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题研究
——图书馆科研工作新视角

2015-12-05 06:25覃珍
新世纪图书馆 2015年9期
关键词:馆员选题课题

覃珍

微课题研究
——图书馆科研工作新视角

覃珍

论文以“微课题研究”作为论述对象,从“发现问题·确定选题;搜集资料·学习借鉴;选择方法·设计方案;实践尝试·反思调整;总结提升·结果呈现”五个方面对微课题研究模式进行详细分析,并就如何通过微课题全面提高图书馆的科研水平提出一些见解。

科研工作 新视角 微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 学术研究

微课题研究,是指把日常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梳理、筛选和提炼,使之成为一个课题,并展开扎实的研究。它是一种研究范围小、研究周期短、研究过程简便的科研方式。本文拟从“发现问题·确定选题;搜集资料·学习借鉴;选择方法·设计方案;实践尝试·反思调整;总结提升·结果呈现”五个方面对微课题研究模式进行详细分析,并就如何通过微课题全面提高图书馆的科研水平提出一些见解。

1 微课题的内涵及特性

“微课题研究”具有以下特征[1]:(1)小,即微小。是指微课题研究的范围小、问题微、人员少、时间短、成本低。这也是微型课题研究最显著的特点。(2)活,即灵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实施流程不像规划课题那么复杂;其次,在课题的组织形式上,既可以单独一人承担,也可以是小组合作研究;第三,选题灵活、自由。(3)实,即实在。微型课题的选题及研究过程真实有效,研究方法朴实无华,研究结果对实践工作有现实的指导作用。(4)短,即周期短。微型课题属于短线研究课题,见效快。

2 图书馆开展微课题研究的积极意义

2.1 微课题研究的开展,能实现图书馆科研和业务工作的同步提高

微课题是以实践工作中发生的具体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而图书馆开展微课题就是要把研究贯穿于各项业务工作之中。图书馆业务工作中的一个问题、一个现象或者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是一次读者活动都有可能成为微课题研究的源头。而微课题研究的成果则可以直接服务于图书馆的实践工作。由此可见,图书馆开展微课题研究确实能改变科研与业务工作严重脱节、研究成果无法有效转化利用的现状,真正能起到促进科研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同步发展,在馆内形成以服务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服务的良好氛围。

2.2 消除馆员科研的畏难情绪,促进馆员专业化成长

为深入了解图书馆的科研工作现状,笔者曾借助“广西高校图书馆QQ群”这一平台,对群内大部分各院校图书馆进行网络调研。在调研中发现,大多数馆员对于科研活动表现出畏难情绪。馆员产生畏难情绪的原因有多个方面:一是大部分馆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科研知识培训,缺乏科研的基本知识,科研能力偏低。因此,有些馆员虽然业务能力强,有开展科研的愿望,可一旦要真的实施开展课题研究,却又感到茫然,束手无策[2]。二是大多数院校中每年省级以上科研课题立项和投资很少倾向于图书馆,图书馆的课题在校级课题中申请立项成功的概率很小。有些课题即使立了项,层次也较低[3]。“项目少,立项难”,在这种现实状况下,图书馆科研工作可谓举步维艰,令馆员对科研工作望而生畏。此外,从当前图书馆课题研究现状来看,多数课题研究项目都成为“专家指导,领导挂帅,职工研究”的共同体。有幸参加课题研究的馆员在研究过程中既无学术优势又无管理优势,地位尴尬,处于一种被动研究的状态。图书馆开展微课题研究,其最大的意义在于可以凸显馆员在课题研究中的主体地位,消除课题研究“专利权”及神秘的面纱,实现可以研究的“亲民化”。

3 图书馆实施微课题研究的思路

3.1 微课题的研究步骤

“微课题”作为一种大众化的实践性短线科学研究,在研究过程上,主要研究包括“发现问题·确定选题;搜集资料·学习借鉴、选择方法·设计方案、实施研究·反思调整、总结提升·结果呈现”等几个阶段[4],研究步骤详见图1。

图1 微课题的研究步骤

3.2 图书馆个人课题研究过程解析

第一步:发现问题·确定选题。开展“微课题”研究,首先要求馆员做个“有心人”,善于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和寻找问题。对于微课题研究的选题,馆员须持“弃大拣小”的态度,如在阅览室工作的馆员,稍微留心,就会发现:几乎每天都会接收到大量的赠刊,但由于赠刊存在品种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到刊率无法确定等特殊情况,又不能按照常规期刊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如何通过科学管理来使赠刊发挥应有作用呢?”这是个常见的问题,但却又是长期困扰阅览室管理工作的现实问题。因此,我们可考虑把它作为一个典型问题来展开研究。类似这些看似普通,却又是工作中存在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问题,我们都可把它们列入微课题研究问题的备选范围。

