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校网球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比较研究

2015-12-04 19:33威,度权,孙
体育教育学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运动队高水平网球

陕 威,度 权,孙 娣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中美高校网球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比较研究

陕 威,度 权,孙 娣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美国高校网球教练采用聘用制,中国高校实行委任制;美国高校网球运动员招生体系规范,生源多样,招生程序严格,中国招生程序严格,录取方式灵活;NCAA网球联赛赛程为三站晋级式,中国大网赛赛程正处于由“两站独立运行”向“三站晋级式”变化的转型期等。

高校网球;高水平运动队;运动队管理;美国;中国

1 中美高校网球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主体比较

1.1 中美高校网球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机构比较

全美大学体育事务的管理机构是美国大学体育协会(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简称NCAA),网球作为众多大学体育项目中的一项,其相关事务也由NCAA主管。NCAA根据学校体育实力的强弱,将大学间的比赛分成三个等级数十个联盟,我们通常所说的NCAA是指DivisionI实力较强的300多所院校[1]。NCAA是一个由全美上千所大专院校参与结盟的体育协会,它创建于1906年,目前拥有近400名全职工作者,组织的运行独立于政府,直接由美国奥委会领导,这使NCAA拥有较高权限来管理和组织高校运动队的人才培养与竞赛。作为社会化的非营利性组织,NCAA主要负责美国高校体育赛事的组织及运动员的发展和权益保障等。

中国大学生体育事务的管理机构是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英文缩写FUSC,简称大体协),它是由全国高等学校的学生、体育教师及其他体育工作者志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的群众体育组织。目前大体协下设24个分会,负责管理大学生网球事务的机构为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网球分会(英文缩写CUTA,简称大网协),其主要任务是推动网球运动在中国高校的普及,努力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优秀网球人才,为高校网球运动和我国网球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积极贡献[2]。具体事务包括网球竞赛的组织和管理,高校网球市场开发及网球教学经验交流和科研信息的收集等。成立各分会项目管理机构虽便于各项目的管理和发展规划,但实质上是政府职能部门的延伸,虽可以充分发挥各高校力量发展网球,但在把握网球未来市场前景及赛事商业开发方面有所欠缺,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网球队的发展。

1.2 中美高校网球高水平运动队管理者—教练员比较

网球作为NCAA常设23个比赛项目中的一项,各大学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为取得优异成绩,各高校都会聘请校外优秀教练执教网球队。聘用阶段对教练员的评价标准有两种:一是根据教练所带运动员的成绩好坏来评价;二是根据他们对学校网球运动发展所作贡献的数量和质量为标准,而不只以输赢为准则,此时对教练的评价标准则是多方面的,如教练员的管理能力,训练实践的质量及社会认可度等[3]。此外,美国高校对教练的竞技水平及比赛经验要求都非常高,据NCAA统计,美国高校DivisionI和DivisionII的高校运动队90%以上教练都是专职教练。丰富的执教和竞赛经验及对科学训练方法的钻研,使美国高校网球教练团队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学者型队伍,这是美国高校能为美国职业网坛不断输送优秀网球人才的主要原因。

中国高校网球高水平运动队教练主要采用委任制,少部分高校甚至为终身制。究其原因主要为招生制度不完善、网球师资有限及网球经费不足等。当前我国高校网球高水平运动队教练主要来源于体育院校有多年网球教学工作的教师,虽然这些教练网球基础理论扎实,但运动竞赛及执教高水平网球队的经验相对欠缺。此外,教练除组织网球队的训练外还需要完成一定的网球教学任务,教学与训练的双重负担势必会影响到教练执训网球队。委任制的实施及部分高校终身制的采用使得我国教练所面对的压力较美国教练要小很多,加之执教和大赛经验的欠缺等都会影响我国高校网球高水平运动队的长远发展。

2 中美高校网球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客体—运动员比较

2.1 运动员招生管理

美国拥有一套非常成熟的网球高水平运动员招生体系,其特点包括以下几点:法制化,各高校都必须依照相关法律来进行招生;其次是生源多样化,美国高校网球高水平运动员主要来源于美国高中,部分来自大学预科学校、两年制的学院及外国留学生;再者,美国高校招生程序非常严格,运动员须在高中阶段修完一定数量的课程,且各科平均成绩达到C,并在SAT考试中获得700分或ACT考试中获得68分才能有资格被录取加入大学网球队。美国高校对运动员的网球技能评定无统一标准,运动员主要通过参加部分大学的选秀站和表演赛来展示自己的网球水平,届时各大学的网球队教练都会亲临观赛,对有意向的运动员,教练会在赛后同运动员直接接触并告知学校招生的相关要求和奖学金的提供情况。此后运动员同高校接触、联系,直到双方满意后签下国家意向书与经济赞助协议,招生才算完成。美国很多高校都通过设立高额的运动员奖学金来吸引优秀的网球人才,这也是很多外国优秀的学生网球运动员选择去美国高校留学的原因。

