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产妇的心理护理措施探讨

2015-12-02 00:40宋小茶
中外医疗 2015年28期
关键词:分娩心理护理产妇

宋小茶

[摘要] 目的 探讨产妇分娩心理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于该院分娩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产妇的HAMD评分、SDS评分、自然分娩率、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HAMD评分(16.5±3.3)分,对照组HAMD评分(21.3±1.2)分,研究组SDS(39.3±5.5)分,对照组SDS(46.3±5.3)分,研究组HAMD评分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2.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6.00%。自然分娩率研究组58.00%,对照组自然分娩率32.00%,研究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4.00%,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妇分娩前、中、后等阶段加强心理护理可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减轻其心理负性情绪,促进机体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产妇;分娩;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10(a)-0161-03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uerperants with Childbirth

SONG Xiao-cha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Xinglin Branch, Xiamen, Fujian Province, 36102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hod and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for puerperants with childbirth. Methods 100 puerperants underwent childbirth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3 to February 2014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by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additionally given psychological nursing. The HAMD scores, SDS scores, natural childbirth rate,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After nursing,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study group had much lower HAMD scores[(16.5±3.3) vs (21.3±1.2)]points, (P<0.05); obviously lower SDS scores[(39.3±5.5) vs (46.3±5.3)] points, (P<0.05). The study group had much higher level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than the control group(92.00% vs 76.00%)(P<0.05). The natural birth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58.00% vs 32.00%)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4.00% in the study group,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Strengthening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for puerperants before, in and after childbirth, can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reduce the negative mood, and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body in puerperants, which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Puerperants; Childbirth; Psychological nursing

孕产期期间,初产妇生理经历着未有的变化,随之会影响心理发生变化,在缺乏医学知识、生产体验的状况下的初产妇多伴有紧张、焦虑、抑郁、担忧等心理负性情绪,对分娩存有恐惧、紧张等心理。有研究报道表示[1-2],产妇发生抑郁的时间危险因素主要为分娩前阶段及分娩后,在此两阶段产妇心理负性情绪过多、程度过重会可能导致大出血、难产、新生儿窒息等一系列情况发生,加强对产妇分娩前后心理护理至关重要,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母婴结局。该研究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该院分娩的1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对该院实施心理护理的初产妇做出分析,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分娩的1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100例初产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研究组50例,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4.8±3.2)岁,孕周36~41 wk,平均孕周(38.9±2.6)wk,体重51~75 kg,平均体重(59.6±3.2)kg,文化程度:小学文化6例,初中文化18例,高中文化19例,大专及大专以上7例。对照组组50例,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25.0±3.1)岁,孕周36~42 wk,平均孕周(39.1±2.2)wk,体重52~73 kg,平均体重(59.8±3.5)kg,文化程度:小学文化5例,初中文化17例,高中文化20例,大专及大专以上8例。所有产妇均签署了研究知情同意书,且该文研究获得院伦理会批准,两组产妇的年龄、体重、孕周、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临床护理措施,如病房环境护理、待产健康教育、家属健康教育等。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实施心理护理,内容如下。

1.2.1 产前心理护理 产妇从入院后开始,由责任护士进行健康宣教,针对产妇心理状态,及其生理状态,实施良好的健康宣教。通过观看妊娠录像,及分娩录像,使产妇及产妇家属,可了解分娩过程,并持以正确的认识。通过健康宣教,使其对分娩先兆症状和临产的标志灯获得一了解。并掌握分娩开始时间,进而建立良好的思想准备。部分产妇在分娩前,可有数日不规律性宫缩,其往往会惊慌失措、恐惧不安,进而导致提前住院,以等待分娩。护理人员则应对产妇所提出的疑问,进行耐心的解释和解答,对一些先兆症状进行说明[3-4],使产妇了解先兆症状的发生为分娩将近的提示,而不能将先兆症状看做为临产依据。护理人员应对产妇进行鼓励,并安慰、关心产妇,以防止在产妇之间相互影响,避免恶性刺激,进而有效防止产妇身心疲惫不堪,避免出现产程延长而导致发生难产。

