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虑平配合常规疗法综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伴焦虑

2015-12-02 03:53付芙蓉
实用医药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抗焦虑稳定型心绞痛

付芙蓉,陈 雨

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处于急骤变化中的一种心肌缺血综合征,若不及时治疗,14%~18%可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而且随时有猝死的可能[1]。作为一种身心疾病,焦虑是心绞痛患者最常见的情绪障碍,已成为影响其病情和预后的独立因素。因此,对于伴有焦虑的UAP患者,单纯给予扩冠、抗凝的常规治疗,临床上难以收到满意效果,而在传统抗心绞痛治疗的同时,口服抗焦虑药物辅助治疗,常能使心绞痛得到迅速缓解,疗效甚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5月—2012年10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内科住院治疗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200例,全部符合WHO制定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并经过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14分,且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及其他心脏病、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慢性肺部疾患、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合并高血压危象者,排除重度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精神病。200例按照分层随机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100例,男 60 例,女 40 例;年龄 39~72 岁,平均(52.4±9.7)岁;其中合并糖尿病23例,高脂血症41例,高血压病66例。对照组 100 例,男 60 例,女 40 例;年龄 38~71 岁,平均(52.6±9.4)岁;其中合并糖尿病21例,高脂血症43例,高血压病64例。两组患者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病程、HAMA分值及合并症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如吸氧、卧床休息,口服硝酸酯类药、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辛伐他丁、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给予常规降糖治疗,同时每日给予硝酸甘油10 mg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且进行心理疏导15 min/d,15 d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焦虑药物多虑平25~75 mg口服,1次/晚。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①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发作疼痛持续时间;②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③血压变化、冠心病事件发生及猝死;④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疗效评定参照文献[2]制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包。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整体疗效

2.2 心绞痛发作次数 两组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两组间差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观察组 100 8.2±2.5 2.1±2.4* 6.1±2.3*对照组 100 8.3±2.4 3.5±2.7* 4.8±2.5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中7例感到轻度口渴,1周后耐受;4例出现轻度便秘,应用番泻叶后缓解。 轻度嗜睡头晕的3例,药物减量后症状消失。无一例因不良反应中止治疗。用药前后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均无异常变化。

3 讨 论

UAP指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有潜在危险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是急性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的前期发展阶段,因此积极治疗UAP可有效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发生。该病的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冠状动脉痉挛、微血管栓塞等多种因素综合所致[3]。因此,扩冠、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疗一直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作为一种身心疾病,其发生、发展、预后与情绪应激和行为特征有密切的关系,心理行为因素与躯体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

冠心病住院患者普遍存在情绪障碍,焦虑最为常见,多数患者常缺乏主观陈述,而隐匿于躯体疾病和症状中,或表现与病变程度不相称的症状加重,使临床表现变得复杂。据报道,60%~77%心绞痛患者不同程度存在焦虑障碍,显著高于同年龄组健康人群 (4%~10%)。焦虑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多,促发冠状动脉痉挛,同时心率和血压升高,加重UAP症状,形成恶性循环,甚至诱发心肌梗死,显著增加其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死亡率。有研究表明,焦虑、紧张可使QT间期离散度增加,心肌复极不稳定,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4]。在高度焦虑和惊恐发作时,心源性猝死的概率增加4~6倍[5]。加拿大的Fleet等[6]综合了6个研究报告的结果后提出,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合并焦虑与惊恐发作,必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将明显增加心血管并发症和心源性猝死,治疗则需抗焦虑与心血管病同治,才能取得较满意效果。

笔者发现,单纯的心理疏导工作对焦虑、失眠、紧张、惊恐症状明显的患者很难在短时间内控制其症状,为了尽快缓解UAP,笔者选择了在传统抗心绞痛治疗及心理疏导基础上适量应用抗焦虑药。多虑平片属于三环类抗焦虑抗抑郁药,能较快速地消除焦虑情绪、改善心境,并有较强的镇静催眠作用,观察组患者应用该药后睡眠迅速改善、焦虑逐渐减轻,心绞痛改善较为迅速,收到很好的疗效。

在本文中,患者晚上服用多虑平25~75 mg/d,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仅个别数患者出现轻度嗜睡、头晕、口干、便秘症状,对症治疗或药物减量后缓解。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伴有焦虑症状的UAP患者,在常规扩冠、抗凝等治疗同时可考虑给予适量的抗焦虑药辅助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治疗选择。

[1]高 静.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6):82-83.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2-73.

[3]于慧春,郝媛媛.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5):776-777.

[4]孙巧玲,王得霞,任宏生.介入性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焦虑情绪及综合干预效果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1,24(4):267-268.

[5]周意平,曾高峰.小剂量安定配合常规综合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焦虑和cTnⅠ的影响[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8(4):561-562.

[6] Fleet RP,Beitman HD.Cardiovascular death from panic disorder: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Pay Chosom Re,1999,44(1):71-80.

猜你喜欢
抗焦虑稳定型心绞痛
逍遥散对卵巢切除联合慢性应激大鼠的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
咪达唑仑抗焦虑治疗对择期腰椎手术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
抗焦虑治疗靶点研究有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