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策略的英语听力教学实证研究

2015-12-05 01:40洪猛
池州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英语听力听力障碍

洪猛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基础部,安徽 合肥 230601)

基于认知策略的英语听力教学实证研究

洪猛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基础部,安徽 合肥 230601)

文章立足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了当前高职学生在英语听力学习中存在的障碍,提出英语教学中应注重以认知理论为基础的听力策略的运用,并将听力策略训练模式予以实践以说明其效果。

高职学生;听力障碍;听力策略

近年来,高校英语教学改革逐步推进,英语界日益重视提升英语听力的教学效果。目前,立足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英语的教学现状,仅依赖上课时间期待迅速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并不现实,必须同时结合学生课下自主学习。而高职学生对于自主学习,不讲究方式方法无法保障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注重认知理论,将听力策略运用于教学中,以帮助高职学生提高听力自主学习能力。

1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听力障碍

1.1 语言类障碍

在听力过程中,听力理解及反应速度的差异通常是由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所决定。这里首先涉及的是语音问题:作为语言基础的语音,如果发音不标准,会听不清楚个别单词,从而导致整个句子的理解障碍;再次,是否熟悉发音规律,如:连读、弱读,重音,爆破等会影响发音的听辨能力;同时,学生所掌握英语词汇的多少及其熟练程度,(如:能否熟练掌握一个单词多种含义以及相同发音的单词有不同含义),都会影响听力理解;并且,学生总是倾向于将英文句子翻译成自己所熟悉的母语再来理解英文,既导致反应速度缓慢又极易产生错误的理解。

1.2 非语言类障碍

(1)记笔记障碍。这里主要指学生在听力过程中没有形成记笔记的学习习惯,也不了解如何确定关键词去标记。由于大脑短期记忆的储存时间短,在听力播放过程中,随着信息的不断输入,不对关键词作书面记录,学生将很难记住和理解较长的听力内容。即便学生知悉记笔记的重要性,但确定不了关键词去标记,也是事倍功半。

(2)文化背景知识的障碍。特定的文化背景产生了各具特色的语言,由于中国学生不了解英美国家的人文知识,也不熟悉英美人士的日常生活方式以及风土人情,听力训练时,经常不自觉地按照中国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来分析理解英语,常导致听力理解差错。

(3)知识面狭窄的障碍。当听力材料所涉范围广泛时,会导致学生因为缺乏相关知识而误解或者理解困难。尤其是一些专业性和综合性强的听力材料,会使学生力不从心,难以适应。这是因为知识面狭窄所造成的听觉障碍。

(4)注意力集中障碍。在听力过程中学生遇到难点时,总是习惯于停顿在原位置思索而失去继续听下去的动力,造成难点后的听力信息无法输入大脑。同时,听力时精神紧张、外界干扰太多都使得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导致听力障碍。

2 基于认知理论的听力策略

2.1 三大策略理论

上世纪末,英语听力学习策略在国外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以Anderson的认知理论框架为基础,O'Malley和Chamot在1990年以信息加工理论为依据,提出了学习策略的三大分类,即认知策略类,元认知策略类和社会/情感类[2]。

表1 听力策略分类、含义及方法

2.2 Anderson听力理解理论的运用

作为心理语言学家的Anderson,将听力理解的心理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感知阶段(percep⁃tion)、解析阶段(parsing)和运用阶段(utilization)。这三个阶段并非单向运行而是循环往复,且相互依存,在循环的过程中不断进行修正。

在听力理解的第一阶段,即感知阶段,稍纵即逝的声音被转变成词语的表征,而信息(作为形声)停留在记忆中的时间极短,大约4秒。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听力教学中,针对第一阶段,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听力策略,意在判断词语的表征与真值的符合程度,并力求长时间记住词语表征。

在听力理解的第二阶段(解析),作为词语表征的单词或短语等信息被解析成为意义的表征。实际教学过程中,学习效率高的学生善于选择学习策略,例如按意群听音,把话语切分成较大的单位,从而判断、理解或储存信息。并通过记笔记,联想发挥等方法,扩大信息的贮存容量并延长信息贮存时间。

针对第三个阶段(运用),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听力策略将自身现有的知识与已经输入大脑中的信息产生关联,从而达到运用的目的[3]。

基于Anderson的理论可以断定,恰当地运用听力策略将有利于正确地筛选、解析、储存和提取信息。这一理论为听力学习的策略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 注重听力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研究者发现,对学习者进行相关听力策略训练一段时间(至少3个月)后,对不同的受试对象产生的效果不一:听力水平低及中等的学习者所产生的效果要高于听力水平高的学习者。按照这个研究结果推断,结合高职院校的学生现有英语听力实际水平,听力策略的运用应尤为适宜。

高职院校近年来的发展使得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听力的要求显得较为迫切,理论研究的成果只有运用在教学实践中才有意义,与此同时,检验理论成果是否有效的唯一方法便是实践教学[4]。

基于听力理解过程的特点,借鉴Oxford曾提出的策略训练模式,笔者将策略训练的模式运用到实践教学中,整个过程可参见下图1。

图1 听力策略训练模式链(六环节)[5]

3.1 实验目的

通过运用听力策略训练模式,在实践教学中观察其对听力水平提升的效果。

3.2 实验对象

实验组:高职院校一年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随机抽取40人)。

对照组:高职院校一年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随机抽取43人)。

3.3 听力策略训练实验步骤[5]:

