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果实三种斑点症状的识别与防治

2015-12-07 21:06张植敏朱红海覃拥军
长江蔬菜·技术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斑疹溃疡病灰霉病

张植敏 朱红海 覃拥军

番茄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可发生多种病害。番茄果实上的病斑是很多病害特有的症状,识别这些症状有利于准确判断病害种类并及早开展防治。

1 症状识别

①番茄溃疡病果斑 番茄溃疡病是由密执安棒状杆菌密执安亚种(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 michigansis)侵染引起的维管束病害,该病菌属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1]。番茄溃疡病主要侵染番茄,通过种子、病残体、雨水飞溅或整枝、打杈、采收等农事操作进行传播。果实上的病斑圆形,外圈白色,中心褐色,多隆起,粗糙,似鸟眼状,俗称鸟眼斑(该病的典型症状[2]),用手摸有凸起感(图1)。单个病斑较多,大小基本均匀一致,病斑不可去除,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

②番茄细菌性斑疹病果斑 番茄细菌性斑疹病主要为害叶、茎、花、叶柄和果实,尤以叶缘及未成熟果实最明显。病害往往从下部初始侵染,逐渐向上扩散。幼嫩绿果染病,初现稍隆起的小斑点;果实近成熟时,围绕斑点的组织仍保持较长时间绿

色[3,4](图2),这一点有别于其他各种细菌性的斑点病害。

③硬果型番茄灰霉病果斑 俗称“鬼脸斑”,是国内品种中不常见的一种灰霉病症状[5]。病斑由病菌从果皮直接侵染,在果实表面形成外缘白色、中间绿色、直径3~8 mm的灰白色环状斑。有时在环状病斑中央出现针尖大小的小黑点(图3),易与番茄溃疡病果的鸟眼症状混淆。

2 防治方法

2.1 番茄溃疡病果斑与细菌性斑疹病果斑

番茄溃疡病是全国植物检疫性病害,由种子带菌进行远距离传播[6]。防治番茄溃疡病一是强化检疫措施,严防病区的种子、种苗或病果传播为害;二是加强田间管理,采用高垄栽培,严禁在有露水或潮湿条件下整枝打杈;三是预防为主,及早用药防控,重点喷淋植株中下部茎秆,可在发病季节或发病初期选用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20%噻森铜悬浮剂500倍+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0倍混合液、33.5%喹啉铜悬浮剂750倍+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750倍混合液等,5~7天1次,轮换用药连续喷防2~3次或直至病害控制为止。

番茄细菌性斑疹病在防治策略上与番茄溃疡病大致相同,药剂防治时要求全株喷雾、均匀周到。

2.2 硬果型番茄灰霉病果斑

硬果型番茄灰霉病感病初期不易察觉,后期症状明显影响果实商品性。生产中在灰霉病适发季节勤到田间检查,发现症状及早用药。因果实表面光滑,喷雾时可适当加入有机硅等助剂,有利于果面药液黏着和展布。可以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400倍液、80%嘧霉胺水分散粒剂600倍液、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600倍液、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300倍等药剂,5~7天1次,轮换用药连续喷防2~3次或直至病害控制为止。

参考文献

[1] 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分布行政区名录(2013)[EB/OL].(2013-07-04)[2015-01-21]http://www.moa.gov.cn/govpublic/ZZYGLS/201307/t20130704_3512946.htm.

[2] 罗来鑫,赵廷昌,李健强,等.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2004(8):1 144-1 150.

[3] 赵丽涵,谢关林,金扬秀,等.番茄细菌性斑疹病病原鉴定及其病害症状鉴别[J].植物保护,2006(5):45-47.

[4] 文朝慧,王军平,何苏琴.甘肃地区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的鉴定与检测[J].中国蔬菜,2013(6):68-73.

[5] 孙茜.番茄疑难杂症图片对照诊断与处方[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6] 袁亮,胡俊,高润蕾,等,番茄内生细菌对番茄溃疡病菌拮抗作用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8,23(4):41-44.endprint

猜你喜欢
斑疹溃疡病灰霉病
拮抗大豆斑疹病菌放线菌菌株的筛选和促生作用及防效研究
番茄灰霉病巧防治
冬季溃疡病高发 防治须加强
葡萄转色期干梗掉粒 多是溃疡病
猕猴桃溃疡病致病根源及防控对策
基于“诸内形诸外”思想以形论治斑疹之刍议※
北方杨树枝干溃疡病的发生与防治
如何防治棚室番茄灰霉病
葡萄灰霉病的防治
探析叶天士斑疹辨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