的素材。比如,“信”和“义”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内容。重义守信是习武人实现自我价值的主要途径,也是显示武术社会价值的重要方式,“言必行,行必果,已诺必诚”为守信。这种行为的本身也包含有胜负和抗暴意识,意味着对社会不平的反抗,对邪恶势力的惩罚[2]。同时,它也包含着自我表现的冲动,包含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后还往往留下自我欣赏的余韵和不虚此生的欣慰。中国武术之所以在民间具有如此强大的引力,除了它健身自卫的特殊功能以外,与重义守信的传统武德有很大关系。因此,运用传统武术文化对中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培养他们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武术作为体育比赛的一个项目,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比赛,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感受比赛过程中如何公平公正的对待他人,如何以人为本的看待周围朋友,以及团体比赛中的集体主义精神,甚至爱国主义精神都能从其中使学生获得提升。

3.3科学引导,强化学生的抗逆能力

传统武术对意志品质考验是多面的。比如:练习基本功,要不断克服疼痛关,磨练“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常年有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练习套路,要克服枯燥关,培养刻苦耐劳,砥砺精进,永不自满的品质。遇到强手克服消极逃避关,锻炼勇敢无畏、坚韧不屈的战斗意志[3]。如此以来,经过教师们细心的指点,学生经过长期锻炼,可以使学生形成勤奋、刻苦、果敢、顽强、虚心好学、勇于进取的良好习性和意志品德。而这些无一例外的都可以成为学生抗逆能力提高中的一环。而在高效体育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有意识的利用具有保护措施的格斗、散打来培养学生在面对不利局面时冷静沉着应对的态度。而在这些有意识的锻炼中,潜移默化的也就提高了学生的抗逆能力。另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要有针对性的结合每个同学不同的身体素质安排训练科目,让学生在在自我训练中又能通过练功不断激发个体潜能,增强个体的自我修复能力,特别是对大脑兴奋与抑制作用的修炼可以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使思维敏捷、清晰,这也非常有利于让学生在逆境时保持清醒,辅助抗逆能力的提升。

3.4挖掘内涵,塑造学生的文化修养

“武术属于体育,但高于体育”,其主要原因还在于它具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可以这样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武术最稳

固、最持久、最扎实的根基,也是武术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运动特点的关键所在。如若割裂了中国传统文化,武术就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武术,更不可能高于一般体育[4]。因而,武术的继承与弘扬,首先必须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而在高校开设中国传统武术课程,也非常有必要传统中国传统无数的文化内涵,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比如:在学习太极拳的时候,教师需要将太极拳的内涵在教授动作的过程中充分的予以讲解。有人说“太极”理论是中国先秦黄老思想的集中体现。也可以说“太极”理论就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总代表而太极拳就是“物化的《道德经》”,是阴阳学说的直接体现,理所当然的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成就。通过讲解这些,教师可以把太极拳的发展历史,涉及到的文化著作,然后让学生结合太极拳的文化内涵,细细品味太极拳动作中的攻防含义,感受传统武术中所蕴含的刚柔相济、动静相合的古人智慧和哲学思想,不仅可以更加深刻的学习该拳法,还能丰富文化内涵,提高文学修养。

4 结语

总之,传统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所以它具有其所以具有强烈的魅力,还是因为中国传统武术是根植于有数千年历史的华夏文化的沃土之中,蕴涵着深刻的中国哲学思想。这正如著名太极拳家杨澄浦先生曾指出“:中国之拳术虽派别繁多,要知皆寓有哲理之技术”[5,6]。因此,将中国传统武术更好的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一方面可以使中国传统武术发扬光大,更好的得以继承;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更好的提高。但由于长期以来的思想导向,以及现阶段高等教育中对中国传统武术的挖掘还不够深入,因此,要想使传统武术教学能彻底的融入到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过程中,或者说使其在学生培养中发挥更多的作用,还需要一个过程。但我们坚信,只要社会、学校与学生个人不断努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传统武术一定会成为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也必将在高校学生培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浩翰,邵梅,陈军.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提高全民身体素质——评《武术分解教学丛书》[N].安徽市场报,2009-12-21.

[2]张帅.武术教学在中小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价值[D].包头师范学院,2009.

[3]温力.武术与武术文化[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4]崔长军,徐林川.高校学生武术社团的“素质教育”功效及发展对策初探[J].搏击•武术科学,2009(5):36-37,40.

[5]丁飞.论高职武术教学对学生素质的影响[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4):173-174.

[6]柴士兴,魏胜敏,王凤阳.弘扬中华武术传统文化,加强青少年道德品质修养[J].搏击•武术科学,2005(11):20-22.

作者简介:①韦霞(1979,4—),女,广西宜州人,壮族,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及民族传统体育。

中图分类号:R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3(a)-0218-02

猜你喜欢
传统武术高校学生身体素质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传统武术对警察徒手防卫能力提高的作用研究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锻炼
传统武术在高等教育中发展研究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