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振对强迫体位下兔下腰椎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2015-12-02 03:53黄昌林王前进
实用医药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骨细胞成骨细胞造模

黄昌林,王前进,薛 刚

低频振动是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导致腰痛的重要危险因素[1],其危害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有关振动致病机制的动物实验较少,且谐振对腰椎骨组织功能和结构影响的研究未见报道。本实验通过振台模拟驶乘人员接触振动,观察低频谐振(4~6 Hz)对兔下腰椎骨组织细胞功能和形态的影响,以期为振动所引起伤病的早期诊断、预防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60只,分笼饲养,体重(1.5±0.18) kg,由解放军 150 医院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前适应性喂养1周,室温控制在(22±1)℃,饲养期间给予颗粒饲料,自由饮水。

1.2 仪器 HDZDT-Ⅰ可调频振动台 [振动范围:0~50 Hz,振幅(0.5±0.2) mm]:天津市庆达试验仪器制造公司。

1.3 动物分组与造模 动物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造模对照组和4、5、6 Hz振动组,每组12只。振动造模组置于特制笼中,固定于臀坐位,确保臀部接触振动,给予各自不同频率振动2 h,1次/d,5 d/周。造模对照组只固定臀坐位于特制笼相同时间。正常对照组置相同空间特制笼中自由活动。

1.4 标本采集与处理 分别于实验第2、4、6周后分批处死4只做形态学检查。

1.5 观察指标

1.5.1 一般指标 动物的体重、精神状态、毛发光泽、食欲等的变化情况。

1.5.2 组织形态学观察 各组于实验 2、4、6周分批处死4只动物,取出腰5椎体,沿矢状面正中锯开,10%中性甲醛缓冲液固定48 h,5%硝酸液脱钙,流水冲洗后石蜡包埋切片,常规HE染色,光镜观察。每张切片在10~40倍视野下随机选取5个视野,计数视野内成骨和破骨细胞数量,取其平均数作为腰椎病理改变评价指标。

2 结 果

2.1 一般指标观察 振动造模组动物造模1周后,食欲减退,精神差,皮毛失去光泽,体重开始下降,并呈进行性加重。正常对照组和造模对照组无异常反应,正常对照组动物体重随实验进展逐渐增加。

2.2 腰5椎体组织形态学变化 5组实验兔的腰5椎体光镜下骨组织形态见图1。各组大体形态正常、无塌陷和增生。正常对照组腰5椎体的成骨细胞围绕骨小梁规则单层排列,破骨细胞少见。振动组成骨细胞减少,破骨细胞增多,骨小梁减少、结构破坏,空陷窝增加,结构紊乱。实验第2周时,各振动组腰5椎体的成骨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造模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同时,4 Hz振动组腰 5 椎体的破骨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见表1、2。

图1 实验兔腰5椎光镜下观(HE,10×40)

表1 各组兔不同时间点腰5椎体成骨细胞计数(±s,n=4)

表1 各组兔不同时间点腰5椎体成骨细胞计数(±s,n=4)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与造模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点2周 4周 6周正常对照组 108.00±5.00 107.00±7.81 110.00±8.01造模对照组 96.00±6.00 89.00±3.00* 77.00±6.00*4 Hz 造模型 62.47±4.04*# 71.33±4.04*# 95.00±7.03*#5 Hz 造模组 77.33±4.73*# 90.00±3.61* 95.00±2.00*#6 Hz 造模组 80.00±4.00*# 90.00±4.00* 102.00±4.00#

表2 各组兔不同时间腰5椎体破骨细胞计数(±s,n=4)

表2 各组兔不同时间腰5椎体破骨细胞计数(±s,n=4)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与造模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点2周 4周 6周正常对照组 17.00±1.00 15.00±2.00 16.00±3.02造模对照组 16.00±2.00 21.33±3.06 24.00±3.00*4 Hz造模型 26.57±1.53*# 25.00±1.73* 18.00±5.00 5 Hz 造模型 20.00±4.00 23.00±3.00* 16.33±1.53#6 Hz 造模型 14.00±1.00 19.00±2.65 16.00±2.01#

3 讨 论

在从事各种职业的人群中,下腰痛均较常见。其中,以接触振动工作的人群,如汽车驾驶员的腰痛患病率就比其他不接触振动的人群要高很多[2]。关于振动导致驾驶员产生腰痛的研究认为,腰椎的共振区(2~6 Hz)与汽车行驶时发动机的振动频率(<50 Hz)相重叠,使腰椎产生机械振动的共振,从而产生损伤,导致腰痛。低频振动会导致椎旁软组织疲劳及衰竭,但是否会引起腰椎骨组织的损伤,目前尚未见报道[3,4]。本研究以固定于臀坐位并确保臀部接触低频振动的兔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在6周的时间内,振动对下腰椎骨组织的形态学影响。

本研究表明低频振动的早期即可引起腰椎椎体组织学的改变,如成骨细胞减少、破骨细胞增多,骨小梁结构紊乱破坏等;其中,以4 Hz谐振对椎体骨质的破坏最为严重。在第2周,3组低频谐振均能导致椎体成骨细胞的明显减少;而椎体破骨细胞除4 Hz谐振组有显著的增加外,其余2组的破骨细胞无显著变化。在第4周和第6周,各谐振组的成骨细胞数目在依次增加。这一结果说明,低频谐振对椎体骨质损伤的早期组织学表现,主要是成骨细胞的减少;同时,只有4 Hz的谐振能够在早期引起破骨细胞的增加,这可能是4 Hz谐振较其他频率谐振对骨质损伤更加严重的一个原因。

总之,低频谐振后椎体骨发生了程度不同的损伤,损伤发生时间早,并以4 Hz的谐振损伤最为严重。因此,对驶乘人员的腰椎保护易早期施行,尽量减少振动暴露持续时间,提高座椅的隔振性能,坐位时保持正确的坐姿并适时合理地改变工作体位,加强腰背肌的功能锻炼[5]。严格执行《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加强伤病防护力度,保护脊柱病预防下腰痛的发生。

[1] Roeykens J,Rogers R,Meeusen R,et al.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in a flemish population of the WHO MON ICA optional study of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J].Med Sci Sports Exerc,2006,30(10):1071-1075.

[2]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Guide for the valuation of human exposure to whole body vibration[S].ISO 2631[m].Geneva,1985.

[3] von Stengel S,Kemmler W,Bebenek M,et al.Effects of wholebody vibration training on different devices on bone mineral density[J].Med Sci Sports Exerc,2011,43(6):1071-9.

[4] Wenger KH,Freeman JD,Fulzele S,et al.Effect of whole-body vibration on bone properties in aging mice[J].Bone,2010,47(4):746-55.

[5]黄昌林,张 莉,薛 刚.《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的编制应用研究及意义[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4,29(4):286-288.

猜你喜欢
骨细胞成骨细胞造模
调节破骨细胞功能的相关信号分子的研究进展
肾阳虚证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及评定标准研究进展
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及模型评价
胆囊胆固醇结石湿热证小鼠造模方法的研制与评价
湿热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及评价研究
骨细胞在正畸牙移动骨重塑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淫羊藿次苷Ⅱ通过p38MAPK调控成骨细胞护骨素表达的体外研究
土家传统药刺老苞总皂苷对2O2诱导的MC3T3-E1成骨细胞损伤改善
骨细胞网络结构对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影响
Bim在激素诱导成骨细胞凋亡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