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是这样干出来的
——记栾川县地矿局资源环境安全科

2015-11-30 08:28崔世俊张亚飞
资源导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栾川栾川县隐患

◎崔世俊 张亚飞

先进,是这样干出来的
——记栾川县地矿局资源环境安全科

◎崔世俊 张亚飞

“河南省地质灾害防治先进单位”“洛阳市地质灾害防治先进单位”“栾川县安全生产单位”“全景栾川建设先进单位”……走进栾川县地矿局的荣誉室,这些奖牌和奖杯显得格外耀眼夺目。在“先进”的背后,是一支求真务实、敢打硬拼的队伍,他们就是栾川县地质矿产局资源环境安全科。

栾川既是矿业大县、旅游大县,同时也是地质灾害易发的重点县。栾川县地质矿产局资源环境安全科的职责是地质灾害的防治、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矿产资源与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等工作,工作繁杂、涉及面广。但是,近年来,资源环境安全科的4名工作人员,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知难而进、无怨无悔,克服了重重困难,为最大限度保护栾川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为保护栾川的青山碧水,为栾川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殚精竭虑,立下了汗马功劳。

2010年7月24日,栾川县遭受了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这次灾害,给国家及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当时,资源环境安全科的4名同志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作为有良知的国土人,他们的心里只有一个不谋而合的想法: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托,把地质灾害防治好,把地质环境治理好,决不能让地质灾害隐患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给他们带来沉重灾难!

灾后,栾川县地矿局从省内外请来了16名地质专家,在该县2477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上拉开了地质灾害隐患普查的大幕。7月的栾川酷暑难当,热浪滚滚,地质灾害隐患的普查对全科室的4名人员来说是一次艰苦的工作和严峻的考验。

因洪水决堤,副科长孙永波家的房前屋后淤满了一层厚厚的污泥,还没来得及清理,他便与该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宇洁同志一同来到了受灾最严重的陶湾镇。当时,陶湾镇境内乡村公路被洪水冲得千疮百孔,他们背着包、带着仪器,提上水,徒步几十公里到山上查看裂纹。在查看裂纹的途中,有时鞋陷进了污泥之中,他们干脆赤脚上阵。有时钻进灌木林中,一不小心被划破了皮肤,他们就用备用的创可贴把伤口包上。他们一次次滑倒在泥泞的道路上,浑身溅满污泥,只有晚上回到宿舍才能换上备用的衣服。就是这样,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孙永波没有回过一次家,一直坚守在距县城不足20公里的陶湾镇。他跑破了一双胶鞋,回到家里,邻里们都调侃说他快变成非洲黑人了。

梁光珍大学毕业后于2002年进入栾川县地矿局。她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是该局地质矿产方面难得的人才。这年,栾川遭受洪涝袭击后,本想踌躇满志进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深造的她,因为地质灾害普查的需要,放弃了这次难得的机会。她与同伴赵娟在办公室里收集专家们实地调研的隐患点资料,建立地质灾害点明白卡、电子档案,将信息全部录入电脑备案。她们起早贪黑,案牍劳形,不仅牺牲了周末、节假日,而且晚上经常加班到深夜。电脑看久了头痛、眼睛干涩,就用手揉揉太阳穴,滴上几滴眼药水;腰椎疼痛了,就起来伸伸腰,晚上抽空做按摩。一位地质专家看到她俩收集整理的材料后竖起大拇指说:“这两位女同志真了不起……”

由于他们辛勤的工作,2010年,栾川县普查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由原来的25个增加到116个,当年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

近年来,在科长石改新的带领下,该科人员驱车5600多公里,徒步300多公里,走遍了全县14个乡镇近100个行政村,对全县116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又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现场调查摸底。2013年5~8月,正值冷水镇孙家沟地面塌陷隐患区勘查治理工程进入攻坚阶段、地质灾害防治进入主汛期之时,石改新的母亲因肝癌病情加重住进医院,儿子又临近高考,但他为了塌陷区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只有把照顾母亲的重任交给自己的爱人和兄弟姐妹,无奈之下只能利用晚上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2013年7月26日是石改新悲痛万分的日子。这天,母亲要求在弥留之际见上儿子一面,可他正在参加洛阳市矿产资源管理经验交流会。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还没等会议结束,当天下午母亲就溘然长逝了。

2013年9月,国土资源部启动全国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栾川县被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作为重点,首

