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健康相关行为的现状及对策

2015-12-02 11:18马亚娜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16期
关键词:饮酒体育锻炼危害

李 梅 马亚娜

1.苏州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江苏苏州 215123;2.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 200233

护理人员健康相关行为的现状及对策

李 梅1,2马亚娜1▲

1.苏州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江苏苏州 215123;2.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 200233

目的 了解上海市某三甲医院外科护理人员健康相关行为的现状为制定相关预防控制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自制健康危险行为因素调查问卷对目标人群共216例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护理人员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综合得分为(140.46±20.15)分,总条目平均得分为(2.76±0.40)分,良好以上所占比率为62.07%。生活方式健康者共126例(62.07%),生活方式不健康者共77例(37.93%)。危害健康的行为主要包括饮酒﹑不定时进食﹑缺乏体育锻炼﹑超重或肥胖﹑健康知识知晓不达标﹑吸烟等。其中在不定时进食﹑缺乏体育锻炼和超重﹑肥胖三个行为方面,生活方式不健康人群所占的比率显著高于生活方式健康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在危害健康行为如不定时进食﹑缺乏体育锻炼和肥胖﹑超重等方面需要积极纠正,倡导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

护理人员;健康相关行为

健康相关行为指人类个体或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每个人的健康与寿命60%取决于行为与生活方式。它可分为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1],各种健康相关行为会共同作用影响人体健康。护理工作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健康关系着医疗服务质量,多项研究统计结果显示,医务人员的健康不容乐观。这与护理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大,工作量繁重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对上海市某三甲医院外科片护理人员进行健康相关行为调查,分析目标人群的健康相关行为的现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上海某三甲医院外科组共216例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18~46岁,平均(29.76±3.45)岁,工作年限0.5~29年,中专学历43例,大专学历68例,本科学历89例。

1.2 方法

1.2.1 抽样方法 横断面研究整群抽样调查,目标人群为医院大外科组包括普外科﹑胸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眼科和监护病房共9个科室的所有护理人员。经外科护士长同意后进行调查表的发放和填写。

1.2.2 调查方法 由专人发放量表,解释调查目的﹑内容和填表的方法,采用统一的说明语,无记名方式填写后当场收回。共发出调查表216份,回收有效表格216份,回收率100%。剔除呈规律性作答的问卷及项目漏答的无效问卷,有效问卷共203份,有效率为93.98%。

表2 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在危害健康行为情况的比较

1.2.3 调查工具 (1)一般资料调查表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年龄,工作年限,文化程度,婚姻,职称,所在科室等。(2)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 HPLP),此量表是用于评价各种人群的生活方式水平,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量表共有52个 条目,由6个维度组成,自我实现健康责任,营养,人际关系,4个维度分别有9个条目,运动和压力管理2个维度各有8个条目,所有条目均为正向性描述。采用4级1~4分评分法:1分=“从不”;2分=“有时”;3分=“经常”;4分=“总是”,每个条目分别计分。量表总分最低52,最高208分,得分越高提示其生活方式水平越好。得分208~164为优;163~127为良;126~90为一般;89~52为差,得分在良好以上表示生活方式健康,良好以下表示生活方式不健康。(3)自制健康危险行为因素调查问卷,以中国行为危害监测系统核心调查表为模板进行参考设计。内容包括吸烟饮酒情况,吸烟:每天吸烟一支以上,饮酒:每周饮酒一次以上。缺乏体育锻炼情况,指过去30d内无主动性体育锻炼。无规律饮食情况,指每天没有定时进食的规律。超重﹑肥胖,诊断标准采用《中国超重肥胖防治指南》中的针对中国成年人的标准;肥胖BMI≥28.0,超重24.0≤BMl≥27.9。心脑血管疾病健康知识知晓率情况,共计20个是非题型问题,以答对12个为达标。

1.2.4 质量控制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负责调查,采用集体分批当场填写方式,调查人员讲解指导并当场统一收回调查表。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3.1软件双人独立录入,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以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各组间率或比例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士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情况

护士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情况见表1。从表1可见,护士综合健康生活方式得分水平为(140.46±20.15)分;其6个维度得分排序情况为:营养﹑人际关系﹑自我实现﹑健康责任﹑压力管理﹑运动。

2.2 护士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等级情况

护士健康生活方式综合得分良好以上126例占62.07%即生活方式健康,良好以下77例,占37.93%,即生活方式不健康者需要改进。

2.3 危害健康行为情况

危害健康行为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饮酒49例(24.13%)﹑不定时进食60例(29.56%)﹑缺乏体育锻炼171例(84.24%)﹑超重或肥胖68例(33.50%)健康知识知晓不达标19例(9.36%)﹑吸烟1例(0.49%)。

