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保险业被罚的背后

2015-12-05 05:54耶基胜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保险行业手续费财险

耶基胜

浙江保险业被罚的背后

耶基胜

编者按:对于涉嫌违反《反垄断法》负有策划、组织责任的浙江省保险行业协会,国家发改委依法处以了50万元的最高额罚款;对负次要责任涉案财产的23家保险公司,处以了上一年度商业车险销售额1%的11019.88万元罚款。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此次处罚却引发了保险业以及来自市场的大讨论——作为常年处于亏损状态的保险行业,通过行业协会对同业各渠道商进行手续费限制的行为,是否应该考虑将类似措施,列入反垄断豁免保护?保险行业如果因为自律缺失引发无序竞争,影响了承保职责的正常履行,造成对投保人的大面积的理赔损失,是否有损于保险行业的商业信誉?保险行业的费率市场化改革尚未开展,就公开指责保险业实施了垄断经营,是否太过严厉了呢?

浙江金融业出现新的现象——2014年浙江保险业有23家保险公司,因违反了《反垄断法》总共被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改委)罚款1.1亿元。浙江省保险协会(以下简称浙江保协)作为主要策划者、组织者,因为先后多次组织业内保险公司召开会议,对车辆险的新车折扣系数,商业车险代理手续费达成一致进行约定,形成行业自律公约,被顶格处于罚款50万元。这是有关部门对国内保险业有史以来开出的最严厉罚单。

不过业内与市场人士对国家发改委的处罚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浙江保险协会出台上述规定,其实是为了遏制市场的恶性竞争,规范市场。因为持续的价格恶性竞争,已经造成了严重的行业生存问题。此前公布的2013年度车险承保利润排名:49家保险公司中除了三家上市险企实现获利之外,其余46家公司悉数陷入亏损。自2002年以来,保险公司的车险业务几乎全部处于亏损状态。

依据很详实处罚很严肃

国家发改委对浙江省保险行业涉嫌达成、实施价格垄断协议的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浙江保险业违反了《反垄断法》。其中在2009年7 月22日,浙江保协通过召开会议,组织约定了新车保险费率系数不得低于0.95;对上年发生赔款的9座以下客车,按车辆购置价格区别适用费率调整系数,购置价在50万-100万的费率调整系数不得低于0.9;购置价在100万及以上的车辆,费率调整系数不得低于1。

2009年5月8日,浙江保协讨论并约定,2008年车险市场份额超过4%的保险公司商业车险代理手续费不超过15%,市场份额低于4%的公司不超过16%,并据此形成《<浙江省机动车辆保险行业自律公约>补充约定》印发给各财产保险公司;同时规定,对违约保险公司处以每单2 万-4万元罚款,罚款从自律公约履约保证金中扣除。

2010年5月5日,浙江保协组织商定对部分公司的手续费进行调整,分六档执行不同标准:第一档为人保财险系统和太保、平安系统手续费为7%;第二档为国寿财险、中华联合系统,手续费为8%;第三档为阳光财险系统,手续费为9%;第四档为大地、天安、大众、华泰等10家保险公司,手续费为10%;第五档为安诚、安信、长安保险,手续费为11%;第六档为天平、中银、渤海和民安保险,手续费为12%。

国家发改委认为,浙江保协上述行为违反了《反垄断法》第十六条“行业协会不得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从事本章禁止的垄断行为”的规定。涉案的23家财产保险公司违反了《反垄断法》第十三条,关于禁止与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的垄断协议。