批开展创建工作。为此,栾川县地矿局资源环境安全科作为主要业务科室承担了创建重任,4名工作人员紧扣高标准“十有县”建设标准,全力开展创建工作,在扎实开展各项活动、完善软硬件建设的基础上,用了90多个日日夜夜,按照国家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的要求,完成了551页26万字的资料汇编,2014年10月顺利通过河南省国土资源厅验收。2015年1月,栾川县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全国第一批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

栾川是名满天下的“中国钼都”,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拥有矿业权企业241家,矿证面积占全县土地面积的51%以上。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带动地方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许多地质环境问题。几年来,资源环境安全科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督促各矿山企业自行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并积极申报地质环境类治理项目,大力开展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已成功申报地质环境类项目14个,申请补助资金4746.8万元。认真宣传贯彻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和《河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工作,到2015年6月底,全县应编制方案的矿山企业147个,已编制116个,正在编制31个。他们同矿业权业务办理紧密结合,严格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对不缴存矿山地质环境保证金的企业不通过业务办理。此项制度实行以来,个别矿山企业为了规避交存,有的采取软顶硬抗,有的找关系说情,更有甚者采取小恩小惠的办法腐蚀拉拢工作人员。但是,资源环境安全科的4名工作人员顶住来自各方面的诱惑和压力,使全县139家矿山企业先后缴存了保证金,累计缴存1263.3万元。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为“旅游兴县”战略和“全景栾川”建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14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010.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了44.6亿元。该县一位主要领导在全县旅游总结大会上说:“栾川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与治理,为本县的旅游工作迈上新台阶作出了重要贡献。”

资源环境安全科的同志们还采取以点带面的办法,不辞劳苦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引导洛钼集团三道庄矿区先后投资5500万元对周边地质环境进行治理,在排渣场种植了30000多株适合高寒山区生长的雪松、刺柏、红栌等树种,使昔日尘土飞扬的排渣场变为今天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绿色矿山公园,2012年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在榜样的带动下,2013年,中天矿业公司牛心垛矿区也荣耀地成为了国家第三批“绿色矿山”试点单位。栾川县地矿局局长魏敏强在一次总结会议上说:“县内有两家企业先后成为国家绿色矿山试点单位,资源环境安全科的同志们功不可没。”

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管是矿产资源领域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为了做好做实这项工作,资源环境安全科大胆探索、创新管理,每年10月份就对这项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刚开始做这项工作时一部分企业态度不积极,弄虚作假,个别矿山企业做“零”动检,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为此,资源环境安全科多次深入企业调研,积极探索矿山储量动态检测管理新方法,实行部门联动会审,企业申报后,由资源环境安全科、开发科、执法监察大队、资源费征管科、技术科、矿管站等业务科室分别对矿山生产状况、开发利用情况、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资源费缴纳情况、半年检测情况等进行审查,落实“谁检查,谁签字;谁审查,谁负责”的责任制,组织相关业务科室对重点领域进行实地抽查,保证了储量报告的真实性。一份储量报告少到40多页,多到上百页,在办公室里堆成几大摞。针对每份报告来不得丝毫马虎,必须对一个个数字进行认真细致的核对。每次动检,电脑前的孙永波、赵娟两名同志总是面对着枯燥无味的数字,一坐就是一整天,甚至起早贪黑,颈椎、肩部经常出现不适,但他们仍然忍着疼痛坚持工作。赵娟具体负责储量动态检测及固体矿产资源统计工作,每次的统计报表,她都要向100多位采矿权人反复讲解填报技术要求,并翻阅档案查资料,帮他们把数据准确录入系统,一天从早到晚忙得连话都不想说,回到家里后只有自己揉一揉酸胀的眼睛,让老公按摩一下酸疼的肩膀。通过努力,对动态储量检测建立起了一整套系统规范的管理档案,全部纳入微机化管理,实现了矿产资源动态监管由粗放型管理到现代信息化管理的跨越。由于他们的奋力拼搏和刻苦工作,动态储量工作年年走在全市的前列。

(作者单位:栾川县地质矿产局)

图片报道

9月2日下午,新乡市住建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杨少峰,党办主任杨荣毅,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三队工会主席、纪委书记王振芬等人来到郑州市思达小区,将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送到地质三队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同志耿长顺手中。接过奖章的老人激动万分,向组织给予的关心和关爱表示由衷感谢。

(霍永盛 摄影报道)

猜你喜欢
栾川栾川县隐患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河南省栾川县深部探明超大型钼多金属矿
栾川县
不要问我为什么
王鑫:美一方环境 惠一方百姓
“栾川人”中原地区远古人类的一次重要发现
豫西名吃 栾川养生“豆腐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