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在教育界的潜移默化之功

2015-12-08 10:41
清风 2015年3期
关键词:弟子规国学学院

文/图_本刊记者

国学在教育界的潜移默化之功

文/图_本刊记者

“第二期湖南国学进校园公益大讲堂”在长沙田汉大剧院开讲

2015年1月15日,一场以《弟子规》为主题的文艺演出在北京小学本部礼堂举行。这次演出不是简单地背诵《弟子规》读本,而是把艺术表演、道德教育和语文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

北京小学的这种做法并不鲜见。1月7日,1400多名学生、家长齐聚长沙田汉大剧院齐诵《弟子规》,场面也同样具有感染力。《弟子规》作为教育孩子从小懂礼貌、讲信用、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兄弟姐妹、平等与人相处的读本,已成为各地小学的必读之书,家长眼中孩子的“成长宝典”。一位小学生家长向本刊记者表示,孩子在学校学这些东西很好,对他们的成长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再看中学和大学,国学教育也开始升温。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2014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上透露,在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国学篇目所占比重约增至35%。而据本刊记者了解,我国内地已有近30所高校成立了国学院、国学研究院以及相关的研究机构。各高校国学院教学内容主要是传统的经史子集。

主菜和配菜

在一些教育体系比较完善的小学,国学的教育是“主菜”,也做出了特色,而在体系不太完备的小学和大多数高中,国学只是“配菜”。

要想让国民了解和热爱国学,最便捷的通道无疑是教育。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现在中国小学大多开设了《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等蒙学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做人的道理。

在长沙岳麓区杜家塘小学,每周会有一节综合实践课,内容是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该校语文教师刘金凤向本刊记者介绍,在岳麓区,很多小学关于中国传统文化都会有一个主题,比如有书法、唐诗、二十四节气等,学校根据自己确定的主题进行教育。而她所在的语文组,目前开展的是书法竞赛和诵读《弟子规》。刘金凤说:“每个学校在国学方面的教育情况不同,有的学校开展得早,比较系统,有一定的机制,也有一些主要靠老师带动。”

据记者了解,在湖南大学子弟小学,国学课程已具备“四有”体系:上课有教材、教师有培训、活动有载体、评价有体系。为了让国学课程与本校实际有机融合,湖南子弟小学2007年编写了《腹有诗书气自华》国学经典诵读教材。教材以校训“礼、勤、思、实”为纬,以学生年龄段“低、中、高”为经。全书分为礼、勤、思、实四卷,每卷分为低中高三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做出不同的诵读要求。

在国防科大附属中学,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也为了丰富课堂教学,信息教师将《弟子规》融入信息课堂中,在Word基础软件的教学中以制作弟子规相关小报为任务,学生们积极在网络上搜集素材,制作出了风格多样的作品。由于国学教育开展得好,国防科大附属中学成为湖南省第一所正式挂牌的“国学教育示范学校”。

刘金凤告诉记者,学生对《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科目的学习程度有时也取决于家长的重视程度,有的家长比较重视这块,学生学得也就快。在她所在的学校,要求学生每天回家读书10~20分钟,家长要签字。她说,现在小升初、初升高、毕业考试、名校择优考试、国学所占比例都呈上升趋势,这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督促大家学习国学知识。

而高中在升学的压力下,国学教育主要穿插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即使有国学读本,也是课外读物,但仍主要靠学生的兴趣和自觉。山西省蒲县高级中学教师李红霞告诉本刊记者,现在他们学校主要以诵读、演讲、写学习心得来进行国学教育。目前在她所带的班级中,有个别学生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对国学感兴趣。而大部分学生只是关注文言知识,以满足高考需要。

李红霞大学学习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平常喜欢看《论语》《孟子》《菜根谭》《孝经》《庄子》《道德经》等。她说:“学习选入课本的一些经典国学作品,我们可以感知古人的魅力。比如学生接触到很多的人物传记作品,一方面是为了高考的需要,最重要的是学生可以感知传记人物的人格魅力,在学生的生活中起到引导作用。”