——“保险行业如果不自律,从而出现无序竞争造成保险企业亏损,对投保人造成损失是否有损于金融业信誉?保险业的费率市场化改革尚未开展,就公开指责保险业实施垄断经营是否合适?面对保险业绝大多数公司出现的车辆险亏损,行业协会组织应该开展哪些工作?”为了回应以上疑问,国家发改委指出:浙江省保险行业协会,组织其会员单位串谋固定市场价格。直接造成了保险公司博弈对手的消费者实际上受到了利益不公平的损害。由于保险消费者是个体力量显然弱于保险公司,跟难以与联合起来的行动相抗衡。从而造成了消费者不公平地多支出车险费用。此外,通过折扣系数和代理手续费固定价格,削弱了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在自由公平竞争的市场上,服务质量差、管理水平低的经营者少赢利、不赢利甚至亏损,都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达成、实施横向垄断协议,维持保险行业的强势地位,对金融业的长远发展将带来很大的危害。必然妨害各公司提升竞争力,阻碍财产保险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去年9月3日浙江保协对外公告,表示已经废除了之前的浙江车险有关的自律公约,并对车险行业进行了整改。全省专门针对车险费率的改革试验正在衔枚疾进,正在努力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解决困扰车险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根据国家发改委有关消息披露,继对通讯、奶粉、汽车等领域实施反垄断处罚之后,严查涉嫌垄断经营的行动引向保险业有其必然性。

亏损不是垄断的理由

事实上重罚浙江保险行业,并不是保险业遭遇的第一单反垄断处罚。自2008年《反垄断法》正式实施以来,被奉为“经济宪法”该法,就针对保险业频频开刀问责,重庆、新疆、湖南等多地都因涉嫌垄断经营,被工商总局实施了处罚,但是力度远没有像这一次如此之大。出人意料的是此次处罚,引发了保险业以及学界的大讨论——一个经常处于亏损状态的行业,对上游渠道商进行手续费限制,是否应该列入反垄断豁免?

纵观财险业的发展历史就会发现,财险业绝大多数时间处于整体承保亏损状态。从1999年到2009年的11年期间,仅有2000年、2003年和2005年三年实现了少量的盈利。2008年国家保监会进一步规范财产保险市场秩序,行业经营逐步出现转机再度实现了盈利。但是2012年全行业盈利能力再次进入下行通道,62家财险公司中有37家因承保财险业务而出现亏损。进入2013年亏损面有进一步扩大。面对来自偿付困难和经营亏损的双重压力,为了规范市场秩序,部分地区的保险行业协会出于为行业健康发展的考虑,尝试牵头组织财险公司签署自律公约,统一手续费率并限制折扣率。但是却被指出触碰了反垄断法律的底线,受到强烈抨击,国家发改委认为:浙江保协达成并实施横向垄断协议的直接动机,是只考虑促进保险行业的做大做强,却降低并减少应有的竞争内涵与服务质量,最终必然妨害各公司提升竞争实力与服务水平,阻碍财产保险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有浙江某财险公司负责人表示了不同意见:浙江属于每年遭受自然灾害较多的省份,赔付成本很高,很多保险企业虽然规模很大,但是由于客观原因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保险公司并不是福利机构,自身需要一定的盈利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消费者选择哪家保险公司投保,决定性的衡量标准就是保费价格与理赔比例。然而当上述两个标准被竞争对手降低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保险企业盈利和偿付能力。如果多数险企陷入亏损,其展业的积极性将受到影响,对于整个市场、行业、消费者都会造成负面影响。所以有关部门务必需要考虑的是,如果一个地区的保险业务都处于亏损状态,有关部门就应当引导保险公司转变经营策略。就车险业务而言,约定新车折扣率就是一种尝试。如果有被认定垄断的嫌疑,采取约定手续费的做法还是有其积极作用的,会对上游车企的暴利有所限制,并不会影响下游的消费者。有专业研究人士也指出,这种做法在国际市场已有先例。从国际惯例来看,在保险费率尚未市场化之前,美国和欧盟都通过立法给予了保险业一定的费率调整、定价的豁免,我国的反垄断执法是不是也应该考虑保险业的特殊情况呢?

而国家发改委则认为,达成并实施上述横向垄断协议的直接动机,只是为了降低并减少竞争。但是,在一个自由竞争公平公正的市场里,让服务质量差、管理水平低的经营者少赢利、不赢利甚至是亏损,都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达成、实施横向垄断协议,最终只能扼杀竞争无视垄断,破坏行业的正常生态。

耐人寻味的是在这次调查、处罚、讨论的过程中,位居浙江财险市场老大的人保财险,在调查后第一时间就由人保财险总公司出面,启动了与反垄断部门的联系与沟通,提供了关键证据,并对内积极进行了整改,结果是罚款被全额免除;国寿财险浙江分公司第二家自认违法经营,向调查部门提供了行业协会达成垄断的关键会议完整描述,被处以了罚款112.7万元,减轻了90%的罚款责任。平安财险浙江分公司第三家承认了错误,提供了数百页全面详实的证据,被减轻罚款45%,罚款1599.4万元。23家企业中处罚最重的是太保财险浙江分公司,罚款达到了2070万元。

