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贬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015-12-02 04:41曹永琴
社会观察 2015年10期
关键词:外币波动汇率

文/曹永琴

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极其频繁和剧烈,大幅贬值的字眼伴随着汇率市场。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为何大幅增加?是哪些因素导致人民币汇率的大幅波动?人民币汇率的频繁波动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近期人民币汇率变动及其原因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逐步增大。2005~2013年以来,人民币保持持续升值的趋势,但2014年人民币出现贬值,随后波动幅度逐渐增大。进入2015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进一步加大:7月份以来美元指数一路攀升,多次站在了83以上的高位;伴随而来的则是人民币汇率贬值趋势和预期的增强,8月11日央行将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下调1.9%,8月12日进一步将中间价下调1.6%,两天之内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幅度超过3%;截止8月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贬值4%左右,对欧元、日元、英镑等也有不同程度的贬值。

近期人民币汇率的价格波动幅度加大,以及大幅贬值引起了国内外政府和经济学者的高度关注。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的加大与大幅贬值是以下6个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是中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进的必然结果。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4年中国GDP已经达到63.65万亿元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中国超过22%的贸易已经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中国也已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一带一路战略将进一步带动中国的对外投资。随着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经济体量也仅位居美国之下;金融市场稳定、且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日趋加大;人民币也日益成为投资者愿意持有的国际货币。在此大背景下,央行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减少对外汇的干预,对人民币汇率的管制越来越松,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逐步加大。伴随着人民币汇率国际化进程的加速,人民币汇率受各种因素牵动从而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的可能性越来越高。

二是长期升值使得人民币存在技术性回调的需要。任何一种商品价格不可能总是直线上升或者下降,而是呈现波浪形运动;作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的货币,其价格同样会出现波浪形波动。从2005年开始,人民币汇率一直呈升值状态,这种单边升值的趋势一直延续到2013年;经过8年的长期升值后,所积累的升值幅度已经存在技术性回调的需要。因此,近期人民币汇率的大幅贬值也是人民币长期升值所产生的技术性回调的要求。

三是中国经济环境所发生的变化影响人民币汇率调整。从根本上来说,中国经济的良好表现是人民币汇率长期持续走强的动力源泉;但2014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慢,2015年中国经济更是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结果是中国的对外出口、外国直接投资规模、国际游资流入的增长速度都有所放缓,国际资本对人民币的需求也相对有所减少;与此同时,中国对外投资规模却逐年增加,已经成为世界主要资本输出国;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人民币汇率出现较为明显的贬值。

四是近两年来美元表现强劲,人民币汇率相应贬值。尽管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美国经济遭受重创,但在一系列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的作用下,2014年二季度以来美国经济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复苏势头,2014年全年GDP增速达2.4%;经济的好转再加之对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加强,推动美元由弱转强。因此,随着美元的持续走强,人民币将相对贬值。

五是国际炒家做空人民币及炒作人民币贬值对人民币的贬值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从2011年的11月份开始,监管当局开始有意识地采取措施,不时出手让人民币出现短暂贬值,以打消市场对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正是从2011年11月份开始,有国际炒家开始在市场上做空或者做多人民币,以此获取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套利。近两年来,国际炒家做空人民币的动作接连不断;与此同时,炒家们通过市场舆论发出各种看空人民币的论调。国际炒家们对人民币的做空行为推动了人民币汇率贬值,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幅度。

六是全球货币贬值潮对人民币汇率下调形成强大拉力。从2013年开始,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开始出现资金外流,并引发其内部货币贬值和金融动荡。进入2014年,新兴市场国家面临资本失血的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呈现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新兴市场货币贬值潮进一步蔓延;至2014年底,从俄罗斯到委内瑞拉,从泰国到巴西,从马来西亚到印度尼西亚,无论是股市、债市还是汇市,眼下的新兴市场正在全线溃败。进入2015年,新兴市场货币贬值潮进一步恶化,且除美元以外的许多发达经济体货币如日元、欧元、加元、澳元等也纷纷加入贬值队伍,从而在给中国对外出口形成强大压力的同时,也对人民币汇率下调形成强大的拉力。

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将成为常态。图/CFP

总而言之,近期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既反映了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变化,以及中国与其他发达经济体增长率强弱的相对变化,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币汇率机制更加市场化,人民币汇率将更多地呈现时升时贬的交替双向波动,最终人民币汇率将由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成为名副其实的有管理浮动汇率。

人民币贬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汇率是用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它的剧烈波动会影响到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具体来看,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对微观个体、通货膨胀、国内就业、进出口、外国直接投资、货币供给及外汇储备等各个方面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一)对经济个体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对于微观个体来说,人民币汇率的大幅贬值将会对其产生4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出境旅游和留学成本将随人民币的贬值而相应增加。由于人民币的贬值,同样数额的人民币兑换的美元或者其他外币的数额将相应减少,换汇成本将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出境旅游和留学成本随之上升。二是购买进口商品所付出的成本也随之上升。由于人民币汇率贬值,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换算成人民币的价格将会上升,无论是在国内买还是在国外买,居民购买同样的进口商品将会付出更高的成本。三是将会极大地冲击海外代购。人民币汇率贬值幅度将直接影响海外代购的购买成本,代购商品的价格也会随之上涨,海外代购的利润空间将会进一步缩小,最终结果可能导致代购业务的大幅萎缩。四是汇率贬值将刺激居民增加外币理财产品。对于个人而言,人民币进入贬值通道,外币理财产品的投资价值又将凸显,很多投资者对外币理财产品产生了兴趣,未来可能增加外币理财产品。

总而言之,对于微观个体而言,人民币汇率的大幅贬值对其更多的是负面影响,使得居民在消费与外币相关的服务和产品时的支付能力有所下降,对外币需求刚性的个体受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影响较大;但对于出境游、留学及出口商品服务和产品需求较少的居民影响甚微。