2.4 生活方式健康程度与危害健康行为的情况

生活方式健康程度与危害健康行为的情况如表2所示,其中在不定时进食﹑缺乏体育锻炼和超重﹑肥胖三个行为方面,生活方式不健康人群所占的比率显著高于生活方式健康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3.1 护士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状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护士综合健康生活方式得分水平为(140.46±20.15)分,综合得分良好以上126例,占62.07%即生活方式健康,良好以下77例,占37.93%,即生活方式不健康者需要改进。其6 个维度得分排序情况为:营养﹑人际关系﹑自我实现﹑健康责任﹑压力管理分﹑运动。与其他研究者结果有一致性[2],如提示运动维度得分最低,也有不同[3],提示人际关系得分最高。本研究发现营养维度得分最高,其中条目每日吃早餐,每日三餐规律,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得分均较高说明本护士人群比较注重营养行为,可能原因作为医护人员在长期专业知识学习中认识到营养对机体的重要性,工作中也需要不断对病患进行营养行为方面的健康知识宣教,因此自身也对营养行为有较好的管理和约束。其次每日繁忙的工作强度,也能激发对营养补充的需求。因此要鼓励继续保持在营养方面的健康行为。而运动维度得分最低仅(16.12±4.89)分,条目平均得分(2.01±0.49)分也真实反映了本人群运动锻炼的严重缺乏程度。在相关研究中运动维度得分低具有普遍性[4-7]。可能原因主要有二方面,一方面为主观性问题,缺乏有计划规律性的运动锻炼习惯,没有通过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动力,另一方面为客观性原因,如工作翻班,家务繁重,养儿教女没有多余固定的时间进行运动锻炼,周围工作生活环境没有形成坚持定期运动锻炼的氛围等。因此可能需要管理者在这二方面进行改善目前运动锻炼缺乏的现状,对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将非常有利。在人际关系维度得分较高的条目有与亲近的人保持联络,适当安排休假和旅游活动,这与以前相关的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8],可能的原因,目前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各种交友联系软件的普遍使用使朋友之间的联络非常便捷和频繁。同时在医务人员的福利待遇保障上也有了不断提高,带薪休假制度等也通过条例规定予以明确,工会组织的各种旅游活动也更加丰富多彩,一系列的变化让护理人员能够更好的安排自己的休假,并有时间参加旅游等活动。因此条目的得分提高也在情理之中。在自我实现的条目里,知道自己个人的优缺点和对生命充满乐观得分较高,这主要与目前护理队伍学历层次的提高,对自身的认识评价有了明确的标准,平均年龄30岁以下的她们是与国家改革开放30年一同成长起来的,随着国家蒸蒸日上的发展,对自己的生活前景也充满了乐观,符合这一年龄层次的特点,因此具备了这些正能量的生活体验或方式。而健康责任维度和压力管理维度的次2,次3的排序地位,也较客观体现了作为卫生专业人员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还不够,缺乏主动性,而繁忙的临床护理工作不但对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可以加重心理压力的负荷,产生职业倦怠感[9],如果不能合理舒缓压力,没有适宜的减压方法,将对健康产生较大影响,并使护理队伍不稳定,离职率增加[10]。

3.2 护士危害健康行为

危害健康行为定义是偏离个人﹑他人乃至社会的健康期望,客观上不利于健康的一组行为[11]。大量研究证明[12-14],吸烟﹑饮酒﹑不定时进食﹑缺乏体育锻炼﹑超重﹑肥胖﹑健康知识缺乏是主要的危害健康行为。此次调查发现人群吸烟仅一人,吸烟率0.49%,说明吸烟有害健康的观点已被绝大多数护理人员所肯定接受,并且我院是无烟医院客观上也形成了不吸烟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影响,当然无一人吸烟是我们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在饮酒调查中有49名护士有饮酒行为占总数24.13%﹑饮酒率的数值还是比较高的,有研究统计女性饮酒率在7.5%[15]。而且这与饮酒危害性的高知晓率是矛盾的。这与本地方民俗如逢年过节﹑喜事宴请无酒不欢等可能有一定关系[16]。其中还可能包括有一部分人群通过饮酒行为来缓解工作学习中的精神压力。因此一方面通过整个社会饮食文化的改变如“以茶代酒”来减少日常生活的饮酒率,另一方面医院或相关团体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健康向上的活动来缓解我们护理人员的精神压力,从而减少饮酒的需求力。不定时进食也有相当人群数占29.56%,这主要与工作﹑学习或家务的时间占用率不合理有一定关系,因此在工作中科室负责人应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使每个岗位的护理人员均有其固定的充足的进食时间包括值中﹑夜班人员。护理人员自身在规律进食的行为上也要更加自律,避免占用进食时间处理其他事情。缺乏体育锻炼是本次调查人群存在最多的危害健康的行为达人群总数的84.24%,运动锻炼可以提高个人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完善机体的适应能力,而缺乏体育锻炼状态可能是造成亚健康状况的危险因素原因[17]。因此护理人员应该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使身心健康保持较佳水平,能更好的完成繁重的护理工作,而医院和社会也要引导和创造体育锻炼氛围如定期组织职工运动会等等,激发员工的运动激情。超重或肥胖共计68例(33.50%),这个危害健康行为其实是现代化城市成年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作为医护人员更应了解这种行为对健康的影响,通过更多的促进健康行为来纠正和改变。最后一项健康知识知晓不达标共19例(9.36%)相比普通人群这个行为指标是偏高的,但作为专业医护人员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群没有达标是不理想的,应该人人达标,这也提醒我们在健康知识教育领域还有不足,应该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强化争取达到100%的达标率。