中国高校网球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是在国家教育部体育与卫生艺术教育司和国家体育总局的宏观把控下,由大网协、各省市自治区教委、体育局协同有资格招生的各高校共同实施的[4]。通过近几年各高校出台的网球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对运动员的资格审查越来越严格,部分高校甚至对运动员的年龄、身高和视力等指标也作出了相关规定。此外,各高校对网球运动员的录取标准不统一,录取方式主要有两种:采用文化考试成绩(30%)及网球技术成绩(70%)进行综合评价,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对优秀运动员则以直接加分(一级加30分,健将加50分)的方式进行录取;网球技术考试合格的基础上,文化分数采用降一批次控制分数线进行录取,对优秀运动员则采用加大降分力度(降一批次控制分数线的65%或免试等)的方式进行录取。

2.2 运动员训练与竞赛管理

美国高校主要采用以赛带练的训练手段来提高网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每周除了常规的训练外,都会与邻近高校或俱乐部进行彼此间的邀请赛或交流赛。各高校通过多年的探索与积累,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训练风格与体系。美国大学生网球联赛开始于1883年,目前NCAA网球联赛是全美高校水平最高、参赛人数最多的赛事。其赛制采用淘汰制,比赛采用每盘抢七的决胜制度,三盘两胜。赛程为三站晋级式,首先是全国范围内的第一轮和第二轮比赛,赛事主要集中于每年的5月中旬,由64支球队参加,分成16个小组,每组4支球队进行两轮的淘汰赛,直到决出每小组的第一名晋级到决赛圈,最后由这16支队伍来争夺NCAA网球联赛的冠军。NCAA网球联赛经过上百年的运作,已经形成了非常规范的比赛体系。严格的赛事部署、完善的赛事运营系统(赛事推广、电视转播等)都突显出NCAA网球联赛的成熟和专业。

我国高校网球队训练组织形式多样,训练管理难度较大,这是由于运动员之间的水平参差不齐所导致。此外,我国大部分高校是以省赛和全国赛为目标来展开训练,竞赛经验的缺乏导致其竞技水平难以提升。2014年之前我国大网赛赛程为两站式,即各省大网赛和全国大网赛,两赛事彼此独立运行,大网协对全国赛的参赛资格也无严格的规定和要求,这导致每年参报全国赛的高校和运动员极多,赛事举办相当困难。2014年全国赛期间,大网协开始着手将原赛程的“两站独立运行”转型为“三站晋级式”,即将省赛和全国赛单独运行的模式变为省赛、地区赛、全国赛层层晋级的模式。省赛在全国各省进行,积分前八的高校网球队有资格晋级到地区赛,地区赛分八个赛区,分别为广州、成都、武汉、昆明、上海、西安、北京和哈尔滨,每个省份都归属于相应的地区,各地区积分前八的队伍有资格晋级到全国总决赛。层层晋级的赛程有利于增加赛事分量,提升赛事知名度,也有利于高校网球竞技水平的整体提升。

2.3 运动员文化学习管理

美国高校对运动员文化学习的要求与普通学生是同一标准,NCAA对其文化学习也作出了明文规定:(1)运动员的学习由学校学业管理部门统一管理;(2)运动员课程选择权掌握在文化指导教师手中;(3)运动员的学习成绩达不到规定标准,即使运动成绩非常优秀也不准予参加学校运动队的训练及比赛等。在运动员的学籍管理上各大高校均采用学分制,其特点主要为弹性学制和选课制[5]。高校要求运动员每学期至少修满12个学分,每学年的平均成绩不得低于210分(满分为410分),不能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运动员必须停训,且失去下一赛季的参赛资格,直到达到标准才能恢复训练[6]。如在规定学年不能修满规定学分则必须延长学习年限,以此来缓解运动员训练、竞赛和学习之间的矛盾,保证运动员顺利完成学业。

