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公堡电站调压井导井开挖方案优化

2015-12-02 04:22谭虓隆
四川水力发电 2015年2期
关键词:反井调压井井身

谭虓隆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81)

1 工程概述

俄公堡水电站位于四川省木里县境内的木里河上,为低闸引水式电站,装机容量132MW。调压井位于电站厂址内圆包山山顶,为开敞阻抗式调压井,矩形断面,在平面上成“L”型布置。开挖成型后长 52.7m,宽 13.4m,内径 10.4 ~11m。与调压井相交的引水隧洞底部高程为2273.1m,调压井井底高程为2279.5m,顶部高程为2345 m(图1)。调压井井口以上为70m的开挖边坡,坡比为 1∶0.3。

因工程为低价中标,利润低,工期紧,受以上条件限制,必须对调压井导井开挖方案进行优化和调整。

2 导井开挖方案的优化

2.1 原导井施工方案

调压井井体开挖出渣是工程的施工重点,因此,选择调压井溜渣导井方案是本工程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的难点。

根据其他工程导井施工的成功经验,在本工程前期准备阶段,选择LM-200反井钻机进行导井施工。导井必须在调压井井口高程2345m以上70m的高边坡开挖完成、井口平台形成后,用LM-200型反井钻机自上而下进行导孔钻孔(导孔直径为216mm)。导孔施工结束后,用LM-200型反井钻机从调压井底部自下而上施工导井,导井直径为1400mm。最后再由人工垂直自上而下将φ1400导井扩挖成φ4000的溜渣井,作为调压井井身开挖的出渣通道。

2.2 原导井施工方案存在的问题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用原导井开挖方案存在以下问题:

(1)原导井开挖方案规定调压井边坡于2009年4月21日开始开挖,8月5日完成;调压井导井于2009年8月6日开始开挖,井身开挖于2009年10月1日开始。而实际情况是调压井边坡从2009年6月10日才具备开挖条件,调压井导井在2009年9月24日才能开始开挖,井身开挖则推迟到2009年11月13日。若采用原施工方案,必须等待井口以上边坡开挖完成后才能进行导井施工,同时,因边坡开挖实际进度的滞后,占用了调压井井身开挖的直线工期,从而对整体工期构成了极大的压力;

(2)勘察设计资料显示:调压井井身岩体破碎,大部分为Ⅴ类围岩,岩石强度极为不均衡。根据同类施工项目取得的经验,若围岩地质条件差,采用LM-200反井钻机容易偏钻,一旦偏钻,重新校正非常困难,将出现施工中很难解决的技术难题;

(3)本工程地处四川省木里县俄公堡,距离成都955km,其中包括木里县至施工现场146km的机耕道,交通运输条件十分恶劣,且调压井导井垂直总长度只有65.5m,工程量极小,若单独从成都租用LM-200反井钻机进场,在成本控制上不经济。

由于以上几个问题的存在,尤以影响工期为无法克服的困难,而且业主方明确对原先认可的工期不作调整,因此,在考虑进度、工期、技术难度、成本控制等综合因素的前提下,对原有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势在必行。

2.3 方案优化

经论证并结合采矿行业普遍采用的人工开挖导井的既有经验,决定对原有方案进行优化,由反井钻机施工正导井修改为采用人工开挖反导井进行施工。

将导井起点选择在调压井下部引水隧洞洞室的检修闸门槽部位的A点,顶部出口选择在调压井井身的C点,因调压井为L形,在井身中间设置转弯点B(图1)。

导井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全长85.56 m,开挖断面为直径3m的圆形断面。

图1 调压井导井布置对比图

导井开挖施工采用光面爆破技术,选用φ25乳化炸药,导爆索传爆,开挖循环进尺1.5m。

由于导井的开挖角度较陡,人很难直接站立在井壁进行钻爆施工,故每次开挖前在井壁搭设简易操作平台,在井壁底部预埋φ28插筋,插筋与操作平台绑扎为一体,工人在操作平台上施钻。

导井因调压井井身形状限制而不能直接到顶,故在高程2308.15m处设置转弯点B,为防止溜渣过程中在B点堵塞,导井开挖过程中,可将B转弯点进行扩挖。

溜渣导井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增加了随机支护锚杆并随机喷护混凝土,以确保洞内施工安全。

