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集五大”体系下电力行业院校专业设置研究

2015-12-02 04:25周建强李文举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国家电网电力行业职业院校

周建强 李文举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 郑州 450000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电力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实现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创建一流国际企业的目标,国家电网公司进行了“三集五大”管理变革——即人力资源、财务、物资集约化管理,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企业管理体系[1]。要支撑“三集五大”体系的良好运行,必须不断对员工教育培训,提升员工素质,建设一流的人才队伍。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下属有13所电力职业院校,这些电力职业院校在“三集五大”改革之前,都是学历教育为主,职工培训为辅的教学模式。为了满足国家电网员工培训的需要,国家电网公司在《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教育培训工作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整合教育培训资源的通知》(国家电网人资【2012】59号)中明确指出:公司系统大中专院校要大幅压缩全日制学历教育学生招生规模,逐步由学历教育向培训教育转变,淘汰与国家电网公司发展不相适应的专业,就业率低的专业,控制年招生规模在700人以内[2-3]。

国家电网公司系统13所电力职业院校,都有几十年的学历教育的办学历史,而且在地方都有一定的口碑[4],而且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断扩招,很多学校都发展到几十个专业,年招生几千人,在校生达万人的规模。现国家电网公司要求控制全日制招生规模控制在700人以内,必须淘汰一些专业。尽管国家电网公司以明确指出淘汰专业的方向,但具体到每个学校,必须考虑学校的专业的现状和学校的长远发展,兼顾学历教育和培训教育,为学校的长远发展,认真谋划。

1 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电力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现状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下属13所电力职业院校,分别是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和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除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和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2014年还以学历教育为主外,其它11所电力职业院校在2013年已经开始压缩招生规模,围绕国家电网的核心业务和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招生,具体招生专业及招生人数如表1。

从2014年11所电力职业院校招生计划可以看出,各院校的招生基本按国家电网公司的要求,围绕国家电网公司主营业务和传统优势专业及就业较好的专业进行招生,但也有很多院校招生人数远远超过了700人,这也反应了学校对辛苦创办专业的不舍。所属职业院校都保留电力类和发电厂类大部分专业,如电力系统专业、供用电技术、继电保护等国家电网公司核心业务相关专业和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电厂集控运行、生产过程自动化(热自)等电力职业院校传统优势专业。还有一些院校开设了近年来新发展但与电网公司业务紧密相关的高压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专业和新能源发电专业。其它机电类、经管类、电子通信类、建筑类专业开设相对分散。另外,电力职业院校参与中外合作办学有十多年的历史,而且合作办学专业都是与电网业务相关的专业,所以一些学校也保留中澳合作办学的专业。

表1 2014年11所电力职业院校招生专业及招生人数*

2 国家电网系统电力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应考虑的因素

国家电网公司要求下属学校的由学历教育向培训教育转变,对学校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挑战是打破了各学校的发展规划,学历教育招生规模受到了限制,学校的专业扩张受到了限制;机遇是学校的专业教育与行业联系更加紧密,专业发展更加优化,提升了学校的专业品牌。中国大学在扩招过程中,很多大学失去了特色,趋于雷同化,专业设置严重重复[5-6],不管学校有无这些专业教学优势,仅为扩大学校规模而设置的专业,有些专业是某个时期比较紧缺的专业,很多学校都去开设这些专业,反而造成专业过剩,学生就业困难,如计算机专业、英语专业等等。目前国家电网公司要求所属13电力行业院校进行企业培训,对这些学校来说是一个学校和行业结合的良好机会,抓住机遇对学校的专业进行从新规划、设置。如果专业设置恰当,特色优势明显,社会声誉就会更好;如果专业设置不好,则社会影响力可能越来越小,且企业培训也做不好。为了充分发挥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的优势,电力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2.1 围绕电网业务设置专业