(1)通过测试、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了解实验对象听力障碍以及听力策略的使用情况。

用全国大学英语四级听力真题一套分别测试两个组,了解两组实验对象在实施听力策略训练前的听力水平,测试结果如表2。

表2 实验前听力水平测试结果

表2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学生在实施听力策略训练之前,其英语听力水平与对照组的学生相当,无明显差异,且成绩呈正态分布。

(2)基于测试、问卷、访谈结果的分析,判断学生所需培养、加强和训练的听力策略。

(3)根据实验对象的听力教材进行策略训练计划的编写。

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的听力材料为《英语听力入门step by step 3000》第一册,基于问卷、访谈结果,实验将重点关注听力策略的九个方法,涉及三大类,见表3。

(4)对实验对象实施训练计划。

步骤一准备:根据听力教材实施听力教学内容,在完成一项听力任务后,实验组学生讨论所遇困难,教师进行评价。

表3 听力策略训练方法

教师根据实验组学生反映的困难总结如下:不熟悉听力所涉及的话题,理解有障碍;无法完全记忆相关内容并完成填词、填句练习;个别词汇陌生导致整句无法理解;文章篇幅过长,后半程无法注意力集中;情绪紧张导致注意力分散等等。

步骤二示范:教师介绍一种新策略,诠释其用法并给予示范。

在听力理解的三个阶段(感知—解析—运用阶段),针对上一环节中所示困难,教师分别介绍各种新策略,诠释其用法并给予示范。

如在听力理解的感知阶段,教师针对“不熟悉听力所涉及的话题,理解有障碍”这一困难时,分别介绍以下方法:预测方法,对听力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预习并进行合理预测;选择性注意方法,即重点关注关键词或关键句以帮助听力理解;在听力的第二个解析过程中,针对“无法完全记忆相关内容并完成填词或填句练习”困难时,教师分别介绍如下方法:记笔记(包括速记的技巧)、联想发挥、按意群将听力材料整理归类,从而增加记忆容量;在听力的第三个过程运用阶段,教师介绍听觉重现方法,要求学生复述,以提取所需信息并加以运用,同时结合推理判断等等方法。

在这一环节,为确保实验对象完全理解每一新策略,教师每次针对一种听力障碍只介绍一个新方法并加以示范运用,而非多个方法的罗列介绍。

步骤三练习:实验对象练习使用新策略。

教师应注意对听力材料的遴选,以确保材料适用所介绍的听力策略,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步骤四评价:评价策略使用情况。

在学生每一项听力策略练习后进行讨论,了解学生的收获及困难,教师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运用听力策略的能力。

步骤五巩固:实验组平均每周4课时,听力策略训练时间持续16周。教师要求实验组学生课后自我监控,自我管理,合作学习。

与此同时,对照组根据听力课本进行常规教学,不涉及听力策略的系统介绍及训练。教学时间及周课时同实验组。

(5)评估策略训练的效果。

表4 实施听力策略训练后听力水平测试结果

再次用全国大学英语四级的听力真题(另一套)分别测试两个组,以了解实验组听力策略训练的效果,结果如表4所示。

得出以下结论:

(1)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经过有效的教学方法,都能得到一定的提高。从上表可以看出:无论是实验组学生运用听力策略训练,还是对照组学生采取传统听力教学,通过14周的讨论训练,成绩均有所提高,平均提高分别为7.57分和3.38分。

(2)不同的训练模式,效果不同。相对于传统的听力训练模式,在英语听力教学中,运用认知策略更能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上表中,实验组学生均分超出对照组学生3.83分,说明实施听力策略训练对提高听力水平更为有效。该实验结果为我们今后提高英语听力教学效率提供了实际依据。

(3)运用元认知策略进行英语听力训练更适合于英语听力水平较低的学生。这一点从实验前的46-60分数段的人数最多,至实验后61-75分数段的人数迅速上升为最多体现出来。实验结果启示: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灵活运用不同的听力训练策略,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根据训练结果修订或完善策略训练,进行下一轮实践。

本实验包括六个环节,第六环节的结束不是整个策略训练的终止,而是下一轮新的起点,这六个环节相互依存,循环往复,在循环的过程中,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需要不断完善和修正,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状态。

4 结论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听力策略训练将有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听力水平,提高听力理解的能力;听力水平较高或较低的学生在恰当运用各种听力策略后,均能提升学习效果,尤其对较低水平者的积极影响更大;同时,听力策略的训练还有助于激发高职学生自主学习,促使高职学生正确树立语言学习观,进一步增强自身听力理解的信心[5]。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听力策略的运用。

[1]李川.大学英语听力理解障碍与听力策略训练[J].江苏社会科学,2011(6):207.

[2]曾华琴.高职学生英语听力能力和听力策略运用之间的关系[J].咸宁学院学报,2011(7):135-136.

[3]季佩英,贺梦依.大学英语师生听力策略研究[J].外语界,2004(5):40.

[4]刘彬,王晶.近10年来国内英语听力策略研究综述[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71.

[5]朱湘华.大学英语听力策略训练模式与效果分析[J].外语研究,2010(2):53-55.

[责任编辑:余义兵]

G420

A

1674-1102(2015)04-0158-03

10.13420/j.cnki.jczu.2015.04.038

2015-04-23

安徽省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yxm459)。

洪猛(1974-),女,安徽歙县人,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基础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

猜你喜欢
英语听力听力障碍
趣味英语听力 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Smart Home Devices◎
趣味英语听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跟踪导练(四)2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