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电子政务的实践研究

2015-12-05 09:10
决策与信息 2015年26期
关键词:电子政务政府



上海市电子政务的实践研究

谢恺

上海舍然及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电子政务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网络化行为,需要现代计算机与通讯技术作为支持。电子政务更是一个政府的行为,应用于各级政府的各项社会管理中。电子政务是对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并不只是单纯的将政府管理实务置于网络上。最后,电子政务是一项引领变革的工程,需要把握方向,整合流程,努力形成电子政务发展的新环境。

[关键词]电子政务;政府;管理与服务

“电子政务”,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电子政务是政府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服务,是政府管理手段的变革。

电子政务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府处理社会管理手段,正逐步在我国,特别是以上海为代表的一些先进城市中得以运用,并在政府的各级管理工作中的逐步铺开,在不断实践中得到修正和发展。电子政务的迅速发展,从宏观上来说促进了政府信息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推进了政府管理创新方面的革命性作用。从微观的角度上看,落实了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网络化的政务资源共享更提高了政府工作的效能和透明化。

一.我国电子政务概述

1.电子政务在社区公共管理中的作用与影响

随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目标的提出,社区作为整个社会最基层的公共服务单位,其基础性的公共事务还似琐碎,却是最关乎民生的基础性管理工作。电子政务与社区公共管理工作的结合,是社区管理工作得以信息化的有效手段,其有利影响也逐步凸现。

(1)电子政务架起了居民、企业与政府的平台。

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手段,电子政务的逐步推行进一步实现和发展了人民民主,为居民与企业提供了与政府沟通、交流的平台,方便了居民、企业办理与政府打交道的各项事务。其中,打造社区信息化管理的综合性服务平台,起到了更好地为基础社区服务的功能。

(2)电子政务有利于社会对政府工作的监督。

电子政务将政府信息得以公开化,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的同时,也使市民第一时间了解到政府工作进程,网络化的平台让市民可以足不出户、方便快捷地对政府工作提出意见,甚至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电子政务在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建立了良性的互动关系。

(3)电子政务提高了政府内部的工作效率。

我国各级政府的政务领域繁多,涉及经济社会多面多层次,关系到市民、企业和社会的方方面面。电子化的推进,避免了以往政府工作部门用纸张传输的麻烦和重复工作的资源浪费,为高效率的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电子政务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电子政务的应用有效减少了政府内部机构设置,优化了人员结构,促进了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

2.我国电子政务的实践情况

20世纪80年代,电子政务开始在我国得到建设性的实施。中央到地方,城市到农村,相继获得局部性应用和阶段性的成果。从硬件设施上看,各级政府都积极投入相应配套设施的建立,各职能部门的网络基础设施初具规模,不同部门的局域网也基本搭建完成。从应用效果上看,已形成了网络化的沟通和信息的共享,政府内部办公效率提高,外部服务成效显著。21世纪后,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政府职能转变力度的加大,我国的电子政务基本完成从基础建设时期向全面应用的变革时期转变,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国各级政府正围绕“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①的发展重点,进一步加快建设政务平台,整合信息资源。

但是,总体上来看,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还不平衡。地区间、城乡间以及行业间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与一些政府重点部门和地区相比,我国的其它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的电子政务发展相对迟缓。其中地区差别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大城市发展较快。行业差别表现为与银行、电信等金融与通信企业以及税务、海关等国家重点支持的政府行业部门相比,多数政府机构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资金缺乏。

二.上海电子政务的实践情况

上海政府作为全国的龙头,将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内容,通过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应用上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形成了覆盖市、区、街道的三级电子政务基础网络。市民的信息更被编入了这一庞大的信息网络中。

(一)电子政务在上海的建设与应用主要呈现三个主要特点

1.应用成效显著。

上海在提高电子政务硬件配套设施和技术水平的同时,从实处落手,组织工作人员,特别是对公务员的电子政务领域的培训,部门业务运作实现了从“不规范到规范、不透明到透明、手工到电脑”的转变,显著地提高了部门的办事效率和质量。

2.政府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

科学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政府部门的工作程序得到了简化和优化,人力、物力都得到了节约,以往需要人力奔走的事务、部门间需要盖章证明的繁琐耗时的硬性程序渐渐都可以通过网络的对接、信息的共享得以取代。这样一来,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的同时,也使政府各部门的积极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3.整体应用上条强块弱。

由国务院直至乡镇政府的由垂直的各层次的办事机构组成的纵向层次网络,在条形应用上较强。从横向块来看,由各管理层的职能部门组成的网络应用还较弱。上海电子政务总体呈现局部合理,整体欠佳的现象。

(二)信息化实践中各具特色的网络平台

随着信息化应用不断拓展,地方与区域信息化的建设逐渐呈现各具特色的信息化发展模式。上海“信息港”的建设是面向21世纪的一项城市信息基础结构,建立了大量的高速、大容量的信息传送、服务平台。

