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库——科学与民主决策的重要支撑

2015-12-05 13:41
民主与科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智库政府

■ 翁 鸣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中共中央颁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来,我国智库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不仅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以及改革发展稳定的诸多难题条件下,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而且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智库是干什么的

智库是指由专家学者组成的多学科并为决策者处理经济、社会、军事、外交等各方面问题出谋划策,提供解决方案的咨询研究机构。智库是一个研究团队,而非自然人。概括地讲,智库就是通过自主知识产品对公共政策的制定产生影响的组织。(摘自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全球智库评价报告2015》)

智库主要有4个特征。一是相当的社会影响力。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公共政策制定和社会公众呼声。二是独立的研究空间。注重研究成果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允许有不同观点和看法。三是前瞻性和创新性。其成果不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且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四是针对性和指向性。研究对象集中于关乎政府和公众的重大国际关系、社会发展、民众生活等问题。

智库主要有4个功能。一是提供政策咨询和对策建议,尤其是对涉及发展战略、国际关系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为政府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理论依据、政策思路和解决方案。二是收集、分析和反映社会公众呼声。公共政策的服务对象是社会民众,只有深入了解和掌握民众需要、民生问题,并将调查资料归纳、提炼并转化成可操作政策建议,才能体现智库的社会价值。三是发挥科学导向作用。通过专业研究形成新的政策主张,一方面积极提出建议,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另一方面通过学术交流、书刊媒体,阐述政策建议的意义和依据,争取社会公众的认可和支持。四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科学民主程度。体现政府科学、民主执政理念,而且拓宽了反映民意、集聚智慧的渠道。

由此可见,智库不仅是思想库,而且还是智囊团,前者侧重于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后者侧重于提供可供操作的政策方案。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型智库更强调两者的关联、融合和转化。

国外智库是什么样的

从研究范围看,智库扮演几种角色。一是政策研究者。这类智库与政府有一定联系。例如,美国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国家亚洲研究局(National Bu reau of A sian Research)等,有的还得到政府资助。二是政党代言人。这类智库政治倾向明显,其中主要人物多为党的资深领导人或原领导人,例如美国企业研究所(共和党)等。三是政府代理人。有些智库以非政府组织形式出现,但主要是为公共政策进行宣传和解释,政府主导色彩明显。另外,智库还有学术主导型和社会行动型,前者具有较强提出和主导议题的能力,例如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后者不仅分析评论,还是政策倡导者,例如美国的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

从评价体系看,虽然不同评价体系存在差异,但是大多具有智库的影响力、效用等重要特征。例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全球智库报告》评价体系包括资源指标、效用指标、产出指标和影响力指标。其中效用指标包括媒体和政界声誉、政府部门简报、网站点击率、书刊销售量、研究报告传播情况、刊物转载率、主办研讨会;影响力指标包括政策建议采纳情况、网络聚焦状况、政党竞选中咨询作用、智库获得的荣誉、学术和政策成果等。(摘自詹姆斯·G·麦甘《全球智库报告2013》)

2015年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对智库主要围绕咨询影响力、学术影响力、媒体影响力、公众影响力、国际影响力,以及智库成长与营销能力等开展评价。

从统计排序看,根据2014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全球智库报告》统计结果,全球共有6681家智库,分布于169个国家,其中美国1830家,居首,中国429家列第二。全球顶级智库前10位中,美国6家,英国2家,瑞典和比利时各1家。全球顶级智库前150位中,我国仅占7家,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无论数量还是质量,我国智库均远落后于美国,与一个13.6亿人口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不相适应。

美国智库运作规律。一是强调自身独立性。不依附于政府或某个政党,不受政府干预和制约,以保证研究成果客观性和公正性。二是采用理事会、董事会或监事会等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例如,兰德公司由监事会负责,布鲁金斯学会由董事会领导。(摘自詹映《国外智库建设经验及其对我国知识产权智库建设的启示》)研究人员和辅助人员采取合同聘用制,并有考核和聘期,这与我国体制内智库行政化及其人员终身制相差很大。(同上)三是大选后组阁时,大量政务官离开政府部门,同时相当数量智库学者成为新官员,智库研究者与政府官员之间角色互换和相互流动称为“旋转门”机制,这不仅保持政府与智库密切的联系,而且提高了智库对社会前沿动态的把握能力。四是经费来源多样化,主要有4个渠道:刊物和学术会议收入、政府委托研究合同收入、社会各界捐赠。其中,社会捐赠是主要来源。例如,布鲁金斯学会45%收入来自公司和个人捐款,29%来自基金会捐款,7%来自出版物收入,来自政府资金只有约4%。(同上)这有助于保证研究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我国智库怎样办

《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指出,“随着形势发展,智库建设跟不上、不适应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加快智库建设自然成为国家的工作部署。《意见》指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研究咨询机构”。这明确了我国智库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目标方向。新型智库概念有3点:一是在现有智库体制上创新,激发更大效应;二是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创新运作方式方法,提升研究成果;三是构建多层次、多方面智库新体系,2020年力争形成党政部门、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军队、科研院所和企业、社会智库协调发展的全国智库新体系。

我国智库现状与《意见》要求尚有明显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定位标准不明确。现有智库大多与科研院校一体,两者之间功能、作用和任务的差异不明确,评价标准尚无成型。二是现有科研体制弊端延伸至智库,突出表现为缺乏淘汰机制,包括考核不严格、人员只进不出、只上不下。三是存在鱼龙混杂现象,一些中介公司、猎头公司趁国家重视智库建设之机,将其包装成社会民间智库。四是缺乏“旋转门”机制,科研人员挂职锻炼大多是应付,效果并不彰显。不少科研人员存在不深入了解政策含义、基本国情和难点问题。

解决我国智库建设存在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重视制度建设,通过实施聘用制、合同制、考评制、淘汰制等用人机制,形成一批符合国际管理规范、具有高质量对策研究能力的国家级智库。二是制定评价体系标准,做好这项基础工作,有助于引导智库发展方向,制约某些无序发展现状。三是从体制内剥离“官方智库”,去除行政化和打破大锅饭,使其半独立或独立运作,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激发智库活力和研究人员潜能。四是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一方面智库应保持科学性、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必等同于政府机关;另一方面智库与政府保持密切合作,拓宽信息报送渠道。五是建立若干典型样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猜你喜欢
智库政府
七一智库暨《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
民居智库
民居智库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中政智库“五朵云”
中政智库“五朵云”
发挥智库作用 推动人大工作新发展
预算监督显作为 管好政府“钱袋子”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