(二)加大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

人民币汇率贬值将会通过需求推动和成本拉动的双重效应加大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

一方面人民币汇率下跌将会带动对外出口的大幅增加,出口增加将会引起对国内出口资源需求的增大(尤其当出口品本来就是国内短缺的原料或制成品时);而在贬值初期,生产能力还来不及形成、难以增加供给,从而可能带动国内物价水平上升,产生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

另一方面人民币贬值使得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口商品价格上涨,推动物价总水平上升。中国每年需要大量进口石油、铁矿石、木材、粮食、大豆等生产、生活消费品,这些都是以美元结算的;如果人民币持续贬值,这些进口消费品的进口成本将会上升,并拉高整个产业链的成本,最终传递给消费者。同时,如果进口的是产成品,进口品的人民币价格上升,将会对国内同类产品产生示范效应,引起国内同类商品的价格上升。最终结果将产生成本拉动型通货膨胀。

(三)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增加我国就业人数

在经济全球化、各国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的大背景下,各国的就业不仅与国内政策有关,也与国际经济交往的规模、结构及汇率有关。目前各国货币汇率之间的竞争也涉及到如何为本国民众创造就业机会的竞争。人民币汇率的贬值显然会对国内不同行业的就业具有重大的影响:

一是有利于促进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企业和行业的就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品,此类产品在国际竞争时价格是决定性因素,因此,人民币汇率贬值可使本国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不断增加,出口数量大幅增加;而此类产品出口量的上升主要依靠劳动力投入的增加,因此,人民币汇率贬值可以促进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企业和行业的就业。

二是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的企业和行业的就业影响不大。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的企业和行业里,资本和技术对劳动力产生了极大的替代作用,人民币汇率贬值会增加此类产品的对外竞争力,但产品的大幅增加主要依靠资本的增加和技术的大幅提升。因此,人民币汇率贬值对此类行业和企业的就业影响程度较为有限。

(四)对进出口具有较大影响:促进出口、抑制进口

人民币汇率的大幅贬值对进出口具有较大的影响。人民币汇率贬值意味着进口商品的价格更高了,与此同时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却下降了,从而会对进出口产生重大的影响;会对政府的宏观调控带来一定的压力,将会加大贸易顺差。

一是人民币汇率贬值有利于中国商品的出口,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利润将会增加。对一种商品的购买会受到商品价格的重要影响,人民币汇率贬值意味着出口商品的价格有所下降,导致出口商品竞争力增加,因此,有利于中国商品的对外出口;同时,出口同样的货物所收到的美元或其他外币能够从银行换回更多的人民币。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在出口数量增加的同时,利润将会增加,进一步可以促进这类企业的转型和升级。

二是人民币汇率贬值不利于外国商品的进口,以进口为主的企业其利润将会下降。人民币贬值意味着进口企业的购买成本将上升,进口商品的国内售价也会随之而上升;商品价格的上升将抑制对进口商品的需求,进口商品的竞争力将会随之下降。最终结果是出口商品价格上升交易量下降,以进口为主的企业利润会进一步下降。

(五)抑制外国直接投资的规模

长期以来外国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民币汇率的大幅贬值会抑制外国直接投资的规模。一方面,人民币汇率的大幅贬值和波动幅度的增加会加剧外国直接投资汇兑损益的风险并影响企业的成本结构,从而会抑制外国直接投资的资金规模。另一方面,当人民币贬值成为持续性趋势,国内外投资者就会力求持有美元等外币资产以保值,并将大量人民币兑换成外币,引发国内的大量资本外流,产生“资本项目收支逆差”,会促使人民币汇率进一步贬值,又反过来进一步抑制外国直接投资的资金规模。最终,人民币汇率的大幅贬值将抑制外商直接投资的资金规模。

(六)导致我国货币供给量的减少

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会降低我国的货币供给量。由于中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一旦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超出规定区间时,央行就要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央行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的过程,也就是投放或回收基础货币的过程,将会影响我国的货币供给。当人民币大幅贬值时,为了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央行就会在外汇市场上买进人民币而抛出外汇,从而造成外汇储备下降,基础货币也随之减少,最终导致我国货币供给减少。

(七)对我国外汇储备具有双重影响

人民币贬值对中国外汇储备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人民币贬值引起的国际资本外逃会引起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下降。国际资本流动常常会受到汇率的重大影响。当对人民币贬值预期增大时,国内外的投资者弃人民币持有外币的行为将促使大量资本外流,产生资本项目收支逆差;如果人民币持续贬值的预期不变,国际资本将会持续外逃,这将导致我国外汇储备的下降。另一方面,因人民币汇率贬值使出口大量增加,出口企业的创汇能力将大大提升,从而会使我国的外汇储备大幅增加,产生经常项目收支顺差。如果人民币汇率贬值引起的经常项目收支顺差大于资本外逃引起的资本项目收支逆差,则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将会增加;否则,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将会下降。

总而言之,近期人民币贬值是国内外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人民币汇率机制更加市场化的结果,具有其合理性;且人民币汇率贬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利弊共存,既有有利的影响又有不利的影响。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将成为常态;只要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不要过大,人民币的双向波动将有利于市场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改善涉外经济环境和防范金融风险。

人民币贬值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影响:增加了出境旅游、留学、购买进口商品、海外代购等的成本;加大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有利于增加我国就业人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等。

猜你喜欢
外币波动汇率
2021年麦市大幅波动概率不大
政策背景下的汇率避险选择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跨境外币清算:从“走出去”到“连起来”
中小银行外币清算困局与应对
外币清算困境与未来发展
外币清算变局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休闲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