杀鸡儆猴喊冤叫屈的同时,对全行业带来更多的是反思——过去习以为常的联合行动今天已经行不通了。不过对协会和社会来说也未必不是好事。浙江保协发公告称,已经废除了之前的自律公约,并对车险行业进行了整改。未来将主要在维护市场秩序,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有所作为。更重要的是聘请了法律人士把自己维权作为日常工作,审查协会工作的合法性。

国家发改委对浙江省保险行业处以了如此之高额的罚款,对全国保险行业自律行为限定了边界,敲响了垄断违法经营的警钟。据了解包括江苏、上海、山东都已经取消了针对费率和手续费的自律公约。上海保险行业协会表示,保险费率历来是自觉主动向保监会依法报备。上海保协的行业自律的主要内容,就是主要针对行业服务进行细化检查。

取消了保险费率自律公约,行业规范会不会出现乱像?人保财险浙江分公司有关人士表示,虽然自去年开始本系统内不再执行行业费率自律公约,但是市场并没有陷入非理性价格大战,因为总公司对下属公司效益和绩效考核的体系都进行了调整,权重比较科学,省公司如果不计成本提高手续费,其结果只会陷入里外受罚得不偿失的境地。

保险公司虽然需要面对展业成本、人工成本、赔付成本高企的问题。但是采取正确的路径与方法,还是应该提高自身运营能力,降低其他渠道的费用。此次反垄断调查,促进了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备受关注的车险业务改革初步试点地区,已经确定为山东、黑龙江、陕西、广西、重庆、宁波六个省市。监管层希望在今年10月份进行试点明年全面铺开。保险费率市场化以后,车险价格将根据不同车型的“零配比”计算,加大自由定价权。有可能解决当前行业面临的承保亏损,以及赔付争议等问题。

治理生态环境行协能做什么

梳理保险行业年报可以发现,在投资收益带动下,今年非上市寿险和财险公司整体表现出色,59家非上市寿险公司整体净利润同比增加3.54倍,其中64%的公司实现盈利;在财险领域,尽管车险业务因出险频频而大面积亏损,但投资收益仍让财险公司的整体业绩柳暗花明。造成这一结果既有外部宏观市场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的因素,以及保险企业自身竞争能力差异的客观现实。然而通过行业垄断经营,以及不正当竞争的救赎,肯定是不可取的。

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优胜劣汰经济,这一现实提醒我们正视,即便保险全行业出现业务亏损,保险公司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应当发挥能动性——正常情况下企业陷入连续亏损,应反思市场环境和竞争策略,调整价格体系,该涨价的涨价,该降价的降价;调整业务门类,该扩张的扩张,该压缩的压缩。长期承受不起亏损,就退出部分细分领域,开辟新的优势市场,把难以经营的市场份额让渡出来,这才是完全市场经济环境下正常的生态环境。

实际上面对几乎是全行业曾经出现的亏损,屡屡涉嫌触碰违规垄断经营的底线,保险行业协会只需开阔视野端正态度,仍然可以大有作为。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企业不得低于成本价销售产品”的规定,保险行业协会应该站在中介公正的立场,通过对业内开展调查,测算出车险险种的成本价格,凭借详实准确的数据,与具有相应执法权的部门联手,打击偏离保险成本价销售的恶性竞争,遏制有损行业发展的价格竞争,切实增强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TRUE FACTS ON ZHEJIANG INSURANCE INDUSTRY BEING PUNISHEC

猜你喜欢
保险行业手续费财险
河北省保险行业协会
银保监通报:平安人寿投诉4072件增长28%,居寿险公司首位!
河北省保险行业协会
工行积存金免收主动积存和定投手续费
人保财险:助力“平安河南”建设
推进我国保险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基于保险行业上市公司的多案例研究
互联网财险投保者
信用卡分期,别那么任性
微信提现每笔最少收0.1元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