为了充分发挥学校有限的教育资源完成公司的培训任务,国家电网公司要求下属学校学历教育年招生不超过700人,这就要求学校必须缩减专业。保留哪些专业,重新设置哪些专业,必须考虑学校从学历教育为主向培训教育为主的职能转变,保留一些与企业培训内容相关的专业。首先电力工程类专业与国家电网公司主营业务吻合,一般学校都应保留了电力工程类专业,而且招生人数也是较多的专业。动力工程类专业主要与发电厂相关,是电力院校的传统优势专业,无论从师资力量、教学资源还是招生就业都较好,且电源与电网的稳定运行有密切相关,所以一般学校也应对动力类专业继续招生。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电力行业需要电力、新能源、计算机、通信等多方面的知识,所以一些院校根据自己学校情况会保留一些与智能电网相关专业,但目前专业设置相对分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电力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电力市场营销也需要较多的专业人才。随着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建设的加快,电力建设人才也是电网企业所必须的,所以一些院校也可保留经管类和建设类的专业。

2.2 兼顾学校现实状况与长远发展

电力系统下属的13所高职高专院校,在转型之前都是以全日制学历教育为主,面向社会高中生进行招生,可以说是“开门”办学校。由于属于电力行业办学,专业紧贴电力行业,招生和就业都比较好,社会声誉也好,影响力较大。在变为以企业员工培训为主后,学校的培训工作主要集中在公司内部,全日制招生量大幅缩小,对社会的影响力也会变小,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另外,学校声誉很大部分是学校毕业生质量赢得的,毕业生的质量除了与学校的教育有关,还与招生学生质量密切相关。学校招生的学生多,招收的优秀生源就多;招生的学生数量少,招收优秀学生就少。所以从长远发展,学校还必须保证一定规模的全日制学历教育招生。

在大学扩招之前,电力类学校有些优势专业(如动力类专业)只有少数几个一流大学和电力行业院校开设,但大学扩招之后,很多普通本科院校都开设了动力类专业。初开设这些专业时,受师资、教学设备和社会认知度限制,这些普通本科院校动力专业本科生的就业还不如电力行业院校专科生有优势。但如果电力行业院校停止对动力类专业招生,就等于动力类专业的就业市场“拱手相让其他院校”。从长远发展,学校必须对传统优势专业加强建设。

国家电网公司要求学校淘汰与公司发展不相适应的专业,就业率低的专业,但如果学校的专业太少,也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而且,现在把这些专业淘汰后,将来学校需要从新开设这些专业就会走很多弯路。国家电网公司要求下属学校缩减全日制学历教育,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培训教育上。电力工程类课程是公司主要培训内容,也是全日制学历教育的重点,所以无论师资还是教学资源都会非常紧张,而其他的专业如动力工程类、机械类、经管类和电子信息类专业由于与电网公司主营业务关系相对较远、培训任务较少,缩减招生后,这类专业的师资和教学资源会有较大的闲置,造成学校资源的浪费。所以学校专业设置、招生数量调整要综合考虑国家电网公司的业务和学校实际情况,在现有专业的基础上,围绕电力业务进行专业设置或专业方向调整。

2.3 发挥学校的培训优势,专业设置要与培训层次一致

除了国家电网公司下属的13所电力职业院校,各个省公司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电力技校、职工大学。国家电网公司进行“三集五大”体制改革之后,各省电力公司把电力技校、职工大学和电力职业院校合并为一个培训中心,但培训各有分工。职工大学主要负责管理干部培训、电力职业院校主要负责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的培训,电力技校负责技能人员的培训,这与电力高职高专院校学历教育的教学层次基本一致。电力职业院校教师普遍学历层次高,理论知识扎实,电力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设置应侧重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适当兼顾管理人才的培养,学历教育的专业设置也要兼顾培训教育的层次,这样两方面的教学会能够促进,提高教学质量。

2.4 统筹培训教育和学历教育,协调发展两种教育的优势

培训教育和学历教育尽管都是电网相关的内容,但二者的教育侧重点和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培训的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联系的更加紧密,与实际工作内容一致,知识更新快,培训方式多以短期为主。学历教育的内容则比较系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与育人同时进行,学习时间较长。培训教育的专业设置可能更细,如国网技术学院的培训专业就包括:变电运行、调度运行、继电保护、变电检测、电器试验、输电线路运行及检修、配电线路运行及检测、电力营销、发电及新能源,而学历教育还基本按照教育部的专业目录进行设置。

