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一体化建设工作的思考

2015-12-05 09:10李勇
决策与信息 2015年26期
关键词:铜川市铜川分馆



铜川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一体化建设工作的思考

李勇

铜川图书馆 陕西铜川 727031

铜川市位于关中平原向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南接古都西安,北邻革命圣地延安。铜川市现有市、县5所公共图书馆以及34个乡镇图书室、316个农村文化室、202家农家书屋和12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010 年11月1日总投资5000余万元、建筑面积12400平方米的铜川图书馆新馆正式免费对外开放。全市现辖耀州区、王益区、印台区、宜君县四个区县,均建有公共图书馆,其中耀州区图书馆、王益区少儿图书馆、宜君县图书馆在2009年评估中被确定为三级图书馆。

一、铜川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一体化项目创建的背景

铜川地处西部,是一个煤矿资源枯竭、经济欠发达地区,铜川被国家列为资源型转型城市,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建设一个惠及全民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铜川转型发展,提高市民幸福指数的一项重要内容,图书馆服务一体化建设也就自然被提了出来。铜川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由市、县公共图书馆以及乡镇(街道)、社区(村)图书馆(室)构成。由于该体系中的市、县级公共图书馆地位比较明确,属于政府举办的公共事业单位,列入公共财政供给范围,因此比较有保障。而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中的乡镇和社区图书馆的总体情况并不乐观。主要原因是没有纳入公共财政供给范围,经费得不到有效保障、管理水平低,服务手段落后,缺少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不可能有效的承载公共图书馆服务职能。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统筹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建设服务一体化的新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2010年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铜川实现了区县、乡镇全覆盖,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服务大量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为图书馆实行广泛的资源共享提供了技术条件,也为公共图书馆服务一体化的构建提供了保障。通过努力,我们在区域内初步构建起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发挥各图书馆的整体效应作用,成员馆的读者群不断扩大,文献信息资源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使有限资源为大家所共享。铜川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一体化建设经国家文化部、财政部审批,也被确定为首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47个项目之一。

二、铜川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一体化项目设计思路

铜川市辖区范围小,市县图书馆联系相对紧密,但受到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以及地方财政支出的限制,无法达到“建设主体同一”、“管理机构同一”的理想模式。我国发达地区总分馆模式,依然给予了我们很多借鉴。我们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整体规划、全面协调、统一实施的方针;按照合理结构、均衡发展、健全网络、有效运行、惠及全民的原则;构建以市图书馆为中心,以县区图书馆为依托,以乡镇、村(社区)图书馆为基础,以厂矿医院及单位、部队等行业系统图书馆联合加盟为补充,建设覆盖全市、城乡一体、功能完善、资源共享、管理规范的新型公共图书馆一体化服务体系。发挥全市中心馆的龙头和纽带作用,把县、区图书馆、大专院校图书馆以及厂矿、部队、社区(外阅点)图书馆紧密地联系起来。定期召开全市图书馆馆长联席会议,多方协调、统一认识、全面部署工作,使全市图书馆工作形成了一盘棋。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展以计算机文献书目数据共建共享、馆际文献互借、地方文献联合征集、地方文献数据库联合建设、联合参考咨询、联合培训、讲座资源共享等为工作内容,最大程度整合和完善全市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尤其是铜川地域特色文化、历史文化信息,并将搜集任务和信息资源服务向乡、村、社区辐射。广泛提升服务能力,形成“零门槛、近距离、送服务”模式。“零门槛”就是实施免证进入、免费办证、免费借阅;“近距离”就是逐步缩小服务半径,尽快在全市形成市县馆对馆1小时服务圈,馆(分馆)对读者实现半径2公里服务圈或一刻钟服务圈,形成市馆、县馆、乡镇文化站图书室、村文化室(农家书屋)、街道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文化图书室服务链;“送服务”就是建立送书上门和图书流动车定期配送制度,建立重点读者群,培养基本读者群,送书上门,上门办证,服务零距离。最终将实现“一证通”服务,图书在全市范围内通借通还;市县两级图书馆以及社会各类文献资源整合,采编信息互通,传统文献资源和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功能齐备的乡镇图书馆(室)、村级农家书屋、社区图书室,并逐步建立图书定期配送回流制度。规范的管理,人性化的服务最终形成了“政府主导、统筹规划、馆际流通、分级管理、一证通用、资源共享”的大物流、大流通服务模式。

三、项目实施的步骤与方法

1、成立联合编目中心

实现资源共享,务必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全市五家公共图书馆积极行动,全部加入陕西省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使我市成为全省唯一一家联盟全覆盖地区,率先在全省范围内使用联盟内同一个图书馆管理系统提供服务。编目是图书分类及检索的快捷途径,为了实现采编的一体化,2011年9月我们组建了由市县两级采编人员组成的铜川市公共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联合编目中心组织管理机构设在铜川市图书馆,负责协调全市联合编目相关业务。中心根据各联合馆需求研究制定下年度图书采购计划,实行统一的采购标准,避免图书的重复采购,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2、采购上的分散计划、集中统筹、统一招标、分散采购