在待产期间,产妇会因为医院陌生环境、担心分娩异常、担忧母婴不利结局等原因,导致担忧、紧张、恐惧负性情绪出现,因此在待产期间应全面分析可能造成产妇负性情绪发生的影响因素,改善医院环境,营造心理放松、通风整洁的病房环境。在接待产妇住院时,应衣着整洁、面带微笑,热情主动为产妇介绍院内环境情况、入院注意事项,并向产妇或家属介绍医护人员情况,加强上述健康教育,加强和产妇之间的心理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询问产妇对医院环境、医护人员的看法,并收集意见加以不断改善。

1.2.2 产时心理护理 产妇进入待产室后应由助产士负责全程分娩陪护,包括在产后2 h的观察阶段,全程由助产士负责陪护。助产士应该严格遵守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尽量在分娩过程中保证产妇处于舒适、安全的环境内,对于产妇人格与隐私权要保持尊重。在分娩的过程中,严密观察产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并适时沟通询问来达到对产妇的心理和生理状态的正确评估效果,并给予适时的鼓励与安慰,提供分娩指导,协助分娩顺利完成。在分娩期间,应针对于产妇产程管理实施加强,第一产程时应向产妇讲解疼痛生理基础,讲解如何减轻疼痛的方法,从而避免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过多出现不必要体耗;若产妇胎膜未破,在此期间可让产妇进行适度走动,并且观察产妇尿液情况,让产妇及时排尿。宫缩间歇阶段,应合理控制饮食,少食多餐,且鼓励使用易于消化且应用丰富的食物,保证每日足够水分摄取,从而由此来提高分娩时的体力。在分娩过程中,应指导产妇如何最大限度放松躯体,如何掌握分娩呼吸技巧,并由护士帮产妇擦汗、更衣,对产妇腰骶部进行适量按摩。助产士全程陪护过程中,应向产妇讲解阴道分娩对母婴的好处,讲解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协助其他护理人员调整产妇体位,并用言语引导产妇主动说出对分娩的感受,并密切监测胎心音情况,分娩过程中,应将所有有利的动态信息反馈给产妇,增强产妇分娩信心的同时可以提高产妇配合度,同时也可以将对负性情绪的注意力转移到分娩这种行为中来,有效的注意力转移可以一定程度提高阴道自然分娩的成功率。在第二产程时,助产士应指导产妇如何进行屏气用力,根据自身宫缩情况达到最合理的用力方法,对于产妇按照助产士指导的正确行为要立刻给予鼓励,注重心理引导。成功娩出后要实施早吮吸、早接触,并给予产妇赞扬与肯定,分享成功分娩喜悦,降低产妇产后负性情绪发生率。在此时可适度对产妇进行子宫按摩,并严密观察出血量情况。

1.2.3 产后心理护理及饮食指导 成功分娩后,可以酌情考虑采用宫缩及来降低出血发生率。并加强产后陪护,描述新生儿的情况,并给予肯定及赞美,并指导产妇家属陪护注意事项,指导产妇与新生儿接触或进行早期吸吮,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向产妇及其家属讲解新生儿护理及观察方法,指导其进行新生儿保暖、沐浴,观察新生儿大小便以及消化情况观察。讲解产后相关注意事项,嘱其定期来院进行产后复旧检查。

分娩所需能量较大,其为强体力劳动,因此,应对产妇产后增加营养。部分产妇由于阵痛,而拒绝进食,尤其是产程较长者,护理人员应积极鼓励产妇,使其了解拒绝进食可能造成的危害,鼓励其少量多餐,以补充所需能量。在食物的选择上,应尽量食用清淡、高热量,及富含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牛奶、面条和鸡蛋等。禁止食用刺激性过大的食物,如生冷、辛辣的食物等。

