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椒—鲜食大豆—冬青菜套作高产栽培技术

2015-12-07 21:00刘新华曹春信刘林陈润兴汪寿根
长江蔬菜·技术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朝天椒冬青套作

刘新华 曹春信 刘林 陈润兴 汪寿根

导读:辣椒在浙江金华和衢州地区栽培具有一定规模,但其栽培模式单一,土地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不高。为此,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研究所进行了朝天椒—鲜食大豆—冬青菜套作试验,结果表明,667 m2产量辣椒1 900 kg、鲜食大豆800 kg左右、冬青菜2 200 kg,按辣椒7元/kg、鲜食大豆3.5元/kg、冬青菜2元/kg的平均市场批发价计算,辣椒—鲜食大豆—冬青菜套作栽培667 m2总收益20 500元,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价值。

辣椒(Capsicum annuum L.)属茄科辣椒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明代传入我国。现我国辣椒种植面积已133万hm2,仅次于蔬菜类的白菜;辣椒经济总产值700亿元,居蔬菜首位[1]。辣椒是贵州、云南、江西、湖南等省市县的主要经济来源[2]。

辣椒在金华和衢州地区栽培具有一定规模,但其栽培模式单一,土地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不高。为此,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研究所进行了朝天椒—鲜食大豆—冬麦菜套作试验,以期为建立朝天椒—鲜食大豆—冬青菜高效种植模式提供借鉴。

1 茬口安排

为提早辣椒的上市时间,充分利用五一前后朝天椒的价格优势,在11月至翌年1月下旬播种育苗,3月中旬移栽,5月初开始上市。金华兰溪市小萝卜产业较发达,每年10月中下旬正值小萝卜腌制期,需要大量的腌辣椒作为加工辅料,而8月下旬采收的这批辣椒腌制后正好可以在10月供给小萝卜加工企业。鲜食大豆选择7月下旬播种,10月初上市。冬青菜于9月上中旬播种,选用金华广泛种植的黑油筒地方品种,待鲜食大豆收获结束后开始定植,12月即可采收上市。

2 辣椒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选择辣味浓、产量高、单果质量3~4 g,持续坐果能力强的早中熟朝天椒品种,如星秀、辛辣妹、满天星、早星等。

2.2 整地施肥

2月上旬,移栽前深耕30 cm,一次性施足有机肥,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2 000~3 000 kg,三元复合肥50 kg,在耕地时施入。辣椒采用起垄种植,畦面宽(不包沟)1.1 m,沟宽0.3 m,单株双行定植。

2.3 播种育苗

采用穴盘育苗。将肥沃疏松的营养土装入穴盘,浇透水,让培养土自然下沉,然后每穴播种1~2粒,盖土厚5~10 mm,用喷水器喷湿盖土。早春气温低,可结合实际在大棚或小拱棚中育苗,床温白天控制在25~30℃,夜间15~20℃。苗长至2~3片真叶时,除去病苗、弱苗。如苗较弱,可叶面喷施0.15%尿素水溶液,半个月1次,连续喷2~3次。苗期幼苗易受蚜虫和蓟马为害,可选择吡虫啉进行化学防治。当苗高15~20 cm,7~9片真叶时定植,定植株距40 cm、行距60 cm,定植后浇足定根水。

2.4 合理追肥

辣椒移植后,结合中耕培土灌水,每667 m2施用尿素2~4 kg,以促进植株早发壮苗。开花现蕾期,为促进分枝生长和现蕾开花,一般每667 m2施尿素5~7 kg、复合肥10 kg。开花坐果期,植株对肥料需求量较大,一般每667 m2施尿素9~12 kg、复合肥20 kg,按果枝枝组不同生长阶段分3次追施。辣椒整个生长期结果期长,是一种多次采收的作物,每次采摘后及时追肥。辣椒对氮、钾肥需求量较大,对氮、钾的吸收比在1∶1.2以上,且喜硝态氮,硝态氮与铵态氮的比例以1∶1为好[3]。

2.5 病虫害防治

辣椒常见病虫害主要有疫病、根腐病、病毒病、灰霉病,蚜虫等。

①疫病 66.8%霉多克(丙森·缬霉威)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4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

②根腐病 可用70%敌磺钠可溶性粉剂800倍液或7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灌根。

