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北地区西瓜—松花菜高效种植模式

2015-12-07 21:02杨凤丽解静蔡炳祥
长江蔬菜·技术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松花花球苗床

杨凤丽 解静 蔡炳祥

导读:浙江德清县开展西瓜—松花菜轮作高效种植模式,前茬为早春西瓜,后茬为秋冬松花菜。该模式茬口安排科学,经济效益显著,每667 m2最高效益达1.5万元,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对丰富浙北地区高效种植模式的多样化和提高种植技术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蔬菜产业培植力度的加强,浙北地区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设施蔬菜发展势头强劲,通过建立规模化蔬菜基地改变栽培模式、推广高效模式、创建示范带动体系等举措,提高了耕地利用率、产出率,促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使蔬菜产业保持着较稳较好的发展态势,并涌现出了较多的高效蔬菜种植模式典型,如德清县雷甸镇精品西瓜种植场开展大棚西瓜—松花菜种植模式,经过3年的探索,取得成功,并在德清县成功示范推广。为进一步促进浙北蔬菜生产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加快高效种植模式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扩大高效种植模式的推广范围,现把西瓜—松花菜高效种植模式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茬口安排

①春季西瓜 1月初育苗,2月中旬定植,5月中旬开始采收,8月初采收完毕。

②秋季松花菜 7月上旬至8月上旬育苗,早熟品种7月上旬育苗,中熟品种7月中下旬育苗,晚熟品种8月上旬育苗,8月上旬至9月上旬分批定植,9月中旬至翌年1月上旬采收完毕。

2 品种选择

①西瓜 选择早熟、抗病、丰产、质优的品种,以拿比特、早春红玉等小西瓜为主。

②松花菜 根据季节安排,分别选择早、中、晚熟品种,分批上市,以丰田青梗45天、65天,台美90天,雪丽100天为主。

3 产量和效益

西瓜667 m2产量4 500 kg,产值8 500元。松花菜,丰田45天667 m2产量850 kg,产值3 100元;丰田65天667 m2产量2 500 kg,产值6 500元;台美90天667 m2产量2 500 kg,产值4 600元;雪丽100天667 m2产量2 500 kg,产值5 700元。

4 栽培要点

4.1 早春西瓜

①播种育苗 苗床应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无土传病害、向阳、平坦的地块,采用50孔穴盘基质育苗,苗床铺设电热线,苗床宽度一般1.2 m,长度根据育苗数量和电热线功率大小而定。

播前晒种2天,可促进种子发芽整齐。采用温汤浸种,把种子浸入55℃的恒温水中20 min,不断搅动,使水温降至30℃左右时停止搅拌[1];放在恒温箱内催芽,催芽温度控制在开始18 h为30℃左右,提高发芽势;萌发后降低至28℃左右,以利壮芽。当种子胚根露白或稍伸长即可分捡挑出先行播种,没有发芽的种子继续催芽。一般情况下,西瓜种子经36~48 h催芽即可发芽。

播种前一星期,育苗棚覆膜保温。播种前预热苗床,保持土温25℃以上。当种子出芽后即可播种,种子平放,一穴一粒,播后覆盖一层基质,铺上地膜,搭好中小拱棚覆膜保温。

②苗期管理 播种后至子叶出土,昼夜温度保持在25~30℃;出苗至第1片真叶展开,适温促壮苗,白天18~25℃,夜晚15~18℃;真叶展开至移栽前1周,高温促生长,白天18~28℃,夜间15~18℃;定植前1周,降温炼苗,白天25℃左右,夜间18℃左右。为减少病害发生,一般保持钵土下层潮湿、表土干燥为宜,叶片出现轻度萎蔫时浇水。为减少猝倒病、立枯病等病害发生,降低棚内湿度、增加光照,适时用霜脲锰锌、杀毒矾、甲基硫菌灵、噁霉灵、多菌灵等喷药防病,一般每隔7~10天喷1次。移栽前喷药追肥,做到带肥带药下田。

③定植 冬前深翻晒垡,定植前15天整地作畦,6 m宽大棚作2畦,龟背形,中间浅开沟、两边不开沟。棚外开排水沟,做到沟沟相通、排水畅通。结合整地作畦,每667 m2底施腐熟有机肥鸭粪或羊粪1 500 kg左右、生石灰40 kg,三元复合肥75 kg,并配施硫酸钾镁20 kg、过磷酸钙25 kg、硼砂1 kg。西瓜定植前10天及时铺地膜增温。覆膜前10天左右用异丙甲草胺60 mL/667 m2对水喷雾于畦面,封闭土壤。

待苗龄30~40天,瓜苗3~4片真叶时定植,6 m宽大棚作2畦,每畦种1行,地膜覆盖,打孔定植,种植密度300株/667 m2,定植后用0.2% KH2PO4加敌克松(敌磺钠)1 000倍液浇好定根水。

