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域基层群众文化现状

2015-12-05 09:10
决策与信息 2015年26期
关键词:巴州基层群众



浅谈地域基层群众文化现状

吴燕

新疆巴州文化艺术创作中心 新疆库尔勒 841000

[摘要]本文对现今地域群众文化进行了研究,报告了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群众文化的现状。

[关键词]群众文化;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地域是指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全州行政面积48.27万平方公里,占新疆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地级行政区,有蒙、维、汉、回等46个民族,巴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丝绸之路南中两道均通过巴州。这里曾是西汉西域都护府的所在地,西域36国中有11国在巴州境内。这里曾飘拂过张骞的旌旗,驰骋过班超的战马,留下过唐玄奘的足迹。繁荣兴盛了数千年的“丝绸之路”和举世闻名的楼兰文明至今令人遐思无限。

群众文化是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最接“地气”的文化,是文化的家园和坚实大地,是搏动着原始生命、洋溢着生活气息的田野风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尽管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群众文化一直受到忽视和抑制,甚至处于"亚文化"状态,但在多年积累与发展的基础上,一直处于边缘的群众文化活动正发生着迁动,重归它在文化谱系中应有的位置。

如何直面现实,反思巴州文化建设之现状,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是摆在我们边疆基层一线文化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值得我们认真探索和思考。

一:重视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是时代需要

基层群众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基础部分,并且决定当代中国文化体系的面貌和走向,是由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的。基层群众文化在时代的呼唤中脱颖而出,走上前台,成为中国两个文明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最核心的动力是"三个代表"的提出。"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由此开辟了有关文化价值和功能的新的阐释空间。

二:巴州群众文化现状

在新疆这样一个各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各民族间文化相互交融的文化背景下,以巴州歌舞团、巴州文化馆为首的文化团体长年为广大群众开展演出服务,演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过歌舞、弹唱、小品等形式反映当代各项方针政策,配合乡镇、县市各项中心工作进行政策法规、科技时事等方面的宣传活动,深受广大市民及农牧民的欢迎。以群众文艺宣传演出活动为龙头,配合和带动多门类,多层面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这也是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亮点。如开展“三独”等各类文艺竞赛、“中国梦”演讲比赛、麦西来普交流、广场舞切磋、斗羊、赛马、扇子舞、腰鼓队、套圈、棋类、球类比赛、钓鱼比赛、业余歌手大赛、中小学生艺术作品大赛、外请文艺团队演出、“访汇聚”工作组专场文艺演出、举办反“极端化”反邪教图片展、放映各类电影等。今年国内大型音乐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西北地区海选赛地点就定在巴州州府库尔勒市。这也是另一角度的巴州良好的文化氛围的体现。

在巴州各社区、文化站都争相开展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同时,群众文化场所的建设也在逐步完善。仅2014年一年,库尔勒市就完成了市文化馆、市科技馆、规划馆的全面建设,目前,有包括民俗文化博物馆、档案馆、综合展馆、美术馆、图书馆、党史地方史志馆、文化馆等十余个群众文化专馆。

而随着巴州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而各县市及农村牧区的群众文化生活也产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文化活动内容、内涵的丰富和品位、质量的提高上。大部分社区及乡村文化室除原有的图书阅览、电视、棋类设施外、大多都配备了电脑、VCD、照像、摄像、体育、健身等活动器材。文化户也在原来只有一些乐器、图书、电视的基础上增添了电脑、音像等先进设备。文化室、文化户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在原有的群众自娱自乐无偿服务的基础上拓展了一定的经营项目。如开展“农牧户家庭民俗文化游”项目,利用当地优越的环境和便利的交通,开发传统少数民族生活、祭祀习俗等文化资源,开展旅游文化和餐饮文化经营活动。这是新时期农村牧区群众文化发展的一个动向。