导井开挖过程中,可能伴随有毒有害气体(如氨气。氨气密度小于空气,容易聚集在斜井开挖掌子面,给施工人员带来伤害)。针对该问题,采用从现有引水隧洞通风系统中设置叉管,用φ100胶管接至开挖面进行通风。通风胶管顺着导井的顶部安装,B点转弯处采用钢筋网进行保护,可以防止溜渣过程中石渣对通风胶管的损坏。

导井在2308.15m高程设置B转弯点。虽然B点经过扩挖,但当其遇到2块或者2块以上、粒径稍大的石渣同时溜下时,仍然有发生渣料堵塞的可能。一旦堵塞,应立即停止再往导井内送渣。派遣工人从导井顶部到达B点,工人在系好安全带及防毒面具等安全防护设施后,对卡在B点的石渣进行钻孔,然后采用放小炮的形式对堵塞斜井的石渣进行解小处理,从而解决了B点发生渣料堵塞的问题。

通过以上方案的优化,解决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 方案优化后产生的效益

3.1 工期效益

根据原方案,调压井溜渣导井采用反井钻机施工。反井钻机施工须浇筑钻机安装平台(底座为10cm厚混凝土基础,混凝土浇筑及等强3d)→钻机就位安装(2d)→φ216导孔开挖(每天钻进5m,65.5m长导孔需用时13d)→φ1400导井开挖(每天钻进5m,65.5m长导孔需用时13 d)→φ4000溜渣导井扩挖(人工扩挖,每循环1.5 m,每天2个循环,总扩挖时间需22d)。

采用原方案,65.5m长溜渣导井施工总时间将达到53d,且必须等待调压井边坡施工完毕才能进行,在工期上将占用调压井井身开挖53d的时间。加上实际因前期边坡开挖的滞后时间50d(边坡开挖从2009年4月21日推迟至2009年6月10日),调压井井身开挖总进度将滞后103d。

优化后的导井虽然总长度达到85.56m,较原方案的65.5m有所增长,但人工开挖导井可以和调压井边坡开挖同时进行(从2009年6月10日开始施工,导井每循环1.5m,每天安排3个循环,19d可完成导井开挖,则在2009年6月30日可完成导井开挖),在调压井边坡2009年9月24日开挖完成之前,导井开挖已经结束。与原方案比较,优化后的方案省去了反井钻机占用的直线工期53d。虽然对于因边坡开挖推迟的50d不能弥补,但井身开挖却可以在边坡开挖完成前的9月24日进行,较原先合同规定的井身开挖开始时间2009年10月1日反而提前了7d,从而保证了项目的总体进度。

3.2 经济效益

根据合同中的施工组织设计,调压井导井采用反井钻机施工,而后由人工扩挖成φ4m的圆形溜渣井。根据2007版四川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调压井采用反井钻机施工导井和人工扩挖费用分析情况见表1。

表1 反井钻机开挖导井费用表

因俄公堡水电站地处四川省木里县,从成都运输反井钻机进场费用为2万元,退场费用为0.8万元,采用原方案导井施工总费用约为14.9万元。

方案优化后由人工直接从底部开挖反导井,导井断面为φ3m,长度为85.56m的圆形溜渣井。施工费用分析情况见表2。

表2 人工开挖反导井费用表

引进专业施工人员6人,进场和退场费用按照1.5万元计算,采用人工施工反导井总费用约为9.3万元。

经过对比得知,采用人工开挖反导井的方案较反井钻机施工导井在费用上将节省5.1万元。

3.3 综合效益

方案的优化使工期得到了保证,经济上节约了成本,取得了多方面的效益,得到了业主和监理的一致好评,为企业赢得了声誉,提高了企业的品牌效应。

4 结语

俄公堡水电站调压井溜渣导井施工方案的成功优化,为今后相关单位陆续进入西部不发达、偏远地区进行水电工程建设、对类似的工程施工提供了参考。

猜你喜欢
反井调压井井身
东海井身结构优化与钻井提速技术
神府致密气区块井身结构优化研究与应用
善泥坡水电站调压井监测资料整编及反馈分析
反井钻井技术在黄金矿山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浅析反井法在超深地铁车站通风竖井施工中的应用
反井钻机在溢流竖井施工中的应用
反井钻机液压系统的常见故障及原因
浅谈水电站调压井开挖施工技术
一种新的钻井井身质量评价方法
基于安全风险评价的深探井井身结构设计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