第二步:搜集资料·学习借鉴。当馆员确定课题的选题后,应围绕选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向专家同行请教等方式了解与该研究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对于馆员来说,这一个阶段既是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馆员通过此阶段的研究学习,为课题研究的开展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

第三步:选择方法·制定方案。这一阶段,馆员将在第二阶段学习提高的基础上,制定出课题研究方案。对于微课题这种馆本研究的方案,不需要过于强调严谨或者格式化,方案的设计完全可以体现出研究者的风格。可考虑作适当简化。方案大致包括“课题名称、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步骤及预期成果”五个基本要素。

第四步:尝试实践·反思调整。“尝试实践·反思调整”阶段是将研究方案付诸于行动的重要过程,也是馆员在实践过程中检验方案适用性的过程,还是一个循环反思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馆员可能会出现原先所制定的方案不适用于当前的实践研究,需要对原定方案作出必要的调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出现需要调整方案,那么研究的过程也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即从当前的“尝试实践·反思调整”重返至第二阶段,再次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策略。

第五步:总结提升·结果呈现。在这一阶段中,馆员需要把前阶段开展的活动、形成的结论、获得的感悟和取得的成果进行梳理与总结。微课题研究的成果样式可不拘一格,可以通过报告、成果记录、活动方案设计、工作反思、随笔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此外,图书馆还应设法为馆员提供成果展示的平台,鼓励馆员通过举办成果展示、开展小型学术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与其他馆员分享研究成果。

4 图书馆实施微课题研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从保障措施入手,确保微课题的有效推行

微课题研究是一种比较新颖的馆本科研方式,它对图书馆深入推进科学研究工作和有效促进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如何才能确保微型课题研究有序、高效进行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制度保障。学校应从制度入手,为微型课题研究创设一个良好氛围,以此倡导、激励和调动馆员参与微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使参与微型研究成为每位馆员的内在需求。

二是设备设施保障。在开展微课题研究工作中,馆领导除了要担任起管理者、指导者的职责外,还应扮演好后勤保障的角色,在物质、时间方面给予馆员开展微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保障。

三是技术保障。图书馆要针对馆员们课题研究缺乏主动性、研究能力偏低、研究过程不够规范等问题,从微课题的研究目的、选题技巧、研究方法、结题指导等环节对馆员们进行全面细致技术指导和帮助,使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少走弯路,尽早进入研究状态。

四是评价保障。开展科学有效的课题研究评价,对树立良好学术馆风,提升课题研究质量和馆员的创新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建立图书馆微课题研究的评价制度,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设立微型课题结题奖励机制,对完成课题的馆员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但是,因很多馆均存在经费紧张的现实问题,建议图书馆在实施科研奖励制度的问题上,采用以物质激励为主,精神激励为辅方式进行;(2)开展微型课题研究的优秀成果评选,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优秀的微课题成果图书馆可引导馆员挖掘研究的深度,并全力支持馆员向学院或者上级部门推荐申报科研立项,使课题的研究得到进一步的提升;(3)把微型课题研究作为图书馆职工聘任、评先和职称晋升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充分调动起馆员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5]。

4.2 引导馆员掌握挖掘问题的方法,强化“问题意识”

任何研究都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必要进行微课题研究。选题是进行小课题研究的第一步,而且是甚为关键的一步。它决定了整个课题研究的方向和水平,在微课题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是对于馆员来说,科学研究的能力相对薄弱,在开始接触课题研究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在自己工作中去发掘问题,感觉无从下手。因此,要鼓励馆员开展科学研究,必须得先从培养馆员的“问题意识”着手。

如何帮助馆员在工作实践中挖掘有价值的问题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引导馆员发现问题:(1)对图书馆各项常规工作进行梳理,发现并提出问题;(2)从有关科研部门发布的课题指南中得到启示,结合图书馆的工作实际提炼出选题;(3)馆员根据个人研究兴趣,深入追踪分析同行在某个领域研究中取得的先进经验和方法所存在局限性和适应性,由此挖掘出可以改进的问题;(4)从其他学科寻找研究灵感,积极思考:能否将其他学科的做法移植和借鉴到图书馆实际工作中使其产生良好的效果和作用。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问题库”的方式进一步增强馆员的问题意识。具体做法是:馆内统一给出馆员硬性规定:如要求馆员每周(或者半个月)内至少向图书馆“微课题问题库”提供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图书馆定期对问题库进行归类、筛选,形成“图书馆微课题研究指南”,供馆员参考选择[6]。