三: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基层群众文化迎来了新的春天,同时,也不能否认,巴州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城市部分由于国家的支持出现了新的可喜面貌,但有的地区却由于资金等问题陷于瘫痪状态。即使在一些设施仍然具备的地方,也存在基础设施陈旧、观念落后、人员配备不力、分工不明确、经费投入不足等因素,无法开展活动。大量的农牧区主要劳动力流向城市,农牧区平时留下的人多为老弱者和儿童,在生活都不能完全保障的情况下,群众文化工作的展开更显单薄。在条件相对比较好的乡镇文化站、室,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文化阵地流失,不能做到常年定时的工作。二是缺乏专业人才。原有的文化专干多已离岗,有的被调离到其他单位或岗位,有的专干被分派其他中心工作而不务专业,有的则因年龄老化或工资低而自然流失。三是基层文化活动普遍资金不足,一些文化活动项目无法实施。这也是巴州群众文化活动与内地城市相比较略显萧条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群众文化组织方面,也有着以下几个问题:其一,对群众文化的注重不够,换而言之,部分仅限于纸面上的。其二:活动内容相对较少,没有较为丰富的内容。活动方式相对落后,创新方面滞后。其三:忙于应付。因为文件的下发而做工作,因为“不得不做”而工作。其四:不注重总结,重活动,轻档案收集整理汇总的现象。其五:在新疆特殊的形势下,后顾之忧较比以往更多,担心出事。对社会秩序稳定的担忧,对聚集人员人身安全的担忧,这往往是影响群众文化活动实施的重要因素。

在群众文化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

我身为巴州文化艺术创作中心的工作者,在去年的下乡采风走访老艺人的工作中,发现巴州的民间群众文化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问题就是“后继无人”。很多非常优秀的民间艺人民间能人身怀绝技,却无人传承。因此如何发扬和传承优秀的民间文化和技艺也成了一个重点问题。

而在群众文化的形式上,存在着一些民间遗留下来的“逅病”,少部分地区的群众文化项目只限于“斗鸡”“斗羊”“斗狗”等。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所以各主管管理部门应该充分利用行政资源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组织、引导,组织相关部分开展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避免一些群众因没有健康的文化活动吸引,粘染上“黄、赌、毒”等不良风气。同时,要引导群众自行开展一些文化活动,并出台政策给予鼓励。如,可以让群众组织自己的演出队伍等,并进行一些补助,以促进自办的群众文化可以健康持续发展。

四: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1、建立高层次的群众文化队伍

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人。在队伍建设上,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和各层次在职人员的培训已经成为群众文化事业发展中非常迫切的问题。因此,在群众文化高层次人才培养上,也应拓宽思路、创新方式,与先进思想优秀工作方式接轨,多学习多实践,如巴州美术馆工作人员今年参加的“全国美术馆馆藏作品普查工作培训”就改进了之前老一套的工作方法,按照国家统一要求使作品收藏工作做得更规范细致。

2、扩大社会参与

群众是群众文化的主体,也是社会化运作中不应忽视的重要力量,而民间文艺社团和专业文艺团体分别是群众文化事业的骨干力量和重要外援。此外,积极争取名人、专家学者对群众文化事业的指导也是扩大社会参与的重要方面。

3、文化志愿者的招募

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文化志愿是社会参与方式中需要重视的重要人力资源。文化志愿者是指自觉为社会公益文化付出时间、劳力和智慧的人士。在欧美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志愿者也称义工。作为义工的重要群体,以学生为代表的“青年一族”一直是艺术组织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宝库,“灰发一族”,尤其是退休的专业群体也具有特殊的价值。而志愿者的专业训练通常要由代表社会公共礼仪的官方机构承担,只需文化艺术组织根据自己的需求向这些机构申请项目培训,就可免费获得来自政府对志愿者培训的支持。此外,还要对志愿者实施活动进行中的指导与活动结束后的管理。

4、注重群众文化正确导向的宣传教育

同时要注重群众文化正确导向的宣传教育,更要区分层次、突出重点。第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充分发挥乡间艺人、能人的带头作用,用他们的高超技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第二,要从娃娃抓起,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把适宜少儿的、群众文化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之中,体现在学校日常管理之中,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文化的种子在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真正培育起来。使广大青年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身体力行正确的群众文化价值观。第三,要润物细无声,发挥精神文化产品潜移默化的作用,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群众文化观。培育和弘扬积极向上的群众文化观,必须使之融入社会生活,让它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五:总结

基层群众文化要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猜你喜欢
巴州基层群众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巴州红枣产业发展中科技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多让群众咧嘴笑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新疆巴州: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