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教材结构,为数学教学保驾护航

2015-12-03 06:50莫锦武
教育界·中旬 2015年10期

莫锦武

摘 要:教材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载体,是数学课堂教学赖以进行的基础。只有对教材进行深度解读,探寻教材的基本结构,才能为数学教学保驾护航。本文以参透教材结构设置的理念为基础,以阐释教材结构的设置作用为核心,提出了教材编排结构下的教学建议,从而让广大教师从教材结构的体验中,读懂教材,强化效益。

关键词:参透理念 阐释核心 探寻策略 教材结构

教材结构是指基于编写教材基本理念、思想以及原则下,教材组成部分以及教材外显的结构形式。从教材的作用来看,教材结构还应该与本学科的知识结构相得益彰,并与儿童的年龄特征、认知能力高度契合。

一、基础:参透教材结构设置的基本理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课程改革的需要,教材结构也经历了众多形式的变迁。但不管如何发展,教材结构与学生身心发展的高度契合是亘古不变的主题。

1.注重知识特质和作用的聚焦

数学知识体系错综复杂,内容更是包罗万象,有的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有的相对独立自成一体。各个不同的领域,又有着自身的特质。这些因素都是编著者在编写教材时必须要充分考虑的因素。另外,仅有对教材知识特点的考量还远远不够,还要能对这些知识可能生发的对学生数学能力的促进也要拥有通透的把握。

2.注重数学自身规律和学习方式的融合

由于学生的特点大相径庭,因此各种版本的教材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个体特色。尤其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汲取信息资源的渠道得到极大地拓宽,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也将得到根本地转变。教材结构的设置就要契合这种转变,提升教材编著的物用价值。

3.注重整套教材知识内容的彼此联系

一套结构合理而精致的教材,其各个版块知识之间应该紧密融通,密切联系。这样的教材,才能做到前后串联,彼此照应,不但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内容的吸收,更有助于学生形成自身的认知结构。

二、核心:解读现行教材结构设置的作用

1.循序渐进呈现“数的认识”

小学教材按照先后顺序进行了整数、分数和小数编排设置。根据内容的不同,教材依照先在三年级初步感知,后在四五六年级分批系统学习的原则。如此设置,主要在于:分数的形式与法则与整数大相径庭,分数需要以整除的知识为背景,学生接受一时有难度;而小数与整数十进制的内容类似,方法相同的基础上易于接受。

2.自然交融凸显“计算”法则和原理

小学教材中关于计算知识的呈现结构与数的认识匹配同步。数的认识每进一层,各种类型的四则运算就更进一步。教材结构中主要凸显了如此的特色:首先,强化算理的认知。教材编著中不仅仅关注如何计算,还侧重为什么这样计算的探析,引导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其次,注重各种方法的巧妙融合。小学数学教材中,教材主要罗列了口头计算、动笔计算、估计运算以及简便计算等方法,在编著过程中,教材依据不同计算法则的特点,彼此之间巧妙穿插,自然融合,在相互交融中匹配安排,自然练习,在相互配合中凸显结构之美。

3.思维质态的转型设置“量和计量”

小学数学教材在这一方面的内容包含了长度、时间、重量等多方面内容,由于这些内容在学生现实生活中接触不多,教材结构编排独具匠心,呈现以下特点:

首先,形象到抽象。基于学生生活考量,长度和重量学生具有一定认知,学习时也便于学生反哺生活,得以印证,先行安排;而其他单位则相对抽象,学生必须借助既往学习形成的策略,才能形成方法的储备,从而契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其次,注重与其他内容的融合。计量知识需要与认数和图形的匹配,教材用心良苦,努力与其他领域的知识进行融合。

4.逐层推进,编排“几何知识”

几何知识的呈现按照不同年级分为三个环节:

体验认知环节 通过生活中常见图形的认知,将其体验认知环节 通过生活中常见图形的认知,将其视为学生认数以及理解计算法则的基础;感知特性环节 在原有起点层面上,感知常见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细化角、边长的各自特征,对常见图形进行整体把握;深化提升环节 拉伸平面认知,凸显立体化的特征和表面积以及体积的认知,形成全面的感知体验。

三、策略:基于教材结构特质的教学建议

1.克服分段教学形成的思维链接障碍

要求编者必须在充分考量学生认知特点和内容设置的基础上,以契合学生主体的认知需要为基础,将某一领域的教学内容分段呈现。

2.从教材设置中参透流程设计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研读教材内容的编排特点,更要读懂其中渗透的流程设计,从而为自身的教学服务。

3.顺应时代变化,注重实际联系

要求教师在依托教材的同时,更要超越教材,设置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流程,从而为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数学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策略:基于教材结构特质的教学建议

1.克服分段教学形成的思维链接障碍

小学数学教学对象是儿童,内容的选择与结构的设置就必须依照儿童认知的基本规律,这就要求编者必须在充分考量学生认知特点和内容设置的基础上,以契合学生主体的认知需要为基础,将某一领域的教学内容分段呈现。(下转70页)

(上接69页)

这也会因为差异大,时间长造成链接的困难,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关注内容的自然衔接,从而克服因此形成的障碍。

2.从教材设置中参透流程设计

教材是该纯粹地呈现内容,还是暗含适当的教学流程?这一直是当下教材编著时遇到的争论性话题,但基于我国目前师资质态,现行教材中其实也渗透了相应的流程设计思想,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基本的教学思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研读教材内容的编排特点,更要读懂其中渗透的流程设计。

3.顺应时代变化,注重实际联系

链接实际,联姻生活,是教材编著的基本原则,也是数学学习的基本理念。但当下社会发展迅速,生活变化日新月异,教材的更迭替换根本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教师在依托教材的同时,更要超越教材,设置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