大学国学教育形式多样

大学里,学生可支配时间多,思想的成熟度也逐渐提升,适合国学的传承和弘扬。

大学阶段可以说是国学教育的好时期,一方面学生可支配时间多,另一方面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不断提升,对国学能有更清晰的认识。为了传承国学,有的大学还专门成立了国学院,专业化程度比较高。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以“从传统出发,研究传统,重建民族精神内核”为远大目标,直接读《诗经》《尚书》等原典。该院学生宫志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民族自信应该从接受自己、了解自己开始,国学的作用应该是这样的。

目前,就连一些理工类的学校也掀起了崇尚“国学”的热潮。2014年,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举办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的祭祀仪式,参加该仪式的嘉宾和学生集体朗诵《论语》和《大学》的部分章节,让人仿佛回到了古时钟鼓礼乐的诗书年代。

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郭林告诉本刊记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期望利用好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大学》一书中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当代大学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同时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职能所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时代的召唤,是一名高校德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 当代大学除了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还需要起到育人树人的作用,承担传承国学精神的责任。”

为此,该校设计艺术学院展开了自上而下员学习国学的活动,并由辅导员老师率先示范引领国学教育。据设计艺术学院的老师王琦介绍,学院为每位辅导员老师配备了国学光盘和国学书籍,还要求大家“选择一个主题,阅读一本经典,做好一本笔记,撰写一篇论文,主讲一个讲座,开展一次经典活动”。

而在2013年10月份成立的国学堂,已成为设计艺术学院学生进行学习研讨国学的基地。负责国学堂管理工作的辅导员易敏告诉本刊记者:“国学堂目前已经形成了‘经典一日一句’‘国学雅汇’‘i国学’‘传统文化义教活动’四大活动体系,在培养学生素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二学生解玉是国学堂的成员,参与了国学堂的不少活动,令她感触最深的是每周一、二下午前往青园中信小学开展的“爱在青苗”传统文化义务支教活动,“支教活动使更多的小朋友接触到以‘孝悌、谨信’为主题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国学的种子在他们心中萌芽,形成良好的习惯,每当看到他们一点一点地进步,比如学会尊敬老师、孝敬父母、遵守纪律,我都感到很高兴。”解玉说。

国学的功用

国学教育的方法很多,也有一定成效,但该学什么,作用到底多大,一直是人们普遍的疑惑。

学校可以说是传承国学的一个重要载体,从小学到大学,纵观各种国学活动,形式多样,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传承国学经典,不仅让孩子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更重要的是为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特别是爱国主义情怀注入孩子的灵魂,让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接受采访时,杜家塘小学老师刘金凤告诉记者,国学的教育需要长期坚持,在他们学校,有一个小孩《三字经》背得很好,但非常调皮,喜欢说谎,与《三字经》的内核背道而驰。但不能因此觉得《三字经》没有意义,小孩子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大多不求甚解,但一定要多多熟悉。传统文化教给学生之后,需要经过沉淀,才会起到作用。她说:“以我个人为例,以前高中时学习的《赤壁赋》《邹忌讽齐王纳谏》只是背得熟,但现在我才发现这类文章写得真好,能给人带来很多启发。”

李红霞说:“学习国学,无形中会影响到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我觉得做人做事需要有原则,有底线。这些原则和底线的精髓来自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文化传统,比如‘仁义礼智信’对每个人的影响和要求。若能够在全社会开展国学的学习,其优秀思想真正直达学习者的内心,社会风气会改善很多。”

但在学校大力倡导国学的情况下,也难免泥沙俱下,有的学校将国学教育变成一种形式,有的老师甚至以此作为敛财的契机。对于各种国学教育,长期从事文化研究工作的谢明德表现出了一种担忧,他告诉本刊记者,要传承国学,让国学发挥作用,首先要弄清楚国学是什么,我们需要用它解决什么问题。现在有的老师对经典的解读随心所欲,变成了一种“心灵鸡汤”,被个别学校所利用,失去了国学的本来意义。

“对待传统文化,要看它的主流。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了解孔孟,了解老庄,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把握精髓,就能让传统文化在今天发挥正面积极的作用,滋养当代中国。”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说。

猜你喜欢
弟子规国学学院
“垂”改成“掉”,好不好?
弟子规
弟子规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弟子规
西行学院