统筹学历教育和培训教育的资源,有利于发挥两者优势。首先,我国的现代职业教育采取的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7]。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最大困难也是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环节,特别是电力行业,由于电力行业对系统的安全性要求,电力专业的学生找到实习的机会特别难。电力职业院校作为电力公司的培训中心后,和电力行业联系更加密切,教师和学生都会有很多一线实习的机会,促进学历教育与行业的融合。其次,培训教育能够及时把行业出现的新知识反馈课堂上,有利于学历教育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有利于毕业生的知识技能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第三,电力职业院校相对电力公司以前的培训部门更大的培训空间和教学资源,教师有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实训条件好,在电力职业院校进行培训教育,有利于职工对所学知识的系统掌握。但目前学校有生产一线经验的教师较少,很多教师从学校毕业就来到学校教学,缺乏实际岗位工作经验。同样,企业骨干没有参与教学的理论和经验。学历教育和企业培训相结合,统筹发挥二者优势。

2.5 专业设置要有鲜明的行业特色

目前我国大学教育专业设置趋同性非常严重,很多行业院校也办一些和行业没有一点关系的专业,盲目向综合性大学靠拢,最后往往是大而不强。电力类职业院校应紧紧围绕电力行业开设专业。电力、动力类专业是电力院校的品牌专业应继续保持优势。机械工程类、电子信息类、建筑工程类、经济管理类专业不是电力行业的特色专业,很多学校都设置有这类的专业,而且社会认可度远超电力院校,所以如果电力学校按通用的专业要求培养学生,不但不能在国家电网公司内部就业,而且在电力行业内就业也很困难,与其他院校的同类专业相比也没有优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行业都需要掌握多方面知识的交叉学科人才,所以电力院校开设这些专业必须结合电力行业背景,变劣势为优势。如近年来风电发展较快,需要很多机械维修方面的人才,发电厂汽轮机、电站辅机的维修也离不开机械加工、维修方面的人才,电气设备的加工、输电塔架的加工也需要机械方面的人才,开设电力设备维修专业或机械设计与制造 (电力维修方向)既能充实学校现有的师资、教学设备,又能为电力行业培养人才。再如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经管类、计算机、电子信息、建设类专业都与国家电网的业务有关。把电网和专业结合起来,电子信息类专业可以开设电力通信、智能电网仪表维护等专业方向;经管类的可开设电力市场营销、电力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专业;建筑工程类可开设电力工程安装、电力工程管理、电力工程造价等专业或专业方向,无论对学校的长远发展,还是电力培训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且与电力方向结合后的专业,给学生增加的学习内容并不多,只不过增加一些电力的基本知识,增加一些电力企业的教学案例,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电力行业内能够很快上手,就业面广,学生也不缺少必备的专业知识。

3 结束语

国家电网公司要求下属13所电力职业院校淘汰不适应公司发展需要的专业和就业率低的专业,各个院校需要保留哪些专业,需要淘汰哪些专业必须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要求,调整学校的发展规划,统筹考虑学校的资源状况,从下面三个方面统筹考虑:

(1)电力工程类专业是国家电网重点需求专业,需要大力建设;(2)动力工程类专业是电力院校的特色专业,招生和就业一向较好,社会认可度较高,需要保留和继续发展;(3)机械工程类、电子信息类、建筑工程类、经济管理类专业不是电力行业的特色专业,专业同质化严重,必须结合电力行业的背景,才能发挥电力院校的特色优势,做强专业。

[1]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全面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意见[Z].2012,01.

[2]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教育培训工作意见[Z].2011,09.

[3]国家电网公司.关于进一步优化整合培训教育资源的通知[Z].2012,01.

[4]朱桂,任立国.试论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电力高职高专院校的转型发展[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5(2):54-59.

[5]朱清时.大学同质化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J].长江大学学报,2009,32(4):5-8.

[6]赵庆.浅议高职教育的同质化与差异化竞争[J].职业教育研究,2007,06:18-19.

[7]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Z].2010,03.

猜你喜欢
国家电网电力行业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世界海拔最高县西藏双湖县纳入国家电网主网覆盖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国家电网上海电力实业有限公司节能环保分公司
浅谈电力行业知识管理的集成信息化
电力行业的减排救赎
电力行业的碳市大考
国家电网智能电能表的低功耗设计
国家电网高海拔地区无人机巡检技术获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