1.3 评价标准

以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D)评价产妇心理负性情绪状况,分值越高表示焦虑、抑郁状态越严重,SDS≤41分为正常水平,HAMD≤18分为正常水平。统计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并在产妇即将出院期间询问产妇或产妇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与否,否认与不回答表示对护理不满意。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t检验,检验标准以P<0.05为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产妇HAMD、SDS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显著下降,且研究组产妇HAMD、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HAMD、SDS评分对比(x±s)

研究产妇自然分娩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产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自然分娩、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产妇通常将分娩看做生理变化、心理应激的过程,尤其是初产妇缺乏分娩经验,缺乏对分娩相关知识的认知,加之对医院环境陌生感或恐惧感、担心母婴不良结局、担心产程意外事件等,多种因素可造成产妇出现紧张、焦虑、担忧、抑郁等心理负性情绪。随社会发展及人们对分娩认知和需求的改变[5~6],目前多数初产妇在分娩前后较易出现不良情绪,或情绪正常却抱有依赖心理,而过重的依赖心理会导致外界微小变化而使产妇情绪敏感,从而引发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出现。其次,有文献报道表示[7~8],待产妇心理状况和分娩期多项生物指标有显著相关性,恐惧、焦虑等情绪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功能紊乱,使儿茶酚胺分泌量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减少,此些因素可造成产妇对疼痛敏感、宫缩乏力,从而使产程大幅延长,使大出血、难产、新生儿窒息风险率增加。站在“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角度,可将妊娠看做一项重大的创伤及生活事件。在妊娠到分娩这一过程中,在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之成为了一个强烈的应激源,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及心理改变,不少产妇都会因为反应过强或无法适应而产生心理或生理障碍。因此,在产妇分娩前、中、后三个阶段,实施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措施至关重要,在分娩前应正确有效评估出产妇的心理状态,评估出产妇心理需求,从而利于针对性护理计划的制定,制定符合个人的护理方案可以更有效消除产妇心理负性情绪[9],而从该研究看,将心理护理渗透到分娩前中后三个阶段,并实施符合个体的护理方案的研究组,产妇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HAMD评分(16.5±3.3)分,对照组(21.2±1.2)分、研究组SDS评分(39.3±5.5)分,对照组(46.3±5.3)分,研究组HAMD、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此项结果也证明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产妇心理负性情绪,与文献报道观点一致[10]。在分娩进行中,应随时告知产妇有利的动态信息,并给予鼓励和肯定,指导产妇如何进行正确呼吸及分娩,提高自然分娩成功率,缩短产程,对于疼痛敏感的产妇,可以适时聊天转移产妇注意力。在分娩后加强母婴护理,实施新生儿早接触或早吸吮,鼓励母乳喂养,制定合理膳食计划。

从该研究结果来看,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的观察组产妇HAMD评分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由此可以说明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并且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及自然分娩率,降低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效果要显著优于常规护理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方翠灵.母婴床旁护理对产妇及其家属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5):51-52.

[2] 邓文娟,肖艳兰,黄河清,等.母婴床旁护理对产妇及家属遵医行为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3):22-23.

[3] 张丽,宋义菊,王倩,等.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特点[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z1):224.

[4] 陈意坚,符芳.产妇产后抑郁情绪的原因调查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4):59-60.

[5] 罗嘉凤,翟惠敏.母婴分离产妇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z2):112-113.

[6] 李秋花,郭云芳.全方位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6):54-55.

[7] 潘雅梅,詹爱丁.导乐分娩对产妇抑郁症的影响及临床护理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4(24):2245-2247.

[8] 张瑞永.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7):33-34.

[9] 刘素娥,陈月梅,葛圆,等.家庭支持对产妇产后康复及育婴效果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6):1517-1518.

[10] 黄秀芹,张继军,肖水,等.产科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角色转换的促进作用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6):810-812.

(收稿日期:2015-07-06)

猜你喜欢
分娩心理护理产妇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高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其分娩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