由于铜川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各公共图书馆用于采购文献资源的费用相对有限,在封闭运行的情况下,各馆文献资源建设不免存在重复购置,资金浪费。为使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我们提出“分散计划、集中统筹、统一招标、分散采购”的采购方针。‘分散计划’就是各馆提出各自的年度采购计划,报市馆采编部。‘集中统筹’就是由市馆采编部召集联合编目中心,研究每个馆的采购计划,以不重复采购为原则,给出采购意见。‘统-招标’就是由联合编目中心提出统一的采购招标方案,报政府采购中心公开招标,确定供应商,保障供给图书质量。‘分散采购’就是各个馆按照联合编目中心给出的采购意见,与统一招标后确定的供应商联系,完成各馆图书采购计划。通过“分散计划.集中统筹.统一招标.分散采购”四大步骤的实施,有效扩大了图书的采购种类,使有限的资金效益最大化。

3、服务上市县联合、统一标准、一馆办证、多馆使用

全市公共图书馆的联合,服务标准的统一,是一体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我们积极加强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的联合,采用同一个图书馆管理系统,依托共享工程硬件设备支持,实现计算机管理平台的一致。实行全开架式借阅模式,采用统一的外借服务标准,积极开展馆际间图书文献的互借,在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实行“一证通”服务。从而实现跨区域借还图书的服务模式,让全市民众快捷、方便、均等的享受图书馆的免费开放服务。

4、推进图书馆分馆建设,让群众享受便捷的服务

图书馆网点(分馆)建设,是扩展图书馆服务的必然选择,让基层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共服务一体化成果的一项重要工作。铜川图书馆在市本级已拓展了5个基层分馆、2个馆外阅览服务点。已建成了沮河社区分馆、裕丰园社区分馆、消防支队分馆、驻铜某预备役炮团分馆、市财政局分馆等,还建成了兰州军区第二通讯总站、市委办公室等馆外阅览服务点。各区县共建成9个基层分馆,在拓展服务网络建设上也取得一定进展。王益区馆建成了孟家塬村、塬畔村分馆;印台区馆建成了红土镇、西村、鑫光社区分馆;耀州区建成了耀水社区、孙塬镇分馆;宜君县馆建成了城关镇、五里镇分馆。对于分馆的建设,我们出台了《铜川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一体化服务标准》,对于馆舍、开放时间、藏书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5、文献资源上的共享与流通

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建设,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传播范围的重要支撑,对于消除数字鸿沟,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铜川图书馆建立了铜川图书馆网站,并与中国知网共同搭建了《铜川图书馆社区书屋》,读者可凭读者借阅证号及密码,在任何一台享有互联网的电脑上,登录查阅电子期刊和数字图书。除了市本级持证读者享受数字资源服务外,现还将市馆购买的所有数字文献资源服务向外延伸,费用由市馆承担。

6、资源共享上的物流配送

为确保一体化图书流通工作正常开展,由铜川图书馆负责建立铜川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一体化图书物流配送中心,中心主任由市馆业务副馆长担任,组成人员分别是各公共图书馆的馆长或流通部主任,配备专门车辆和图书流动箱,一是完成馆际互借、通借通还后的图书回流送还工作,二是完成图书大流通的配送工作,原则上五个公共图书馆每两个月图书流动一次,每次图书流动两千到三千册图书不等,从而实现市、县间图书的交叉流动,以及馆际互借和通借通还的常态化服务。

7、完善制度,加强宣传,项目创建工作影响广泛

依据一体化项目创建方案,我们已完成了制度设计,完善了创建规划,制定了宣传方案和一体化建设各级图书馆建设标准等工作,以政府文件形式下发至各区县试行。

为加强宣传,提高民众知晓率。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及板报、宣传橱窗等阵地对图书馆服务进行社会宣传,利用铜川图书馆网站,围绕服务一体化创建工作,开办共享动态、图书馆活动等栏目,撰写通讯稿,及时发布新闻照片,中国文化报、中国日报、陕西文化信息网等媒体也对我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一体化建设进行了相关报道。各区县也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制定了宣传方案,全方位的宣传创建工作,提高了创建工作的知晓率。

四、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我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一体化建设工作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做了很多有益探索,通过全市公共图书馆业务合作与资源整合,减少资金浪费,实现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但工作依然面临各级公共图书馆设施、设备与现实需求不相适应,管理水平需要提高,适应信息化网络化工作环境的图书馆人才缺乏,乡镇图书馆和村图书室的建设与管理的缺乏有效机制等诸多问题。这些困难的具体表现为:1、图书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和运行经费支出的增加,用人制度不活、人员配制得不到相应增长,资金投入与需求还有很大差距。2、由于历史原因,现有工作人员不能适应网络环境下的现阶段工作,各基层馆也缺乏计算机管理与应用方面专业人才。3、各公共图书馆行政隶属不同,在统一协调上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影响到了工作效率。以上三点比较突出,其它问题这里就不一一列表了。

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建设所带来的契机,铜川市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在一体化建设各成员馆的共同努力下,一些困扰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问题,也将逐渐得到解决。以公共图书馆服务一体化建设为突破口,一个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铜川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正在形成。随着项目创建任务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我们也将努力把铜川建成“历史文化积淀厚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文化人才队伍能力提升、文化活动品牌独特鲜明”的文化强市,谱写铜川资源型城市转型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篇章,也为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图书馆服务创新提供一点参考经验。

猜你喜欢
铜川市铜川分馆
居民的烦心事谁来管?——铜川市王益区“红色物业”强“回应”
文山书海
2020 铜川首届陈炉石艺术博览会盛大开幕!
峥嵘岁月刻进党员灵魂——铜川耀州区这样上党课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铜川探索党建工作绩效第三方评估
“旅游+”助推铜川全域旅游发展
商务印书馆双甲子
赵纯厚作品选
提高分馆服务效益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