④田间管理 a.温度管理。采用爬地栽培,定植后7~10天以增温保湿为主,35℃内一般不揭膜。新叶发生后,保持棚温25~30℃,晚上多层覆盖,夜温保持在15℃以上。在西瓜膨大期最好保持30℃左右的较高温度,促进果实发育,当瓜膨大到商品瓜大小时适当降低夜温,增大昼夜温差,提高品质。

b.肥水管理。苗期一般不施肥[2],防止藤蔓生长过旺坐不住果,如伸蔓后瓜蔓较弱,可追施少量氮肥,一般施尿素2~3 kg/667 m2。第1茬瓜不施肥,第2茬瓜施30 kg/667 m2三元复合肥,第3茬瓜667 m2施30 kg三元复合肥,同时结合农药喷施磷酸二氢钾、氨基酸等叶面肥。

c.水分管理。在移栽时浇透水,前期一般不浇水,以降低棚内湿度,提高土温。果实膨大期结合施肥适当浇水,成熟期则严格控制灌水,以免裂果。补充水分一般结合施肥、利用滴管进行,严禁漫灌。

d.整枝留蔓。大棚西瓜早熟栽培一般采用一主二侧三蔓整枝留蔓方式。方法为主蔓长60~80 cm,侧蔓长15 cm左右时整枝留蔓,即留1条主蔓,2条早期发生的健壮侧蔓,剪除其余侧蔓。结果蔓爬向畦中间,瓜蔓在畦面均匀分布。整枝应根据植株生长势,确定整枝强度,分次及时进行。

e.授粉坐果留瓜。从第1朵雌花开放时开始授粉坐果,但留果节位以12~15节的第2朵雌花所结瓜为好。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授粉时间应选择晴天7:00~10:00、阴天8:00~11:00。同一块瓜田应注意尽量同时授粉坐瓜,统一留瓜节位,使坐果整齐,便于统一管理。每株每茬留瓜3~4个,西瓜成熟前10~15天,选晴天下午翻瓜1次,使瓜全面受光,果实生长周正、瓜面色泽均匀。endprint

⑤及时采收 成熟瓜纹络清楚、深浅分明、表皮具光泽、果柄上的茸毛大部分脱落,结瓜节位卷须干瘪,手指弹瓜有“嘭嘭”响声,同时可根据授粉标记适时采摘。

⑥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蔓枯病、炭疽病、疫病、病毒病,主要虫害有蚜虫、瓜绢螟、红蜘蛛等。蔓枯病在发病初期可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也可结合病部涂抹药液防治。炭疽病于发病初期用50%灰霉清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疫病可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每次喷药后要结合放风,降低棚内湿度。病毒病可结合治蚜或避蚜防病,病毒病发病初期喷洒20%病毒K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宁南霉素水剂300倍液喷雾,可减轻为害。蚜虫可用3%啶虫脒胶悬剂8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喷雾防治。瓜绢螟发生时及时清理瓜地,消灭藏匿于枯藤落叶中的虫蛹;在幼虫发生初期,及时摘除卷叶,以消灭部分幼虫;幼虫盛发期,及时喷洒药剂5%抑太保乳油(氟啶脲)2 000倍液或2.5%多杀霉素胶悬剂1 200倍液。

4.2 秋季松花菜

①育苗 采用50孔穴盘育苗。播前种子一般不处理,播种深度约0.5 cm,每穴播1~2粒种子,播后覆盖1层基质,浇透水。育苗正处高温季节,需覆盖遮阳网,穴盘基质不宜长期过湿或过干。苗龄控制在25~30天,移栽前1周开始炼苗。

②定植 整地翻耕前,667 m2施三元复合肥50 kg,整细耙平筑畦,按株行距50 cm×60 cm定植,定植密度1 600株/667 m2(保苗数)。定植前1天苗床浇透水,选择晴天下午定植,浇足定植水。

③肥水管理 一般定植后追肥2~3次,第1次在活棵后进行,施尿素15 kg/667 m2;第2次在现蕾前施用复合肥25 kg/667 m2、喷施0.1%硼砂和氨基酸叶面肥(500倍液);现蕾后施复合肥25 kg/667 m2,混合喷施0.1%硼砂、0.2%磷酸二氢钾和氨基酸叶面肥(结合喷施农药)。定植后3天再浇1次缓苗水,2~3天后中耕1次,花球形成期需水量大,应特别重视浇水,但切忌大水漫灌。

④折叶盖球 花球鸡蛋大小时,及时从植株基部采1片叶盖住花球,或将靠近花球的2~3片叶束住,避免病虫为害,防止花球变黄,影响品质。

⑤及时采收 待花球充分膨大,周边开始松散时即为适宜采收期,采收时可留2~3片叶保护花球[3]。

⑥病虫害防治 松花菜主要病害有黑腐病、软腐病、菌核病等,主要虫害有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等[4]。黑腐病于发病初期可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 5 0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等喷雾。软腐病可用20%噻唑锌悬浮剂800倍液或 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 000倍液防治。菌核病可在发病初期,用50%乙烯菌核利水分散粒剂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小菜蛾、菜青虫可在幼虫低龄期选用5%氯虫苯甲酰胺胶悬剂1 000倍液或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 3 000倍液、60 g/L乙基多杀菌素胶悬剂2 000倍液等喷雾防治。斜纹夜蛾可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 500倍液或20%氟苯虫酰胺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等,轮换使用,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将幼虫消灭在高龄暴食期前。

参考文献

[1] 岳顺岭.提高西瓜品质的技术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 2012(20):116-117.

[2] 尚会敏.早春大棚西瓜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3(12):24-25.

[3] 吴建平.松花菜秋季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 2014(3):42-43.

[4] 金伟林,贾世燕.松花菜高效栽培关键技术[J].上海蔬菜,2014(3):43endprint

猜你喜欢
松花花球苗床
寿字松花砚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漂亮的毛线花球框
松花鸡下松花蛋
容器苗苗床施工技术
海南粗榧扦插育苗技术及苗床环境调控研究
松花菜品种比较试验
松花菜花药培养再生植株
青花菜侧花球留几个为宜
桑树方块育苗及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