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论新时期大学生的道德培养

2015-12-04 20:45孙黎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19期
关键词:道德培养大学生

孙黎

摘要: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间,大学生道德素养的高低又是其毕业后能否获得成功的基石。为促进当下大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嵌入到社区文化建设之中。国家以法规的形式固定专项预算资金推动能够真正代表优秀传统文化的好作品,以基层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走进社区和乡村,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城乡无缝覆盖。通过文化弘扬、持续教育和契约约束等各种形式,促使社会群体成员逐步转变为具有重利但不忘义,崇尚劳动、创造财富等思想意识的群体,进而升华为具有奉献、为公等高尚情操的群体,并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固化为价值观。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061-02

当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高等教育师生都会受到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冲击。高等院校德育工作如何适应社会转型的特点?尤其是当下,我国经济出现新常态,多元文化在大学生思想中碰撞激荡,社会发展中所沉积的各种矛盾伴随着生产力指数式的增长而集中释放。高等院校如何才能够真正提升在校生的道德素养,这是德育工作所面临一个亟待解决问题。为促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共同作用、合力提升。

一、社会引导

1.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而且还表现出民族的品格与追求,同时又多角度展现出民族特质和价值观。所以,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从社会层面大力弘扬。首先,充分发挥现代传播媒介的优势,推出能够真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诸如电影、电视、歌曲、戏剧等各种形式的精品,营造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在全社会掀起学习和致用的高潮。其次,积极实施教育。以规章制度的形式推动其走进教育的视野,并明确把其作为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列入学校教育规定课程。最后,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嵌入到社区文化建设之中。国家以法规的形式固定专项预算资金推动能够真正代表优秀传统文化的好作品,以基层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走进社区和乡村,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城乡无缝覆盖。

2.树立群体正确的价值观。群体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影响到成员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取舍。为促使身处社会转型期的各类人群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其一,传播正能量,积极推动正确处理和对待“奉献与索取”、“公与私”、“义与利”所遵循的原则与标准成为主流群体的心理共识。其二,发挥社会舆论导向,引导社会崇尚劳动,努力引导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事实证明,价值观扭曲,最终将成为个体成长为全面人的障碍。通过文化弘扬、持续教育和契约约束等各种形式,促使社会群体成员逐步转变为具有重利但不忘义、崇尚劳动创造财富等思想意识的群体,进而升华为具有奉献、为公等高尚情操的群体,并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固化为价值观。

二、学校教育

1.创新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又缓慢的过程,要想达到院校预期的目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创新德育观念。大学生道德培养不仅是德育教师的职责,而是全校共同的义务,高等院校应树立全新的德育观念,学校积极把全体员工培养为一支政治合格、专兼结合、作用互补、业务精湛的德育队伍。在校园内努力营造出时时讲德育、人人重德育的良好局面。其二,创新教育方式。新时期大学生思维活跃但心理不稳定,喜新猎奇却又易于偏执。传统上纯粹理论说教或动辄训斥的教育方式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甚至出现南辕北辙的结果。因此,肩负德育教育重任的院校员工都应与时俱进,积极创新德育教育,在学习中转变,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创新,在创新中求解。其三,创新教育模式。在充分吸收传统教育模式优点的基础上,探寻真正适合新时期大学生特点的教育模式。如将纯粹的课堂讲授改变为堂上堂下并重,把单一理论教学转变为理论与实践齐抓,变片面的单抓学习为学习生活都深入等。

2.丰富教育内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丰富教育内容:其一,及时编修教材。有关部门应及时组织专家和一线德育教师编纂时效性和实用性强的德育教材,同时缩短编纂和刊发周期,以抵减教材滞后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其二,完善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微博、微信、QQ、飞信和互联网等便利条件,寻找道德教育方面的先进事迹或典型事件等纳入公众视野的信息,即时创建典型教学案例,及时走进教学课堂开展开放式讨论,相继实施正确的道德教育。其三,开设德育论坛。群策群力,弘扬积极。定期举办行德育讲座,经常邀请专家、知名学者或道德英模人物开展讲座,现身说法,持久激发学生学习或成为人皆仰之的道德模范人物的热情。