我国高校对网球高水平运动员的学籍管理主要为两种形式:一是针对文化成绩较差的运动员所开设的预科班;二是通过高考或单招等途径取得正式学籍的运动员。网球为重点项目的高校一般按照学生的志愿将运动员分散录取到各院系,文化学习同录取院系课程安排一致。网球为非重点项目的高校一般将运动员录取在各校体育系或体育学院的运动训练专业,文化学习主要为体育相关课程。此外,在文化学习上各高校对运动员的要求也不同,实行学分制的高校主要根据运动员为本校做出的贡献程度减免相应的学分,实行学时制的高校则给予免修部分课程或增加补考机会等,以此来帮助运动员完成学业。。

3 中美高校网球高水平运动队经费管理比较

美国高校网球高水平运动队经费来源主要有4个方面:(1)网球联合会发展基金(社会财团及赞助商赞助);(2)网球赛事门票收入;(3)网球赛事电视转播权收入;(4)学校的财政拨款。据统计,美国I级学校每年竞技体育的预算达千万美元以上,如明尼苏达大学每年的体育竞赛预算大约是8000万美元;II级学校每年的体育竞赛预算大概在500万美元;III级学校每年体育竞赛预算大概为300万美元。美国网球赛事商业化的成功运作能为美国高校带来高额收入,这促使美国高校为招收优秀运动员而相互竞争,也成为提供运动员高额奖学金及训练和参赛经费的主要来源。

我国政府对高校网球队的训练经费不专门拨款,网球队经费主要来源于学校的教育经费支出,主要用于运动员参赛、运动员训练补助、训练器材和相关物质的购买等。此外,我国极少数高校网球队拥有赞助商,通过调查2014年广东省大学生网球锦标赛的43支高校网球参赛队伍发现,仅暨南大学和华南理工两所高校拥有赞助,其余参赛高校大部分为学校拨款,甚至少部分高校网球队是运动员自费训练与参赛。当前我国高校网球队面临市场化程度低、自身造血功能不足等问题,美国高校网球商业化的一些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4 对我国高校网球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的建议

我国大网协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完善现有的管理机构,逐步放宽政府对大网协的管理权限,以现有的专家领导队伍为基础,进一步加强组织内部建设,真正实现大网协领导、协调、监督和发展高校网球高水平运动队的职能。

我国高校可以设立体育奖学金,以此来吸引更多有天赋的网球人才进入高校。针对高校网球队的训练,建议充分利用各高校(尤其是大学城)的网球资源,发展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高校网球俱乐部,通过校际之间和高校同社会网球俱乐部之间的训练与竞赛来构建多元化的网球训练与竞赛体系。

目前我国大网赛赛程正处于转型期,相比美国130多年的办赛历程,我国大网赛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国大网协要立足当前,同时借鉴美国高校网球队的商业化模式,提高网球队的社会化程度,寻找同网球项目契合点高的企业和社会组织的赞助与合作。

[1]李硕.NCAA Tennis Championships[J].Tennis,2010(1):66-68.

[2]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网球分会[EB/OL].[2014-06-18]http://cuta.ruc.edu.cn.

[3]王小军,马小平.对中、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的比较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2):21-23.

[4]李艳,黄亚玲,王伟.对中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12):82-86.

[5]田祖国,罗婉红,王秀强.美国大学体育组织建构与运行机制及启示[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4(2):1-4.

[6]NCAA Eligibility Center.2013-14Guide for the College-Bound Student-Athletes[EB/OL].[2014-01-05]http:// ncaa publications.com/product downloads/CBSA.pdf.

Comparison between College High Level Tennis Team Management in China and U.S.

XIA Wei,TUO Quan,SUN Di
(Sports Science Detp.,South Central Normal Univ.,Guangzhou 510006,China)

The research finding of the paper show that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coaches are employed whil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coaches are assigned;the enrollment system of the American universities is legal,various and strict while that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ies is becoming strict and flexible;NCAA tennis league is three-stop while the tennis match of China is transformed from two-stop to three-stop.

university tennis;high level sports team;sports team management;U.S.;China

G845

:A

:1672-268X(2015)04-0042-03

2015-04-16)

猜你喜欢
运动队高水平网球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教育部:柔道、摔跤等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今年停招
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党建工作在优秀运动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探讨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中学创办二线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集体性项目运动队的集体效能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