3.3 生活方式健康程度与危害健康行为的关系

通过护士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综合得分,我们把研究人群分为得分良好以上即生活方式健康,良好以下即生活方式不健康。而这二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在与危害健康行为的比较中统计提示不定时进食﹑缺乏体育锻炼和超重或肥胖的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危害健康行为越多必然引起护理人员的生活方式向不健康方向倾斜越明显,本研究提示不定时进食﹑缺乏体育锻炼和超重或肥胖的行为对护理人员的生活方式健康可能影响因素更多一些。因此如果让她们从这些方面努力可能更有效改善这些不健康生活方式。

护理人员的健康相关行为应引起护理人员自身和护理管理机构的共同重视,力求解决这些健康行为问题,如制定相关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一系列计划,提供体育锻炼场所,合理的工作休息时间安排,定期的健康体检包括心理健康等等,促使她们保持并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杜绝危害健康的行为,维护和增进她们的身心健康。

[1] 孙要武.预防医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2.

[2] 朱清云,王英蓉,王小花,等.深圳市某综合医院护士健康价值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1,8(5):195-197.

[3] 曾杏珍,房尚华,王韵,等.深圳市某医院护士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1,27(4):268-270.

[4] 金晓燕,韩启飞,周子琦.护理本科生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9):52-55.

[5] 龙艳芳.长沙市中年男性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影响因素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1:35-41.

[6] Hung Yun Ying K.Effect of Perceived self-Efficacy Social Support and Adjustment to College on the Health-Promoting Behaviors of Chinese/Taiwanese International Students[D].Kent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Nursing 2010.

[7] 董宁,朱丹.综合医院护士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9,24(5):10-12.

[8] 周晓荣,朱云霞.护士健康生活方式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374-376.

[9] 胡显玲.临床护士压力源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2012,5(2):441.

[10] 苏丽西,谢静,陈英,等.基层医院护士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离职倾向研究[J].全科护理,2014,12(7)583-585.

[11] 常春.健康相关行为[J].中国健康教育,2005,21(9)662-665.

[12] 谭壮生.吸烟和饮酒现状及其危害和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2006,9(13):1082-1084.

[13] 孙晓东,吕药,李立明.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流行水平及其预防策略的发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5) :538-540.

[14] 季成叶.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4):289-291.

[15] 栾德春,李绥晶,李辉,等.辽宁省1991-2006年居民健康相关行为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3 29(10):1509-1511.

[16] 郑流波,潘仰中,蔡运,等.贵州省社区人群饮酒行为及影响因素流行病学调查[J].贵州医药,2009,33 (7)654-655.

[17] 许军,陆艳,冯丽仪,等.中国公务员亚健康评定量表的常模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10)1654-1662.

Current situation and measures of health related behaviors of nursing staff

LI Mei1,2MA Yana1
1.School of Public Health, Medical Department,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123,China;2.Shanghai Six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200233, China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nursing safety-related behavior of nurses in a hospital of Shanghai, and provide the basis and reference for taking relevant preventive measures. Methods A general information questionnaire and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to survey a total of 216 people by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 Results The comprehensive score of 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of nursing staff was (140.46±20.15), and the good rate was 62.07%. A total of 126 persons (62.07%) were healthy and 77 persons (37.93%) were not healthy. Harmful healthy behaviors include drinking, irregular eating, lack of physical exercise, overweight or obesity, lack of health knowledge awareness, smoking, etc. The ratio of people living in a harmful healthy lifestyl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eople living in a healthy lifestyle in the irregular eating, lack of physical exercise, overweight or obesity,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 Conclusion Health education for nurses should be improved, harmful healthy behaviors such as eating, lack of physical exercise and obesity, verweight should be corrected, lifestyles based on healthy evidence should be encouraged.

Nursing staff; Health related behaviors

R471

B

2095-0616(2015)16-213-04

2015-06-24)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饮酒体育锻炼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药+酒 危害大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请勿过量饮酒
《陶渊明 饮酒》
与猫狗共饮酒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