4.3 创新科研活动形式,提高微课题研究的实效

针对大多数馆员对开展课题研究的畏惧心理,可尝试从创新科研活动形式入手,营造一种轻松、互助、平等的科研氛围,逐步提高馆员参与课题的兴趣,培养他们自信心。以下几种科研活动可供各馆参考:

(1)开展“中心发言制”学习活动。实践证明,中心发言制的大致做法是:每个馆员每个学期都要必须轮流承担1至2次的中心发言任务。每期的业务学习活动都指定一个中心发言人,担任主讲的中心发言人要负责选择问题、查找资料、提炼观点、撰写讲稿、实施讲演、组织讨论等全部学习过程。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创新、有效的业务学习形式,它打破了以往学习活动中职务、资历的界限,馆员在平等、宽松、民主的氛围中相互学习探讨,进行多向互动交流,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2)开展互助式学习活动。学习、互助是提高馆员的专业素养、培养馆员之间协作意识的有效措施。图书馆的互助型学习活动有两个层面:一层是馆员之间的互助学习。将馆内的业务骨干、高级职称人员、馆领导(含学院具有科研经验的专家)与普通馆员结成“一对一”互助学习对子,对子双方各展其长,互帮互学,优势互补。为了确保结对学习的效果,图书馆应健全此项学习各项制度,认真实施过程管理,如通过对子双方签订《业务结对承诺书》明确各项帮扶任务指标,管理层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结对学习情况进行督查,及时掌握双方的履职情况。一层是建立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的结对互助关系。图书馆可通过与具有较强科研水平的图书馆结成帮扶关系,积极学习他馆先进的科研管理经验,以促进本馆科研水平的全面提高。

(3)进行会诊式学习活动。为了进一步培养图书馆员的“问题意识”,图书馆要坚持做好工作记录制度,要求每个业务部门每天做好相关的工作记录,特别是对遇到的疑难、困惑的问题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相关记录。图书馆办公室定期检查工作记录情况,并将各业务部门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汇总,组织馆员针对汇总的问题进行集体“会诊”活动,共商解决办法。这种学习活动主要是通过借助于会诊式学习活动,进一步培养馆员的“问题意识”,找到微课题研究的突破口。当然,图书馆的创新科研活动形式多样,各馆可通过不断摸索,找出更多、更适合本馆实际的科研方式。

5 结语

微课题研究对于图书馆来说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微课题研究的认识还比较粗浅,对微课题相关研究还很不成熟,例如怎样才能更好激发馆员的研究热情,微课题成果如何得到进一步提炼和升华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摸索。但是,微课题作为一种平民化的研究方式,如果能以其作为突破口去进一步拓宽图书馆的科研工作思路,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尝试,应该得到广泛推广和深入探讨。

[1] 徐炳嵘.草根性:微课题研究的本质属性[N].江苏教育报,2013-06-14(004).

[2] 陈少华.高职院校图书馆科研管理创新模式探讨[J].法律与经济,2011(11):129-130.

[3] 曾伟清.浅析高校图书馆科研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图书馆论坛,2005(4):76-78.

[4]王建芝.小课题研究: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9):31-34.

[5] 谢世利.构建完善的微型课题管理机制[J].四川教育,2006(10):14-15.

[6] 徐洁.如何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8(8):3-6.

覃 珍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办公室主任、副研究馆员。广西南宁,530007。

The Micro Subject Research:The New Viewpoint of Library Scientific Research

Qin Zhe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odel of micro subject research from five parts:spotting problem and confirming research; collecting materials and learning from others;choosing methods and designing plan;practicing and adjusting;making conclusion and presenting result,and puts forward some ideas about how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library through the micro subject resear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New viewpoint.Micro subject research.Subject research.Academic research.

G251.5

2014-12-21 编校:邹婉芬)

猜你喜欢
馆员选题课题
我的微课题研究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不忘的初心 永恒的课题
谈诗词的选题
擦亮初心: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探讨
图书馆青年馆员的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选题有误
基于个人发展困境与人力资本视角双维度考量的青年图书馆员培育对策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