1.“中国上海”网。上海精心开通了“中国上海”门户网站,链接政府各部门以及人大、政协、区县政府、社会团体等各类网站240多个,政府可提供网上受理事项703项,主要包括“信息公开”、“网上办事”、“便民服务”、“互动平台”等版块,全面保障市民24小时访问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政府公报等最新政府信息。如今,上海开始执行新的信息公开制度:“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向社会主动公开除保密以外的各种信息,全面实现的政府工作透明化的承诺。

2.上海社会保障网。社会保障网是实现社会保险制度运作电子信息化的网络,使每个公民在提取、支付、查询保险业务方面得到高效、便捷的服务。一张小小的社会保障的智能IC卡便覆盖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多个领域。

3.社区服务网。为了配合“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的实行,加强社区管理和服务,上海各街道社区相继建立了面向市民服务的网络,以增强政府和社区服务的功能,提高工作透明度,方便人民生活。目前,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基础性公共服务部门,上海全市97%的街道都拥有社区政务管理平台。对街道本身来说,“一次采集,多次、多方使用”的信息共享模式避免的居民信息重复采集、重复填报。

四.促进上海市电子政务实践发展完善的若干建议

1.把握方向,整合流程,实现“单一窗口”和“一站到底”

流程的整合的前提是建立统一标准的数据库。数据库的公用共享是系统后台之间的协同合作的硬件保障,只有信息的真正公开透明才能消除“数字鸿沟”,促进社会信息的进一步平等。通过设立一个统一的数据中心,各部门的业务系统应当通过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的前端服务接入综合应用平台,从而实现一站式服务,前端服务平台接收到所需办理的事务,通过强大的应用平台进行各部门各层级的交互处理,是避免部门之间的推诿拖拉的有效措施。流程中的牵线连接应当合理清晰,切忌让千丝万缕的流程连线变成一团乱麻。

2.突出重点,丰富内容,发展“个性定制”和“电子民主”

政府掌握着80%以上的社会信息,市民所需要的信息量其实是存在差异的。例如,旅行爱好者希望了解与旅行相关的签证、食宿、交通等信息;而投资者则关心利率政策、经济走势。政府在服务的内容等方面可以通过市民个性化的定制提供与其息息相关的各类信息,令信息服务更具效能。随着电子化政府的不断发展,“电子民主”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电子民主”提供选举人与被选举人之间的交流、公众对立法的参与意见,以及更进一步的民意调查,甚至是在线选举。电子化的民主在日后的实际运用,相信对市民参政议政以及培养公众的参与意识有着相当的促进作用。

3.力求实效,强化应用,推行“层层深入”和“环环相扣”

电子政务的逐层推进的模式。前台通过统一的应用平台将数据汇总到数据中心,而数据中心向上可以为部门服务,向下则通过区、街道、居委会三级网络,为街道各项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作为门面的“中国上海”的门户网站得到相当关注的同时,更应当看到,社区层面的信息化同样相当重要。社区服务中心以“一门受理、统筹协调、规范审批、限时办理”为原则便民服务的同时,也需要加强社区网站的建设,将政府到市民的“最后一百米”连贯畅通。遵循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的层层深入原则,稳步推进,在一定程度上,是电子政务发展成功的保证。

4.明确责任,完善制度,努力形成电子政务发展的新环境

电子政务的法制化需要一个“灵魂”,即需要一个政务信息基本法,规定立法宗旨、基本原则、调整对象与范围、信息法律关系、奖惩原则等,其他相关法律以此为纲,不得抵触。在此基础上,构建法制体系框架。一方面,对可能形成的各类信息法规的边界关系进行统筹考虑,构建一个立体的初始框架,自上而下地指导法制化的形成和完善;另一方面,对现有的法律法规、一些相对成熟的领域,尽快从实际出发,进行修正和补缺,自下而上地完善初始的立法框架。

弗里德曼说全球化的浪潮下“世界是平的”②。在这个全球化的过程中,信息网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推行势在必行。上海作为经济发展势头迅猛的国际化大都市,其政府的各项政务应当加入网络这一新空间,构成三维立体的全面的政府形象。

注释

①“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两网”: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一站”:政府门户网站;“四库”:建立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等四个基础数据库;“十二金”:重点推进办公业务资源系统等十二个业务系统。

②“世界是平的”:经济学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The World Is Flat》一书中提出将全球化分割成三个阶段,在“全球化3.0”中,软件的不断创新让大洋两岸的人们可以通过海底光缆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肤色和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门槛。

参考文献

[1]杨世运.电子政务的发展与对策[M].中国科技论坛,2001

[2]徐晓林,杨锐.电子政务[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姓名:谢恺.性别:女,出生年月:1986,7.民族:汉.籍贯:上海.学历: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或所学专业:企业管理.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电子政务政府
新形势下地方电子政务信息化发展研究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我国政府电子政务外网安全问题研究
预算监督显作为 管好政府“钱袋子”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中国电子政务的“短板”
我国县域电子政务工作的困境
试论基于Petri网的电子政务系统
信城通:与中国电子政务共同成长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