③病毒病 主要注意蚜虫和粉虱防治。

④灰霉病 发病初期,可用40%施佳乐(嘧霉胺)1 000倍液、50%卉友(咯菌腈)可湿性粉剂

3 000倍液,或50%扑海因(异菌脲)1 500倍液喷雾防治。

⑤蚜虫 可选择吡虫啉、吡蚜酮、噻虫啉等防治。

3 鲜食大豆栽培技术

3.1 品种选择

鲜食大豆选择鲜荚产量高、品质优、商品性好的秋大豆品种,如衢鲜2号[4]、衢鲜5号[5]等。

3.2 适期播种

作秋大豆种植,适宜播种期为7月中下旬。在每行辣椒相邻植株间播种,每穴2粒。待大豆出苗15~21天后,拔除辣椒植株。

3.3 科学施肥

前茬作物消耗了较多的土壤养分,因此在苗期应进行追肥,每667 m2施7~10 kg尿素。大豆初花期,视田块肥力水平,一般肥力的地块,每667 m2追施尿素3~5 kg或硫酸铵6~9 kg。将肥料撒施于大豆植株一侧,随后结合中耕培土及时将其掩埋。肥力较高地块,如大豆长势繁茂,可不追施氮肥,适当追施磷、钾肥,以促熟、抗倒伏。

3.4 化学调控

为防止植株倒伏,促进结荚,提高产量,对生长过旺的田块,在初花期每667 m2可喷施50 mg/L的烯效唑药液50 kg。

3.5 病虫害防治

鲜食大豆主要害虫有豆荚螟、大豆食心虫等。可在开花期选择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 000倍液或10%稻腾(6.7%氟虫双酰胺)悬浮剂1 500倍液防治。

3.6 适时采收

鲜食大豆过早采摘豆粒秕小,商品性差,产量低;过迟采摘豆粒老化影响口感和品质。豆荚贮藏过程中由于呼吸作用释放的大量热量加速了豆荚老化,降低了豆荚品质,因此,采收后应放在阴凉处摊开。

4 冬青菜栽培技术

4.1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金华地区在9月中下旬10月上旬开始播种,播种时稀播、匀播,培育壮苗。秧龄20天左右时移栽,移栽后及时浇定根水,株行距为30 cm×30 cm。

4.2 合理施肥,稳发快长

冬青菜栽培以有机肥为主,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3 000~5 000 kg、三元复合肥50 kg,作为底肥随翻耕一次性施入。根据苗情合理追肥,追肥以人粪尿为主,可适当掺入适量尿素,以促进幼苗生长。越冬前,为提高苗的抗寒性,追肥1次。

4.3 适时采收

冬青菜采摘期从12月上旬至翌年2月初,采收期较长,可以依市场行情灵活选择上市时间。

5 效益分析

朝天椒—鲜食大豆—冬青菜套作栽培模式中,667 m2辣椒产量约1 900 kg、鲜食大豆产量800 kg左右、冬青菜产量约2 200 kg,按辣椒7元/kg、鲜食大豆3.5元/kg、冬青菜2元/kg的平均市场批发价来计算,辣椒—鲜食大豆—冬青菜套作栽培667 m2总收益为20 500元,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艳青.我国辣椒产业形势分析[J].辣椒杂志,2011(1):1-5.

[2] 戴雄泽,刘志敏.初论我国辣椒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辣椒杂志,2005(4):1-6.

[3] 张竹青.辣椒优质高产施肥技术研究进展[J].辣椒杂志, 2007(3):36-39.

[4] 汪惠芳,陈润兴.鲜食大豆衢鲜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08(1):71-72.

[5] 陈润兴,汪惠芳,汪寿根.鲜食大豆衢鲜5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J].浙江农业科学,2013(7):810-811.endprint

猜你喜欢
朝天椒冬青套作
朝天椒套种芝麻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朱冬青:大房建、大基建、旧改维修是行业未来5年的3大机遇
桑园全年免耕周年套作技术进行专家测产
远离套作之嫌,力创真我之文—以2019年浙江高考考场作文为例
英国冬青
蒙古冬青
——致坚守奋斗的你
套作条件下不同品种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分析
韩国朝天椒新品种PE101的引种及栽培技术
新疆沙冬青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红红的朝天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