三、家庭影响

1.纯洁家庭环境。“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为推动新时期大学生的道德素养的提升,除了社会引导、学校教育之外,家庭还应为其创造出良好的环境:第一,文明用语,纯洁语言环境。家庭所有成员,尤其是父母及其他长辈在家庭中,应先思谨言,传播文明。谈话内容应是健康向上,谈话的思想应是尚善。第二,率先垂范,纯洁行为环境。“圣人作不言之教”,父母或其他长辈在日常生活中各种行为的取舍将会在孩子心灵中留下难以抹灭的烙印,而这些印记也终将会成为其效仿的对象,并最终显现于这个家庭所走出的孩子在未来的为人处事之中。第三,尚善如一,纯洁心理环境。新时期大学生道德的培养,需要家庭成员共同为其长期营造一个“尚善如一”的家庭心理环境,尤其是家长更要首先具备“尚善、行善”的高尚修养,从而能够为家庭中的学生时时提供心灵的鸡汤。

2.共同提升素养。家庭共同道德素养的缺失会传导到走向学校的孩子身上,而这些缺失终将有一天会成为其未来人生道路上触礁搁浅的隐患。所以,家庭的每个成员都要共同提升道德素养。首先,认真查找出家庭成员道德素养方面存在的不足,找出根源,分析原因,进而采取措施完善自身。其次,在生活和工作中做到洁身自好、淡泊名利,自觉抵制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相悖的不良风气。最后,把家庭素养提升纳入到家庭建设之中,长期坚持不懈。在家庭共同素养提升的同时,也会反来过哺育正在成长中家庭成员,而成长中的家庭成员正是或将要成为高等院校的大学生。endprint

四、自我提高

1.努力学习,拔高道德底线。首先,思想上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到德才辩证关系。正如司马光所言,“才,德之资也;德,才之帅也”。其次,增强学习意识。不仅要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而且还要在课下学习有关论著,不仅要广泛阅读,更要善于读后思考。再次,重视实习中自我提升。实习生,在与职业群体的接触过程中,很可能会直面良莠不齐的道德现象。面对所接触的有悖道德的职业行为,身处矛盾交织和自我拷问中的实习生,必定会与自身脆弱的道德良知相互碰撞,进而留下深深的道德烙记,同时为其个人道德的提升叩开门扉;最后,勇于自我省察。初涉职业生涯的大学生,往往容易彷徨于道德规范与失范边缘,道德困境会使其思考而进行道德判断和分析,最终形成道德底线。而这一底线将会成为其将来道德取舍判定最直接的参照物,进而影响到将来发展的高度。

2.知行合一,促进自我提升。首先,培养道德情感。通过道德理论的学习和剖析生活中典型的正反道德案例,培养学生自身的道德良知,同时通过社会引导、学校教育和家庭的影响等方式进而培育学生的道德情感,在其心灵中埋下道德种子。第二,树立道德理想。新时期的大学生在走向职业生涯之初,努力提高自身道德的愿景并践行之,最后促使自己真正树立崇高道德理想。第三,强化道德意志。积极向道德英模人物学习,正确处理道德冲突,在冲突中磨炼自身,坚守道德底线,努力朝着已定的道德理想前行。第四,塑造道德人格。知行合一,牢固树立自身的道德准则意识和道德责任意识,在坎坷的职业生涯中抵制住各种诱惑的冲击,从而在复杂社会实践中提升自身道德境界,塑造自己高尚的道德人格。

总之,认真查找出家庭成员道德素养方面存在的不足,找出根源,分析原因,进而采取措施完善自身。其次,在生活和工作中做到洁身自好、淡泊名利,自觉抵制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相悖的不良风气。最后,把家庭素养提升纳入到家庭建设之中,长期坚持不懈。在家庭共同素养提升的同时,也会反来过哺育正在成长中家庭成员,而成长中的家庭成员正是或将要成为高等院校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冯海燕.浅论医学生成才与医德教育的关联性[J].卫生职业教育,2013,(1):7.

[2]张秀梅,张敏.转变观念——职业院校教师走出职业困境的关键[J].卫生职业教育,2013,(1):12-13.

[3]周峰.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践与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2007,(2):223.endprint

猜你喜欢
道德培养大学生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